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基础

一.

" ":优先搜索当前目录

<>:默认搜索系统函数库所在目录

 

二.运算优先级

后置++,--

前置++,--

逻辑非!,*,&

算术运算符

关系运算符

&&,||

赋值运算符

 

三.

函数不能嵌套定义,可以嵌套调用

 

四.

普通结构体和变量使用方法差不多

 

五.下一天的日期

 1 #include <stdio.h>
 2 int main()
 3 {
 4     int year, month, day;
 5     int dayTable[2][13] = {{0,31,28,31,30,31,30,31,31,30,31,30,31},{0,31,29,31,30,31,30,31,31,30,31,30,31}};
 6     int isLeapYear, daysOfMonth;
 7 
 8     scanf("%d-%d-%d",&year, &month, &day); // 2016-02-29
 9     isLeapYear = (year % 4 == 0 && year % 100 != 0) || (year % 400 == 0);
10     daysOfMonth = dayTable[isLeapYear][month];
11     ++day;
12     if (day > daysOfMonth)
13     {
14         day = 1;
15         ++month;
16     }
17     if (month > 12)
18     {
19         month = 1;
20         ++year;
21     }
22     printf("%d-%02d-%02d\n", year, month, day); // 2016-03-01
23     return 0;
24 }

 

六.fscanf,FILE,_splitpath,sprintf

“rt” 只读打开一个文本文件,只允许读数据
“wt” 只写打开或建立一个文本文件,只允许写数据
“at” 追加打开一个文本文件,并在文件末尾写数据
“rb” 只读打开一个二进制文件,只允许读数据
“wb” 只写打开或建立一个二进制文件,只允许写数据
“ab” 追加打开一个二进制文件,并在文件末尾写数据
“rt+” 读写打开一个文本文件,允许读和写
“wt+” 读写打开或建立一个文本文件,允许读写
“at+” 读写打开一个文本文件,允许读,或在文件末追加数据
“rb+” 读写打开一个二进制文件,允许读和写
“wb+” 读写打开或建立一个二进制文件,允许读和写
“ab+” 读写打开一个二进制文件,允许读,或在文件末追加数据

 

 1 #include <stdio.h>
 2 #include <stdlib.h>
 3 
 4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5 {
 6     char *fileList = "E:\\list.txt";//文件列表
 7     char *outDir = "E:\\out\\";//输出文件夹
 8     FILE *fp = NULL;
 9     fp = fopen(fileList, "rt");//FILE打开文件
10 
11     while (!feof(fp))//int feof(FILE *stream);feof(fp)有两个返回值:如果遇到文件结束,函数feof(fp)的值为非零值,否则为0。
12     {
13         char FullName[2000];
14         char imgName[2000];
15         char desName[2000];
16 
17         fscanf(fp, "%[^\n]%*c", FullName);
18         /*
19         int fscanf(FILE*stream,constchar*format,[argument...]);FILE *stream:文件指针,char *format:格式字符串,[argument...]:输入列表
20         %*:跳过
21         %[]:读入[]内指定的字符串
22         ^\n:读入\n之前的字符
23         */
24         _splitpath(FullName, NULL, NULL, imgName, NULL);
25         /*
26         void _splitpath( const char *path, char *drive, char *dir, char *fname, char *ext );
27         分解路径,把你的完整路径给分割开来,就是一个对字符串进行分割的函数
28         path, Full path(完整路径)
29         drive , Optional drive letter, followed by a colon (:)(磁盘驱动包含:)
30         dir, Optional directory path, including trailing slash. Forward slashes (/ ), backslashes (\ ), or both may be used.(文件路径,无论是以“/”,“\”)
31         fname, Base filename (no extension)(文件名)
32         ext , Optional filename extension, including leading period (.)(后缀名)
33         */
34         sprintf(desName, "%s%s_result.jpg", outDir, imgName); 
35         /*
36         int sprintf( char *buffer, const char *format, [ argument] … ); 返回字符串大小
37         buffer:char型指针,指向将要写入的字符串的缓冲区。
38         format:格式化字符串。
39         [argument]...:可选参数,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数据。
40         */
41 
42         printf("Finished. %s\n", desName);
43 
44     }
45     printf("All Finished!!\n");
46     fclose(fp);
47     return 0;
48 }
 1 #include<string.h>
 2 #include<stdio.h>
 3 
 4 int main(void)
 5 {
 6     FILE*stream;
 7     char string[] = "Thisisatest";
 8     char msg[20];
 9     /*openafileforupdate*/
10     stream = fopen("DUMMY.FIL", "w+");
11     /*writeastringintothefile*/
12     fwrite(string, strlen(string), 1, stream);
13     /*seektothestartofthefile*/
14     fseek(stream, 0, SEEK_SET);
15     /*readastringfromthefile*/
16     fgets(msg, strlen(string) + 1, stream);
17     /*displaythestring*/
18     printf("%s", msg);//Thisisatest
19     fclose(stream);
20     return 0;
21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cbc1700100ohil.html

