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的路

在职的路

渠道二期第一阶段就这样算是上去了,因为需求的变更还留有一些功能还在收尾阶段。市场部总是这样,要求上线的日期总是压得很紧,好像如果达不到上线的时间,就会影响到他们是市场推广的宏伟计划,而现实往往是,因为种种的原因,项目赶在DL完成了,而使用数往往是零。

二期的变动是我所经历的最大的一个项目,网络和需求在最后验收时有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甲方有着否定一切的权利(即使是以前肯定过的方案),做为乙方却只能积极被动的相应需求的变化。

原有的二期开发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都逐渐离开了团队,李旗、赵二兵和章毅去做据说是领导任务的终端维修,莫格尔先是被调去了杭州而后又辞职回家据说要北上创业,朱唯则投奔了南京路上的外资企业,沈涛在最后阶段也终于被拨到了网上营业厅,从始至终留在二期项目的只剩下我和方学峰,再加上QC的张小燕,三个人再加上刚到的倆个新人,做着上线的最后冲刺。

羡慕有些同事,比如周孝军,差不多同时进来,随着工作的调动,前前后后大大小小的加起来算是做了四、五个项目了,而且也插科打诨的做了一下后台。而我进来一年有半,还是围绕着Appframe做着渠道的项目,从一期到二期没有落下。想接触后台C++,又想研究Spring、Hibernate,想学的太多,又总是提不起劲头。

万事有所失也必有所得,虽然没有更多的项目经历丰富简历,二期人员的抽离和方学峰中途得子使得我承受了更多的工作,也接触到了一些可能很少接触的一些东西,二期的项目是目前设备使用最多的一个,Array、Radware、CA,虽然至今还不甚了解但至少了概念。工作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公司似乎对我的工作有些认同,但是还远远不够。

二期的网络似乎还有问题,遇到超出程序以外的问题我总是显得束手无策,尤其是硬件和网络。唐宏轩吃饭时听我说几句就马上判断出我是个网络白痴,还真的被他看出来了。而方学峰毕竟是网络集成出生,程序僵死无反应,被他判断出是网络连接的问题,虽然目前还没有最后解决,但应该已经不远了。跟方学峰好长一段时间了,说实话刚开始有些不服,可是随着一期二期的完成,我发现我还是差了好大一段距离。

想起和王炯的一番谈话,我说在职的程序员比不上在野的程序员,王炯说我是入世,他是遁世,虽然分道扬镳最后却殊途同归。这小子现在在linux上应该已经够深入了,blog上的内容我基本上看不懂,只能瞅瞅图片,本来这小子就领先我一大截,现在我还是原地踏步,可望而不可及。

雄哥已经尝试过用Spring+Hibernatae做过项目了,现在也已经转型到.net上好长时间了,潘峰在.net上现在应该也是如鱼得水了。而我也应该仔细考虑一下了。


上周公司发了T-Shirt,拿了白色和黑色的两件,本来想拿黄的,被同事说像丽华快餐的工作服,想想做罢。都说衣服大了一号,便拿了小一号的,结果隔周被告知衣服缩水严重,估计会变成紧身衣了。

在职的路
posted @ 2006-08-02 09:18  vanuan  阅读(12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