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祁滨

导航

 

0x00结缘计算机

  1. 你为什么选择计算机专业?你认为你的条件如何?和这些博主比呢?(必答)

    这一切似乎起源于清华一名学长在我们学校的一场讲座,他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一共有10万个盒子,在盒子中放入苹果,怎样才能最快找到之前放过的某一个苹果?当时我的想法是进行某种编码确定每个苹果的地址,然后一一对应即可。当时学长告诉我们这个问题是入校时测试是否适合学习计算机的问题之一,答案和我的相似,所以感觉自己应该适合就做出了这个选择。现在想来这个问题恰好反映了计算机的存储方式,通过地址的编码进行存储访问。后来高考有点失利,但恰好与我航的分数相差不大便选择了这个专业。
    综合看来似乎先天条件不错,后天努力不足。我来自西北一个小城,学校对一系列竞赛也不是很重视,在我上大学之前甚至没有听说过信息学竞赛,只是个人在假期简单翻看了一本《c程序设计语言》,可以说基础基本为0。开校时有点自负,考试后又转而自卑,就这样在两种心思中懵懵懂懂走完了两年。很可惜,虽然很多次成绩不好但并没有如【博客B】中的博主猛然惊醒,然后投心进入学习,直到大二上挂了数门课,望着惨红的GPA突然醒悟过来。现在看来,过去两年增加的只有年龄体重,意图改变现状所以现在默默开始了一路的还债。现在看来,比起那些博主,我形势似乎更加不利,但如何前行似乎不是那么迷茫。

  2. 你热爱这一专业吗?你对计算机的热爱是怎样的?仅仅是口头的吗?

    以前,如果说我喜欢计算机,可能更多代指是计算机游戏。从2003年左右开始风靡的cs,到后来的大话,dota,lol我都曾沉迷其中。大概是现实中不喜欢与人交流,在虚拟世界靠着键盘操作可以获取别人称赞来填补内心的空虚,获得一定的满足感。从最开始接触就沉迷其中。
    后来学习计算机时,对计算机谈不上热爱,只能是不讨厌。与其说热爱计算机,不如说热爱那种完工时短暂的快感,这种快感在计算机上面体现的尤为简单。比如完成一个学期大作业,手撸数百行代码一遍AC,经历漫长的调试de出一个不易发现的bug,完成一个开发文档的全部内容,别人询问一个电脑问题很轻松解决等等。所以我一度感觉对计算机的热爱或许是肾上腺素暂时的过量分泌,现在看来似乎不旦如此。
    如果有人问我:你崇敬的人都有哪些? 我会马上回答:图灵,乔布斯,扎克伯格。三人与周围格格不入,但均年轻有为,靠自己的才华有所建树。但如果只能选一个我会选择图灵。在二战时,他独自研制“恩尼格尔”反密码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实际运行的有限状态自动机,其中很多理论构成了现代计算机的雏形。在看其自传时突然被这一段描述触动,原本我对计算机的了解仅在表面,还有很多地方我需要仔细考虑。脑海中认为理所当然的一切是否应该打破重新思考,这些或许激发了我对计算机的兴趣,从拆机开始由硬件到软件了解计算机。

0x01在计算机系里学习

  1. 你对你的大学生活有什么想要吐槽的地方吗?你理想的大学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跟学校给你的有什么区别?比较你在中国大学的经历,你的老师和学校能做到和国外那样吗?如果不能,请分析一下为什么。(必答)(8.26修改)

    我只想吐槽在身上堆积的肥肉和前两年惨不忍懂的成绩单,如果可能我想回到两年前给当时的自己一个耳光,告诉他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我理想中的大学教育和大二上计组课程的模式差不多,理论和高强度的实践相结合,并加以一定程度的惩罚机制(这个真的很重要)。
    我觉得无论如何模仿,中国和美国都是两种类型的教育,虽然很多老师努力改革,但在清一色的中国模式中显得格格不入。如果究其原因,我想一方面在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文化底蕴。似乎人们都已经习惯了询问老师得到一个标准答案,因为他本来的职责就是如此,确忽视了自我思考解决的能力。国内的基础教育很多时候会成为一种包办式的教育,其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养成一大批的伸手党,比较限制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国外更多时候需要自己查阅资料,自己解决,老师只是告诉你一些参考。另一方面源于个体,有部分人习惯于向别人询问结果,而不是自己独立解决,所以就算是使用国外的教学模式,对于此类学生也是一种痛苦的煎熬。
    但个人认为,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整个大学期间必须要培养的,他会在你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也只是猜猜)。