 

七.预定义

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cbc1700100ohil.html

#ifndef 在头文件中的作用

在一个大的软件工程里面,可能会有多个文件同时包含一个头文件,当这些文件编译链接成一个可执行文件时

,就会出现大量“重定义”的错误。在头文件中实用#ifndef #define #endif能避免头文件的重定义。

方法:例如要编写头文件test.h

在头文件开头写上两行:

#ifndef _TEST_H

#define _TEST_H//一般是文件名的大写

头文件结尾写上一行:

#endif

这样一个工程文件里同时包含两个test.h时,就不会出现重定义的错误了。

分析:当第一次包含test.h时,由于没有定义_TEST_H,条件为真,这样就会包含(执行)#ifndef _TEST_H和

#endif之间的代码,当第二次包含test.h时前面一次已经定义了_TEST_H,条件为假,#ifndef _TEST_H和

#endif之间的代码也就不会再次被包含,这样就避免了重定义了。

#ifndef __74HC595_H__
#define __74HC595_H__



#endif

#ifndef _optimizedvector_h // if not define _optimizedvector_h
#define _optimizedvector_h // then define _optimizedvector_h

通俗点就是如果没定义_optimizedvector_h,那就定义_optimizedvector_h,防止重复编译

头文件中的#ifndef,这是一个很关键的东西。比如你有两个C文件,这两个C文件都include了同一个头文件。而编

译时,这两个C文件要一同编译成一个可运行文件,于是问题来了,大量的声明冲突。

还是把头文件的内容都放在#ifndef和#endif中吧。不管你的头文件会不会被多个文件引用,你都要加上这个。一般

格式是这样的:


#ifndef <标识>
#define <标识>
......
#endif


<标识>在理论上来说可以是自由命名的,但每个头文件的这个“标识”都应该是唯一的。标识的命名规则一般是头

文件名全大写,前后加下划线,并把文件名中的“.”也变成下划线,

如:stdio.h
#ifndef _STDIO_H_
#define _STDIO_H_
......
#endif

2.在#ifndef中定义变量出现的问题(一般不定义在#ifndef中)。
#ifndef AAA
#define AAA
...
int i;
...
#endif

里面有一个变量定义
在vc中链接时就出现了i重复定义的错误,而在c中成功编译。

结论:
(1).当你第一个使用这个头的.cpp文件生成.obj的时候,int i 在里面定义了当另外一个使用这个的.cpp再次[单独

]生成.obj的时候,int i 又被定义然后两个obj被另外一个.cpp也include 这个头的,连接在一起,就会出现重复

定义.
(2).把源程序文件扩展名改成.c后,VC按照C语言的语法对源程序进行编译,而不是C++。在C语言中,若是遇到多个

int i,则自动认为其中一个是定义,其他的是声明。
(3).C语言和C++语言连接结果不同,可能(猜测)时在进行编译的时候,C++语言将全局变量默认为强符号,所以连

接出错。C语言则依照是否初始化进行强弱的判断的。(参考)
解决方法:
(1).把源程序文件扩展名改成.c。
(2).推荐解决方案:
.h中只声明 extern int i;在.cpp中定义
<x.h>
#ifndef __X_H__
#define __X_H__
extern int i;
#endif //__X_H__
< x.c>
int i;


