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 LVDS
- 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一种通信协议。
- LVDS (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一种电气信号传输技术。
因此,“SPI LVDS” 通常指的是 “使用LVDS物理层信号来传输SPI协议数据” 的一种方式。
下面我为您详细解释这两部分以及它们组合起来的意义。
1. SPI (串行外设接口)
- 本质:一种协议,即一套规定数据如何打包、发送、接收和解释的规则。
- 特点:
- 同步:通信基于一个共享的时钟信号(SCLK)。
- 串行:数据一位一位地传输。
- 全双工:主设备和从设备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使用MISO和MOSI线)。
- 短距离:标准SPI设计用于电路板上的芯片间通信,通常距离很短(几厘米)。
- 单端信号:标准SPI使用单端信号(如MOSI, MISO, SCLK, CS),即每根信号线用一个电压(相对于地)来表示“1”或“0”。这种信号抗干扰能力弱。
标准SPI接口:
- SCLK: 时钟信号(主设备发出)
- MOSI: 主设备发送,从设备接收
- MISO: 主设备接收,从设备发送
- CS/SS: 片选信号(主设备发出,选择哪个从设备通信)
2. LVDS (低压差分信号)
- 本质:一种物理层电气标准,它定义了信号在物理线缆上如何表示,但不关心数据内容是什么协议。
- 工作原理:使用两根线(一正一负)来传输一个信号。接收端检测这两根线之间的电压差:
- 正电压 > 负电压 → 逻辑“1”
- 正电压 < 负电压 → 逻辑“0”
- 特点:
- 低电压:摆幅很小(约350mV),功耗低。
- 低噪声:差分信号对外部电磁干扰(EMI)具有天生的免疫力,因为干扰会同时影响两根线,电压差保持不变。
- 高速度:支持非常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每秒数Gbps)。
- 长距离:相比单端信号,LVDS可以在更长距离(可达几十米)上保持信号完整性。
3. SPI LVDS:组合使用
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是为了克服标准SPI在距离和抗干扰能力上的局限性。
如何工作?
在发送端,使用一个 “SPI转LVDS” 的桥接芯片(或器件中的相应功能),将标准的SPI单端信号(SCLK, MOSI, MISO, CS)转换成LVDS差分信号对。
在接收端,再使用一个 “LVDS转SPI” 的芯片,将差分信号还原成标准的SPI单端信号,送给最终的从设备芯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