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周

1、编写脚本实现登陆远程主机。(使用expect和shell脚本两种形式)。
expect:

Shell:

2、生成10个随机数保存于数组中,并找出其最大值和最小值

3、输入若干个数值存入数组中,采用冒泡算法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序

4、总结查看系统负载的几种命令,总结top命令的指标大概什么含义(不要求全部写出来)
1)top

第一行:
top - 20:08:14 up 42 min, 1 user, load average: 0.87, 0.72, 0.56
20:08:14:系统当前时间
up 42 min:系统开机到现在经过了42分钟
1 users:当前1用户在线
load average:0.87, 0.72, 0.56:系统1分钟、5分钟、15分钟的CPU负载信息
备注:load average后面三个数值的含义是最近1分钟、最近5分钟、最近15分钟系统的负载值。这个值的意义是,单位时间段内CPU活动进程数。如果你的机器为单核,那么只要这几个值均<1,代表系统就没有负载压力,如果你的机器为N核,那么必须是这几个值均<N才可认为系统没有负载压力。
第二行:
Tasks: 280 total, 1 running, 278 sleeping, 0 stopped, 1 zombie
280 total:当前有280个任务
1 running:1个任务正在运行
278 sleeping:175个进程处于睡眠状态
0 stopped:停止的进程数
1 zombie:僵死的进程数
第三行:
%Cpu(s): 5.3 us, 2.7 sy, 0.0 ni, 92.0 id, 0.0 wa, 0.0 hi, 0.0 si, 0.0 st
5.3 us:用户态进程占用CPU时间百分比
2.7 sy:内核占用CPU时间百分比
0.0 ni:renice值为负的任务的用户态进程的CPU时间百分比,nice是优先级的意思
92.0 id:空闲CPU时间百分比
0.0 wa:等待I/O的CPU时间百分比
0.0 hi:CPU硬中断时间百分比
0.0 si:CPU软中断时间百分比
0.0 st:当前VM中的cpu cycle被虚拟化偷走的比例
第四行:
MiB Mem : 23877.8 total, 18827.4 free, 2516.7 used, 2533.7 buff/cache
323877.8 total:物理内存总数
18827.4 free:空闲的物理内存
2516.7 used: 使用的物理内存
2533.7 cached:用作缓存的内存
第五行:
MiB Mem : 23877.8 total, 18827.4 free, 2516.7 used, 2533.7 buff/cache
23877.8 total:交换空间的总量
18827.4 free:空闲的交换空间
2516.7 used: 使用的交换空间
2533.7 cached:缓存的交换空间
最后一行: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PID:进程ID
USER:进程的所有者
PR:进程的优先级
NI:nice值
VIRT:占用的虚拟内存
RES:占用的物理内存
SHR:使用的共享内存
S:进行状态 S:休眠 R运行 Z僵尸进程 N nice值为负
%CPU:占用的CPU
%MEM:占用内存
TIME+: 占用CPU的时间的累加值
COMMAND:启动命令
2)uptime

3)w

4)vmstat

5、编写脚本,使用for和while分别实现192.168.0.0/24网段内,地址是否能够ping通,若ping通则输出"success!",若ping不通则输出"fail!"

6、每周的工作日1:30,将/etc备份至/backup目录中,保存的文件名称格式 为“etcbak-yyyy-mm-dd-HH.tar.xz”,其中日期是前一天的时间

posted @ 2021-10-13 19:33  try-hard  阅读(4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