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淼博客

  博客园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电感特性参数

引言

     在开关电源变换器中,电感器是其中的关键储能及滤波器件。然而由于各种方案不同的应用条件(电压、电流、开关频率等),不同电感器在电路中的表现差异很大,例如用于不同的应用(从低频到高频),或因铁芯材料不同而影响电感器的特性等等。用于开关转换器的电感器属于高频的磁性组件,然而因材料、工作条件(如电压与电流)、环境温度等种种因素,所呈现的特性和理论上差异很大。因此在电路设计时,除了电感值这个基本参数外,仍须考虑电感器的阻抗与交流电阻和频率的关系、铁芯损失及饱和电流特性等等。
     因此,在电路设计中进行电感器选型时,首先要对本身方案的应用条件有清晰的认知,也要对电感的各个参数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进一步保证电路的稳定性。

理论知识

     电感器(inductor)是一种电磁感应组件,用绝缘的导线在绕线支架(bobbin)或铁芯(core)上绕制一定匝数的线圈(coil)而成,此线圈称为电感线圈或电感器。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当线圈与磁场有相对运动,或是线圈通过交流电流产生交变磁场时,会产生感应电压来抵抗原磁场变化,而此抑制电流变化的特性就称为电感(inductance)。
     电感值的公式如式(1),其与磁导率、绕组匝数N的平方、及等效磁路截面积Ae成正比,而与等效磁路长度le成反比。电感的种类很多,各适用于不同的应用之中;电感量与线圈绕组的形状、大小、绕线方式、匝数、及中间导磁材料的种类等有关。

\[L=\frac{N^2\mu A_e}{I_e} \]

     电感依铁芯形状不同有环型(toroidal)、E型(E core)及工字鼓型(drum);依铁芯材质而言,主要有陶瓷芯(ceramic core)及两大软磁类,分别是铁氧体(ferrite)及粉末铁芯(metallic powder)等。依结构或封装方式不同有绕线式(wire wound)、多层式(multi-layer)及冲压式(molded),而绕线式又有非遮蔽式(non-shielded)、加磁胶之半遮蔽式(semi-shielded)及遮蔽式(shielded)等。

     电感器在直流电流如同短路,对交流电流则呈现高阻抗,在电路中的基本用途有扼流、滤波、调谐、储能等。在开关转换器的应用中,电感器是最重要的储能组件,且与输出电容形成低通滤波器,将输出电压涟波变小,因此也在滤波功能上扮演重要角色。

     本文将介绍电感器的各种铁芯材料及其特性,也将介绍一些电感器之电气特性等,以作为电路设计时,挑选电感器的重要评价参考。在应用实例中,将透过实际范例介绍如何计算电感值,及如何挑选市售标准的电感器。

image

铁芯材料之种类

用于开关转换器的电感器属于高频磁性组件,中心的铁芯材料最是影响电感器之特性,如阻抗与频率、电感值与频率、或铁芯饱和特性等。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铁芯材料及其饱和特性之比较,以作为选择功率电感的重要参考:

  1. 陶瓷芯
    陶瓷芯是常见的电感材料之一,主要是用来提供线圈绕制时所使用的支撑结构,又被称为「空芯电感」(air core inductor)。因所使用的铁芯为非导磁材料,具有非常低的温度系数,在操作温度范围中电感值非常稳定。然而由于以非导磁材料为介质,电感量非常低,并不是很适合电源转换器的应用。