注意问题:
(1).变量一般不要定义在.h文件中。
一般情况下,源程序中所有的行都参加编译。但是有时希望对其中一部分内容只在满足一定条件才进行编译,也就

是对一部分内容指定编译的条件,这就是“条件编译”。有时,希望当满足某条件时对一组语句进行编译,而当条

件不满足时则编译另一组语句。
条件编译命令最常见的形式为:
#ifdef 标识符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它的作用是:当标识符已经被定义过(一般是用#define命令定义),则对程序段1进行编译,否则编译程序段2。其中

#else部分也可以没有,即:

#ifdef
程序段1
#denif

这里的“程序段”可以是语句组,也可以是命令行。这种条件编译可以提高C源程序的通用性。如果一个C源程序在

不同计算机系统上系统上运行,而不同的计算机又有一定的差异。例如,我们有一个数据类型,在Windows平台中,

应该使用long类型表示,而在其他平台应该使用float表示,这样往往需要对源程序作必要的修改,这就降低了程序

的通用性。可以用以下的条件编译:

#ifdef WINDOWS
#define MYTYPE long
#else
#define MYTYPE float
#endif


如果在Windows上编译程序,则可以在程序的开始加上
#define WINDOWS

这样则编译下面的命令行:

#define MYTYPE long

如果在这组条件编译命令之前曾出现以下命令行: #define WINDOWS 0

则预编译后程序中的MYTYPE都用float代替。这样,源程序可以不必作任何修改就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系统。

当然以上介绍的只是一种简单的情况,可以根据此思路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tagshow(event, '����');return false;">其它的条件编译?

例如,在调试程序时,常常希望输出一些所需的信息,而在调试完成后不再输出这些信息。可以在源程序中插入以

下的条件编译段:

#ifdef DEBUG
print ("device_open(%p) ", file);
#endif

如果在它的前面有以下命令行: #define DEBUG

则在程序运行时输出file指针的值,以便调试分析。调试完成后只需将这个define命令行删除即可。有人可能

觉得不用条件编译也可达此目的,即在调试时加一批printf语句,调试后一一将printf语句删除去。的确,这是可

以的。但是,当调试时加的printf语句比较多时,修改的工作量是很大的。用条件编译,则不必一一删改printf语

句,只需删除前面的一条“#define DEBUG”命令即可,这时所有的用DEBUG作标识符的条件编译段都使其中的

printf语句不起作用,即起统一控制的作用,如同一个“开关”一样。

有时也采用下面的形式:
#ifndef 标识符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只是第一行与第一种形式不同:将“ifdef”改为“ifndef”。它的作用是:若标识符未被定义则编译程序段1

,否则编译程序段2。这种形式与第一种形式的作用相反。


以上两种形式用法差不多,根据需要任选一种,视方便而定。
还有一种形式,就是#if后面的是一个表达式,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标识符:

#if 表达式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它的作用是:当指定的表达式值为真(非零)时就编译程序段1,否则编译程序段2。可以事先给定一定条件,

使程序在不同的条件下执行不同的功能。
作用范围就是当前文件啊。因为编译是以cpp或c文件位单位的嘛。还以这个为例:

//正常代码
#ifdef _DEBUG
TRACE("Some infomation");
#else
//Now is release version,so do nothing
#endif

//正常代码

编译时是先把所有的预编译处理展开(比如宏)再编译,所以Debug模式下,编译时的代码是:
//正常代码
TRACE("Some infomation");
//正常代码
Release模式下的代码是:
//正常代码
//正常代码

 

八.内存分配

#include <stdlib.h> 有些编译器需要#include <malloc.h>,在TC2.0中可以使用alloc.h头文件

malloc和free

 

 1 type *p;
 2 if(NULL == (p = (type*)malloc(n * sizeof(type))))
 3 /*请使用if来判断,这是有必要的*/
 4 {
 5     perror("error...");
 6     exit(1);
 7 }
 8 .../*其它代码*/
 9 free(p);
10 p = NULL;/*请加上这句*/

