《架构之美》阅读笔记一

    之所以阅读《架构之美》这本书作为阅读的课外读物,原因是为我在专业道路上制定一个小的目标——软件架构师。在初次接触软件架构之后,我并不懂软件架构是干嘛的,以为不都是编程吗,有什么不同之处,但是在后来的慢慢学习中我改变了自己的观点,架构有着很大的作用,架构有着它的美之处。

    在书中我并没有特别关注到架构定义或者是如何创建架构之类的话,特别吸引我眼球的是书中问到的一句话:软件架构的设计关注的是什么?答案不是系统的功能,软件架构师首要关注的不是系统的功能,而是关注系统需要满足的品质,品质的关注点指明了功能必须以何种方式交付,才能被系统的利益相关者接受,其中典型的利益相关者和关注点如下:

    投资人:想了解项目是否能够在给定的资源和进度下圆满完成;

    架构师、开发和测试人员:首考虑的是最初的构建和以后的维护与演进;

    项目经理:组织团队,指定开发计划;

    市场人员:他们想通过品质特点实现与竞争者的差异化;

    用户:最终用户,系统的管理员,安装、部署、准备和配置的人员;

    技术支持人员:关注的是帮助平台电话呼入的数目和复杂性。

   那系统的品质又有那些呢?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性能、安全、可伸缩性等都会被定义的很好,而诸如可变性,可维护性,可用性等并没有详细规定,架构师在这方面应该更要加深理解,以更好的满足品质的期望。

   所以架构师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和利益相关协作,理解这些品质的关注点和约束,并为他们排列优先级。

   具体的系统还会有其他的关注点:

      功能性:产品向它的用户提供哪些功能?

      可变性:软件将来可能需要哪些改变?

  性能:产品将达到怎样的性能?

  容量:多少用户可以并发使用该系统?该系统将为用户保存多少数据?

  生态系统:在不是的生态环境中,该系统将于其他系统进行哪些交互?

  模块化:如何将编写软件的任务分解为工作指派?特别是这些模块可以独立的开发,并能准确而容易的满足彼此的需要。

  可构建性:如何将软件构建成一组组件,并能够独立实现和验证这些组件?哪些组件应该复用?

  产品化:如果产品将以集中变体的形式存在,如何开发一个产品线,并利用这些变体的共性?产品线中的产品以怎样的步骤开发等等。

      书中介绍了什么样的的架构才算是美丽的架构,美丽的架构在开始时,要关注其实用性,好的架构应该是每天被很多人使用的;使用架构之前,我们还要考虑它必须要能够被构建(可构建性);接下来就是关注架构的可持久性,好的架构应该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够考虑到未来的变更,允许期望的修改;最后,要寻找一些能让人高兴的架构(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用户等),这就要求架构必须满足概念完整性,这样的架构才易懂,易用,才会做到简单而又不过于简单。

posted @ 2017-02-02 12:20  天中之云  阅读(13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