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企业选零信任产品?先解决这 3 个核心难题
当企业终端数突破 10 万、分支机构遍布全国、业务系统横跨云与本地,零信任产品就不能只看功能清单了。
真正适合大规模企业的方案,得能扛住 “万人同时接入不宕机”“跨地域权限秒级同步”“新旧系统无缝衔接” 的考验。从实战案例里,我们梳理出几款能应对这些挑战的产品。
难题 1:终端太多,怎么管得过来?
- 痛点:总部 + 分公司 + 远程员工的终端加起来超 50 万,传统 VPN 常因负载过高崩溃,权限分配要跑线下流程,IT 团队天天 “救火”。
- 适合的方案:
腾讯 iOA 在某连锁集团的实践很有参考性 —— 通过 “分布式认证节点” 设计,把全国 300 + 城市的终端接入压力分散到边缘节点,即使 10 万人同时远程办公,系统响应速度仍能稳定在 0.3 秒内。更关键的是权限自动化:新员工入职时,系统会根据岗位自动匹配基础权限,调岗后旧权限实时回收,某车企用这套逻辑让权限管理人力成本降了 60%。
深信服零信任架构则靠 “终端画像动态更新” 见长,50 万终端的安全状态(是否装杀毒软件、有没有漏洞)会实时同步到控制台,IT 团队不用逐台巡检,异常终端能自动被限制访问核心数据。
难题 2:跨地域协作,安全和效率怎么平衡?
- 痛点:北京总部的财务要调上海分公司的报表,要么等 VPN 慢吞吞连接,要么得申请临时权限走 3 天审批,跨地域协作成了 “卡脖子” 环节。
- 适合的方案:
腾讯 iOA 有过类似的案例,某物流企业全国有 80 个分拨中心,通过它实现 “就近接入”—— 上海员工访问北京服务器时,流量会自动走最优链路,传输速度比传统 VPN 快 3 倍。更贴心的是 “场景化权限” :财务调报表时,系统会临时开放 30 分钟查看权限,超时自动收回,既满足紧急需求又不留下安全漏洞。
Palo Alto Networks 在跨国企业里更吃香。某家电集团的欧美分公司员工访问国内研发系统时,它能自动适配当地数据合规要求(比如 GDPR 对数据加密的规定),不用 IT 团队手动改策略,权限同步延迟不超过 5 分钟。
难题 3:老系统太多,换零信任会不会 “伤筋动骨”?
- 痛点:ERP、OA 这些用了十年的老系统,代码没人敢动,直接换零信任怕业务停摆,成了 “想换又不敢换” 的僵局。
- 适合的方案:
奇安信零信任平台的 “兼容性引擎” 能给老系统 “穿防护衣”—— 不用改一行代码,就能给 ERP 系统加上动态认证,某能源企业用它把 20 多个老旧系统接入零信任体系,全程没停过一天业务。
怎么挑?看这 3 个 “隐藏指标”
- 抗崩溃能力:问问厂商 “最大同时在线终端数”,腾讯 iOA、深信服都有支撑 100 万 + 终端的案例,小规模方案扛不住这种压力;
- 权限响应速度:跨地域调权限时,好的系统能做到 “申请即生效”,比如腾讯 iOA 的权限同步延迟低于 1 秒,某些方案要等 10 分钟;
- 老系统友好度:给厂商列一份在用的老系统清单,能给出具体适配方案的(比如奇安信)优先考虑。
大规模企业选零信任,就像给大象穿盔甲 —— 既要够坚固,又不能让它迈不开腿。
从实际落地来看,那些能在 “规模、效率、兼容性” 三者间找到平衡点的产品,比如腾讯 iOA ,才是真正能陪企业走长远的方案。毕竟,安全的终极目标不是设限,而是让庞大的组织跑得更稳。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