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图论学习笔记
有向图:有方向的图,及边 \((u, v)\) 只能从 \(u\) 到 \(v\),而不能从 \(v\) 到 \(u\)。
无向图:不规定方向的图,及边 \((u, v)\) 既能从 \(u\) 到 \(v\),也可以从 \(v\) 到 \(u\)
连通:存在路径从 \(u\) 到 \(v\) ,那么这两个点就是连通的
连通图:任意两点都连通的图叫做连通图
简单图:不含重边和自环的图称为 简单图
负环:长度为负数的环称为 负环
路径长度:路径上每条边的权值之和称为 路径长度
最短路:称 \(v\) 到 \(u\) 的 最短路 为最短的连接 \(v\)到 \(u\) 的路径
图的存储
邻接矩阵
比如说这样一张有向图,我们给他用邻接矩阵存储

因为v1和v2直接有一条道路,所以 \(map[1][2]\) = 这一条边的边权,如果没有则为1
v1和v4直接有一条道路,所以 \(map[1][4]\) = 1;
以此类推,直到将所有边都给存入
无向图则是 \(map[1][2]\) = \(map[2][1]\) = 这一条边的边权
相当于两条有向图的边
空间复杂度为 \(O(n^2)\),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有1e5个这种点,空间就会爆掉
而且我们的边不一定会有这么多,也就是说会有很多浪费的空间
邻接表
邻接矩阵因为vector直接进化成邻接表

我们可以先定义一个vector数组 \(a[n]\)
v1和v2直接相连,a[v1].push_back(v2),表示可以从v1直接到达v2
v1和v4直接相连,a[v1].push_back(v4),表示从v1可以直接到达v4
v2和v5直接相连,a[v2].push_back(v5),表示从v2可以直接到达v5
以此类推
这样我们的空间复杂度就只有 \(O(m)\),比以前的 \(O(n^2)\) 要优化了不少
链式前向星
链式前向星类似于链表,以边为基本单位,记录了每条边的情况。
链式前向星主要用了三个数组,一个是head,一个是edge,还有nxt。
edge记录边,head记录头,head[i]表示第i个链表的头结点位置,nxt表示下一个边的位置。
模板:
void add_edge(int x, int y, int z) {
//连接从x -> y的边,z为边权
nxt[++ cnt] = head[x];
//更新下一个结点
head[x] = cnt;
//更新头节点
edge[cnt] = z;
}
理解起来比较复杂。
图的遍历
这个不用说了吧,dfs或bfs即可,特别简单。
实在不懂的话可以看这两个视频:
最短路
弗洛伊德算法
弗洛伊德是专门求所有点互相之间的最短路径的算法,时间复杂度为 \(O(n^3)\)
弗洛伊德算法主要是运用邻接矩阵来存图,比如说下面这个:

表中的13代表从0到2的权值是13
无穷代表不存在从2到1的边
从自身到自身的边权为0
类似于dp 使用三层循环,第一层枚举起点,第二层枚举终点, 第三层循环枚举中转点,及 \(dp[i][j] = \min(dp[i][j], dp[i][k] + dp[k][j])\)。
通过这样就可以求出从 \(i\) 到 \(j\) 的最短路
模板:
#include <stdio.h>
#define inf 0x3f3f3f3f
int map[1000][1000];
int main()
{
int k,i,j,n,m;
//读入n和m,n表示顶点个数,m表示边的条数
scanf("%d%d",&n,&m);
//初始化
for(i=1; i<=n; i++)
for(j=1; j<=n; j++)
if(i==j)
map[i][j]=0;
else
map[i][j]=inf;
int a,b,c;
//读入边
for(i=1; i<=m; i++)
{
scanf("%d%d%d",&a,&b,&c);
map[a][b]=c;
map[b][a]=c;//这是一个有向图
}
for(k=1; k<=n; k++)
for(i=1; i<=n; i++)
for(j=1; j<=n; j++)
if(map[i][j]>map[i][k]+map[k][j] )
map[i][j]=map[i][k]+map[k][j];
//输出最终的结果,最终二维数组中存的即使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for(i=1; i<=n; i++)
{
for(j=1; j<=n; j++)
{
printf("%d ",map[i][j]);
}
printf("\n");
}
return 0;
}
dijkstra 算法
dijkstra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 2)\)
dijkstra算法的主要特点是从起始点开始,采用贪心算法的策略,每一次遍历到起始点距离最近的点进行拓展,直到拓展到终点为止
算法实现:
有一个起始点为 \(V1\),终点为 \(V11\) 的图:

初始化
令所有点到达起点的距离为无穷大,将起点到起点的距离设为 \(0\)
过程
- 找到离起点最近却没有访问过的点
- 更新和这个点直接相连的点所有点的距离,如果距离比原来的距离大,则不更新该点到起始点的距离
- 将这个点标记为访问过,下次不用访问了
将所有节点都访问一遍后,输出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