  2. 迄今为止,你写了多少代码,描述你做的最复杂的软件项目/作业。(必答)(8.24修改)

    还记得大一下数据结构的第一节课老师问我们:你写了多少代码。当时傻傻的写了个0(分明有python大作业),现在想来也是很有意思。现在我大概能更好的回答这个问题了。
    我写过的代码大概可以分成三种类型:
    在各种oj网站上刷题:代码量大概 1.5w-2w(现在想来,这部分真的很重要)
    各类课程:代码量大概 2w左右
    实验室实习:代码量 1k 左右
    到现在为止个人感觉比较比较好的一个项目是使用java写的一个网络聊天器,代码量1000行左右 当时是参考《head first in java》中的一个聊天室典例进行编写,做了一个比较简单的GUI,能够实现联网计算机登陆的相互通信(只支持文字,不支持各类表情)

  3. 科班出身和北大青鸟有什么区别?

    我觉的这个区别就是名门正派和江湖小道的区别吧。名门正派需要很多年的积淀,从内功开始到外功,各方面发展比较均匀,从视觉看来也比较舒服。而江湖小道使用某些道具或者技术,表面看来似乎有板有眼,实际确是千差万别。如果两个人一起拜师,小道可能因为恰巧学过一些花拳绣腿在短期内能够压制名门正派,但是由于其内功的不足,后来只是空有架子没有威力。而名门正派因为内功基础扎实,掌握方法后在已有基础上加以练习,威力无比。
    所以注重实践的科班出生一定比北大青鸟要好,不注重实践的科班出生将来会比北大青鸟好。

  4. 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时候,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么多数学,这和我们的计算机有关系吗”,你现在是否还有这样的疑问?对这个问题,你有自己的解答了吗?那么其他学科呢?

    如果我没有看过吴军教授的《数学之美》,或许我还会继续迷茫(当然后来学习密码学也有一定的作用)。
    《数学之美》最开始就阐述了信息、编码等信息论的概念,让我对世界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到后面介绍谷歌pagerank算法,自然语言模型,图论与网络爬虫,看到每一章我都不禁出口:卧槽,原来还能这么用。最简单的余弦定理竟然是人工智能的基础,简单的随机选取竟然和复杂的筛选算法达到了相同的效率。
    《计算机图形学》中使用线性代数进行维数的变换,旋转,伸缩变换等操作。
    ......

0x02未来规划

  1. 对于你未来在IT行业的发展,你有什么样的梦想或者未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准备怎样来规划你技术道路,职业道路和社会道路?(必答)

    我原本一直想走信安这条路,但是现在又有点动摇了,因为不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这条路,剩下两年时光能否将相关的技术磨练精通。所以打算对机器学习也有所涉猎,提前做好两手准备。
    技术道路 在两年的时间内完成web安全和逆向工程的学习 对于软件的加壳去壳方面进行一定的学习 熟悉windows各个版本内容
    核心竞争力在于 个人想成为一名白帽的强烈欲望,对这方面的工作充满热情
    有比较良好的数学基础 对其中一些问题的研究上不会存在太大瓶颈
    自学能力比较强 能很快掌握一门技术
    职业道路 微软是最终的目标 在此之前可能会进入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安全部门进行工作以及继续读研积淀相关知识
    社会道路 认真工作 小心别犯罪..(逃

  2. 你对于实现自己的梦想已经做了或者计划做什么样的准备?

    选修了所有信安相关的课程,假期抽空看完了计算机网络黑皮书,使用python编写了一些数据爬虫
    目前打算学习js,css,sql 以及 windows编程的相关知识

  3. 你们马上就要面临实习了,你打算在企业内实习还是在实验室实习?

    目前在实验室实习,如果这学期条件允许希望找一个企业实习,感受一下工作压力指数和个人的能力缺陷,从而考虑是否需要考研。

posted on 2017-09-15 17:54  Conment  阅读(144)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