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查询
1查询
find:db.haha.find() findOne(第一行数据):db.haha.findOne() 格式输出:db.haha.find().pretty()
2:逻辑and
and(逗号分割就好):db.haha.find({"name":"菜鸟教程","age" : 15}).pretty()
or:格式如下
db.col.find(
{
$or: [
{key1: value1}, {key2:value2}
]
}
).pretty()
db.haha.find({$or:[{"name":"菜鸟教程"},{"age" : 15}]}).pretty()
3:limit:需要的数据条数,字段:1为需要显示的 字段:0不显示(不需要的字段可以不写但id一定存在,_id:0可以不显示id字段)
db.haha.find({},{"name":1,_id:0}).limit(1)
4:skip:在查询的结果过滤条数
db.haha.find({},{"name":1,_id:0}).limit(1).skip(1)
5:排序:skip(), limilt(), sort()三个放在一起执行的时候,执行的顺序是先 sort(), 然后是 skip(),最后是显示的 limit()
sort() 方法可以通过参数指定排序的字段,并使用 1 和 -1 来指定排序的方式,其中 1 为升序排列,而 -1 是用于降序排列。
db.haha.find({},{"age":1}).sort({"age":-1})----只显示age字段数据,并降序排列
4:count:统计结果数量
MongoDB中条件操作符有:
- (>) 大于 - $gt
- (<) 小于 - $lt
- (>=) 大于等于 - $gte
- (<= ) 小于等于 - $lte
db.haha.count({"age":{$gte:15}})----age字段大于等于15的数据个数
5:去重:distinct
db.集合名称.distinct('去重字段',{条件})
db.haha.distinct("name",{"age" :{$gte:15}})---先执行条件在去重
[ "菜鸟教程", "菜鸟教程1"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