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园logo
  • 会员
  • 众包
  • 新闻
  • 博问
  • 闪存
  • 赞助商
  • HarmonyOS
  • Chat2DB
    • 搜索
      所有博客
    • 搜索
      当前博客
  • 写随笔 我的博客 短消息 简洁模式
    用户头像
    我的博客 我的园子 账号设置 会员中心 简洁模式 ...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土上方方
博客园    首页    新随笔    联系   管理    订阅  订阅

分层架构(第一张章)

 

假如没有用分层开发,仔细分析三人的开发过程,很容易发现其中的问题:

>三人排队式的轮番工作,花费的时间是三人工作时间之和。

>后面开发的人基本都是要先花费时间熟悉前面人的代码,否则开发难以继续。

>以前的相似甚至是功能完全相同的代码难以重用、移植、因为数据显示和处理逻辑的代码掺杂在一起了。

>需求上要求的大部分功能早就实现过,只显示的方式不同,结果全部代码都全部代码都重新开发一遍。这实在不符合面向对象开发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可重用性。

 

根据面向对象设计(OOD)中的“单一职责(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inciple)”原则,类的设计要保持内聚性,不要负责太多不想干的功能。

 

分层架构:

>数据访问层:这一层处于最底层,负责与数据库的交互,也称为DAL(Data  Access   Layer)。

>表示层:这一层直接和用户打交道,负责显示或获取数据,也称为UI层(User  Interface  Layer)。无论使用控制台还是Windows窗体显示数据,都是表示层的一种的应用。

表示层依赖于数据访问层,两层职能分开,协助工作,其依赖关系。

 

分层开发的优势和特点:

>代码复用

>分离开发人员的关注

 

 

>无损替换

 

 

降低程序间的依赖

posted @ 2017-03-29 12:07  土上方方  阅读(129)  评论(0)    收藏  举报
刷新页面返回顶部
博客园  ©  2004-2025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ICP备20210404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