 

realloc()给一个已经分配了地址的指针重新分配空间,扩大一块内存空间时

 1 #include<stdio.h>
 2 #include<stdlib.h>
 3 int main()
 4 {
 5     int i;
 6     int*pn = (int*)malloc(5 * sizeof(int));
 7     printf("malloc%p\n", pn); //malloc 0x904f008
 8     for (i = 0; i<5; i++)
 9         pn[i] = i;
10     pn = (int*)realloc(pn, 10 * sizeof(int));
11     printf("realloc%p\n", pn); //malloc 0x904f008
12     for (i = 5; i<10; i++)
13         pn[i] = i;
14     for (i = 0; i<10; i++)
15         printf("%3d", pn[i]);
16     free(pn);
17     return 0;
18 }
void *calloc(size_t n, size_t size);
在内存的动态存储区中分配n个长度为size的连续空间,函数返回一个指向分配起始地址的指针;如果分配不成功,返回NULL。

 

 1 #include<stdio.h>
 2 #include<stdlib.h>
 3 #include<string.h>
 4 
 5 int main()
 6 {
 7     char*str = NULL;
 8     /*分配内存空间*/
 9     str = (char*)calloc(10, sizeof(char));
10     /*将hello写入*/
11     strcpy(str, "Hello");
12     /*显示变量内容*/
13     printf("String is %s\n", str); //String is Hello
14     /*释放空间*/
15     free(str);
16     return 0;
17 }

函数malloc()和函数calloc()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不能初始化所分配的内存空间,而后者能。如果由malloc()函数分配的内存空间原来没有被使用过,则其中的每一位可能都是0;反之,如果这部分内存曾经被分配过,则其中可能遗留有各种各样的数据。也就是说,使用malloc()函数的程序开始时(内存空间还没有被重新分配)能正常进行,但经过一段时间(内存空间还已经被重新分配)可能会出现问题。函数calloc()会将所分配的内存空间中的每一位都初始化为零,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为字符类型或整数类型的元素分配内存,那麽这些元素将保证会被初始化为0;如果你是为指针类型的元素分配内存,那麽这些元素通常会被初始化为空指针;如果你为实型数据分配内存,则这些元素会被初始化为浮点型的零。

 

_alloca,内存分配函数,与malloc,calloc,realloc类似·,但是注意一个重要的区别,_alloca是在栈(stack)上申请空间,用完马上就释放

1 int main()
2 {
3 int *p = (int *)alloca(sizeof(int)*10);
4 free(p);//此时不能用free()去释放,会导致错误
5 return0;
6 }

 

void *memcpy(void *dest, const void *src, size_t n);

从源src所指的内存地址的起始位置开始拷贝n个字节到目标dest所指的内存地址的起始位置中

 

 
 1 #include <stdio.h> 
 2 #include <string.h> 
 3 int main(void)
 4 {
 5     char src[] = "**";
 6     char dest[] = "ab";
 7     void *ptr;
 8     printf("destination before memcpy: %s\n", dest); //destination before memcpy: ab
 9     ptr = memcpy(dest, src, strlen(src)); //函数返回指向dest的指针
10     if (ptr)
11         printf("destination after memcpy: %s\n", dest); //destination after memcpy: **
12     else
13         printf("memcpy failed\n");
14     return 0;
15 }

 

void *memset(void *s, int ch, size_t n);

将s所指向的某一块内存中的前n个字节的内容全部设置为ch指定的ASCII值, 第一个值为指定的内存地址,块的大小由第三个参数指定,这个函数通常为新申请的内存做初始化工作, 其返回值为指向s的指针

 1 #include <iostream> 
 2 #include <string.h> 
 3 using namespace std;
 4 
 5 int main(void)
 6 {
 7     char buffer[20];
 8     memset(buffer, '0', sizeof(char) * 20);
 9     for (int i = 0; i < 20; i++)
10     {
11         cout << buffer[i];   // 00000000000000000000
12     }
13     cout << endl;
14     memcpy(buffer, "123", 3);
15     for (int i = 0; i < 20; i++)
16     {
17         cout << buffer[i];    // 12300000000000000000
18     }
19     cout << endl;
20     return 0;
21 }

 

        

 

posted @ 2015-12-09 15:25  早杰  阅读(24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