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thing 工作上的一些启发

Lua也是一个2万行的小项目,做了20年了。
可是,人家怎么就做得那么棒呢?
所以,有一颗“精益求精”的心是最重要的,而不是项目的大小。

熊彪I'm nothing.

汤洌知乎用户、BillHoo 等人赞同
我想到一句話,叫作『越有知就越無知』,你目前不知道怎麼辦,是因為自己沒多少技術儲備。

當你覺得工作中是一些『小項目』,『不需要高難技術』的時候,說明你已經完完全全可以勝任當前的工作了,這就是進步,應該更上一個台階。又或者是眼高手低的一類人,這類人,沒建議。

選擇專而精還是技術雜家這兩種基本上就是提高自己的兩個大方面了。

這兩種都需要足夠的知識儲備和豐富的經驗,肚子裏沒貨,哪樣都當不成。自我們大家從大學畢業進入社會後,就不會有人像老師那樣手把手的教了,即使老師教得也不怎麼樣。還有句老話叫作『師傅領入門,修行在個人』,這就是說以後想怎樣,全都得靠我們自己了,學習的方向,技術的取捨,目前技術上這麽多選擇,沒有人會告訴你怎麼選、怎麼走(整天叫囂一門語言好而鄙視另一門語言的唯我獨大的思想,這特瑪有意思麽?)。只有哪些技術適合在哪些業務下,和哪些需求更為契合。我記得在『艰难一日』這本書裏,男主角被選中進入綠隊,他問老隊員應該帶哪些裝備。老隊員回他『你來海豹六年了,還不知道要帶哪些裝備?』。這就是BBR( Big Boy Rule )-大男孩準則:沒人告訴你怎麼做,你自己拿主意。這同時也是成熟的一個表現。

回到你的問題,『想提高自己的技術,怎麼弄』。我個人有這麽幾個建議:

先說個最簡單的解決方法,你直接和上司講:『我想從事一些更有挑戰性的工作,目前工作太單調,沒意思,呵呵』,注意要笑著說,如果你一臉嚴肅的講,別人以為你是要加薪,反而還炒了你。說不定老闆那裏正好有這樣的項目,而正好又沒人做,而你又自告奮勇。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如果實在沒有,那麽可以考慮謀求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了。人都是逼出來的,太安逸反而不利於成長。

也可以這樣:

1. 看科技博客,這個和工作沒多大關系,可以開闊視野。
2. 關注業界的技術文章。比如哪些行業有哪些創業公司啊,他們用了哪些技術啊,為什麼要用這些技術啊等。
3. 關注牛人的博客、微博/twitter。關注他們,這些人都會寫一些質量非常高的文章,和微博/twitter不一樣,這樣的文章會寫得很詳細,用心讀他們。

更為重要的一點便是,看到的任何技術詞匯,google他們,一定要google他們。鑑於大環境,很多技術名稱都沒有一個準確的中文譯名,即使有正式的中文名稱,也一定要知道它正確的英文名稱,這點非常重要,所以大家在寫文章,分享心得的時候都會直接用英文單詞,這樣就會很容易在文章中發現他們,然後你就可以用google搜索了。那時,你會發現,這又是一個世界,像來到了天堂。

沒有國內社區推薦。有問題問google,google會給你指明方向,至少也會把你引到stackoverflow上。

帶著問題去做事,一段代碼,寫完了,是好是壞自己最清楚。想辦法讓它更強壯,更有可擴展性,更精簡,更清晰明瞭,其他程序員不會花太長時間讀懂。代碼不能很好說明意圖的情況要用註釋說明。讓自己的代碼有一個風格,給自己編寫一個代碼規範,嚴格執行,不要讓自己的代碼像一坨坨屎。

好了,你的代碼已經很強壯了,擴展性也很強,很精簡,別人一看就懂,註釋寫得恰到好處。整個代碼沒有讓人看不懂的地方,即使沒有文檔。事情完了嗎?沒有,接下來,試著換個其它語言重寫一下。一樣的要求。

好吧,又成功完成了,這次是驚天地,泣鬼神!這樣,會了兩種語言,有比較了吧?有想法了吧?哪種合適?選那個合適的。沒被選上的就當作技術儲備了。基本上就這樣了。往來幾次多了後,你的技術選擇方案就多了,如果你想當雜家的話,你可以有多個不同的技術組合,像拼積木一樣。又或者,和一門技術卯上了,專攻一門,一直攻到金字塔頂端。

這樣一樣,你就會N門語言,N種技術組合,N種解決方案,至少一門技術是大師級別。再回到開頭的『越有知就越無知』。那時,你不會再問這種問題了,你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怎麼選。显示全部
 
posted @ 2015-08-04 14:59  vanishfan  阅读(13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