  2. 铁氧体
    一般高频电感所用的铁氧体铁芯是含有镍锌(NiZn)或锰锌(MnZn)之铁氧体化合物,属于矫顽磁力(coercivity)低的软磁类铁磁材料。图1为一般磁铁芯之磁滞曲线(B-H loop),磁性材料的矫顽磁力HC亦称为保磁力,系指当磁性材料已磁化到磁饱和后,使其磁化强度(magnetization)减为零时所需的磁场强度。矫顽力较低代表抵抗退磁能力较低,也意味着磁滞损失较小。
    锰锌及镍锌铁氧体具有较高的相对磁导率(relative permeability;μr),分别为约1500~15000及100~1000,其高导磁特性使得铁芯在一定体积下可有较高的电感量。然而,缺点是其可耐受的饱和电流较低,且铁芯一旦饱和,磁导率会急遽下降,可参考图4所示铁氧体与粉末铁芯在铁芯饱和时磁导率下降趋势的比较。当用于功率电感时,会在主磁路留气隙(air gap),可降低磁导率、避免饱和及储存较多能量;含有气隙时的等效相对磁导率约可在20-200之间。由于材料本身的高电阻率可降低涡电流(eddy current)造成的损耗,因此在高频时损失较低,较适用于高频变压器、EMI滤波电感及电源转换器的储能电感。以操作频率而言镍锌铁氧体适合用在(>1 MHz),而锰锌铁氧体适用于较低的频段(<2 MHz)。

image
图1、磁铁芯之磁滞曲线(BR:剩磁;BSAT:饱和磁通密度)

  1. 粉末铁芯
    粉末铁芯亦属于软磁类铁磁材料,是由不同材料的铁粉合金或只有铁粉所制成,配方中有颗粒大小不同的非导磁材料,因此饱和曲线较为缓和。粉末铁芯多以环型(toroidal)呈现居多,如图2所示为粉末铁芯及其截面图。

image

图2、粉末铁芯之截面图

常见的粉末铁芯有铁镍钼合金(MPP)、铁硅铝合金(Sendust)、铁镍合金(high flux)及铁粉芯(iron powder)等。因所含成分不同,其特性及价格也有所不同,因而影响电感器的选择。以下将分别介绍前述之铁芯种类并比较其特性:

A. 铁镍钼合金(MPP)

铁镍钼合金简称MPP,是molypermalloy powder的缩写,相对磁导率约14~500,饱和磁通密度约7500高斯(Gauss),比铁氧体的饱和磁通密度(约4000~5000高斯)高出许多。MPP具有最小的铁损,在粉末铁芯中,温度稳定性最好。当外加直流电流达饱和电流ISAT时,电感值缓慢降低,不会急剧衰减。MPP的性能较佳,但成本较高,通常作为电源转换器之功率电感及EMI滤波之用。

B. 铁硅铝合金 (Sendust)

铁硅铝合金铁芯是由铁、硅、及铝组成之合金铁芯,相对磁导率约26~125。铁损介于铁粉芯与MPP及铁镍合金之间。饱和磁通密度比MPP高,约10500高斯。温度稳定性及饱和电流特性比MPP及铁镍合金稍微逊色,但较铁粉芯及铁氧体铁芯为佳,相对成本较MPP及铁镍合金便宜。多应用于EMI滤波、功因修正(PFC)电路及开关电源转换器之功率电感。

C. 铁镍合金(high flux)

铁镍合金铁芯是由铁及镍组合而成,相对磁导率约14~200,铁损及温度稳定性均介于MPP及铁硅铝合金之间。铁镍合金铁芯的饱和磁通密度最高,约15000高斯,且可耐受直流偏置电流较高,其直流偏置特性也较好。应用范围有功因修正、储能电感、滤波电感、返驰式转换器之高频变压器等。

D. 铁粉芯(iron powder)

铁粉芯是由颗粒非常小、彼此间绝缘的高纯度铁粉颗粒制成,制作过程使其具有分布式的气隙。常见的铁粉芯之形状除了环型外,尚有E型及冲压式。铁粉芯之相对磁导率约10~75,约15000高斯之高饱和磁通密度。在粉末铁芯中,铁粉芯的铁损最高,但成本最低。

image

电感主要特性参数

  1. 电感量 \(L/L_R\)
         电感的电感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线圈的圈数、绕制方式、有无磁芯及磁芯的材料等。其单位为享利,用字母“H”表示。
    1H 的意义是当通过线圈的电流每秒变化 1A 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1V 时,线圈的电感量为 1H(即 1 亨利)。
         表 1 中,电感感量有两个参数,其中,L 指的是在 100KHz/10mA 的条件下测得的,此时外加的直流偏置极小。LR指
    的是在 100KHz,额定电流 4.0A 条件下测得的电感量,较 100KHz/10mA 的条件下测得的感量会有一定下降,感量降低
    的主要是由于制作电感磁芯材料的物理特性决定。
         该电感的电感量容差值(tolerance)是±20%,一般电感量容差值(tolerance)以±20%与±30%居多。

  2. 额定/温升电流 \(I_R\)
         表 1 中的额定电流也可以说是电感温升电流,是对“相对温度”变化的限制。在表 1 中,可以看到“ΔT = 50K”的描
    述,指使电感温度上升 50K 时的电流大小,如图 1(左),通过电感的电流越大,电感温升越高,电感温度上升 50K 时的
    电流大小为 4.0A,即此电感的额定/温升电流(摄氏温度 T(C)和 K 氏温度 T(K)的关系:T(K)=T(C)+273.15)。
         额定/温升电流是指允许通过电感的连续的直流电流强度,电感的额定/温升电流主要与绕制电感的铜线的线径有关(线越
    粗,电感的额定/温升电流越大),电感的额定/温升电流还与电感的散热能力有关,散热能力越好,此电流越大(电感的散热
    能力还与电感的型式、形状、尺寸等有关)。

  3. 饱和电流 \(I_{SAT}\)
         饱和电流,是指使得电感进入(磁)饱和状态下的电流,此时,电感的电感量相对未加电流时的电感值下降一定比例(一
    般是 30%~50%),而通过的电流会进一步上升(电感量下降,电感应对电流变化的阻碍能力下降)。如图 1(右),电感
    量 33uH 的电感在电感电流达到饱和电流 5.0A 时,感量由 33uH 下降到 21uH(下降 36.4%)。
         通常情况下,电感额定电流指的是额定/温升电流与饱和电流中的较小值。实际使用时,应控制电路中的电感电流小于电
    感的这几个电流值,并留有一定余量。

  4. 直流电阻 \(R_{DC}\)
         直流电阻,描述的是电感的电流/磁场达到稳定状态下的电阻。理想情况下,电流/磁场稳定了,电感呈现短路状态,但
    实际上还有 mΩ级别的电阻,RDC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就是发热损耗,所以直流阻抗越小损耗越少。

  1. 自谐振频率 \(F_{res}\)
         线圈的匝与匝间、线圈与屏蔽罩间、线圈与底板间存在的电容被称为分布电容。由于分布电容的存在,使线圈有一个固有频率或谐振频率( \(F_{res}\) ),其值为:

\[F_{res}=\frac{1}{2\pi \sqrt{LC}} \]

     电感器实际上可以等效图示的电路:

     电感的根据实际模型,电感的复阻抗为:

\[Z=\frac{\frac{1}{jwC}\cdot (jwL + R)}{\frac{1}{jwC} + (jwL + R)}=\frac{jwL + R}{(1-w^2LC)+jwRC} \]

     阻抗的绝对值为:

\[|Z| = \sqrt{\frac{(wL)^2 + R^2}{(1-w^2LC)^2+(wRC)^2}} \]

     如图 3,在谐振频率左侧,电感占主导地位,阻抗然后随频率的增加不断而上升,电感主要呈感性;在谐振频率处,阻抗达到最大;而在谐振频率右侧,电容占主导地位,阻抗然后随频率的增加不断而下降,主要呈容性。

实测电感绕制及其性能测试

漆包线制作空芯线圈电感方法

Coil Inductance Calculator

Reference

  1. 电感基础特性资料.rar
    2 Inductors & Transformers
  2. 电感白皮书Bourns
posted on 2024-07-24 15:31  小淼博客  阅读(49)  评论(0)    收藏  举报

大家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在这里要感谢GISPALAB实验室的各位老师和学长学姐的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