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内存的物理机制很简单

计算机是进行数据处理的设备,而程序表示的就是处理顺序和数据结构。由于处理对象数据是存储在内存和磁盘上的,因此程序必须能自由地使用内存和磁盘。因此,大家有必要对内存和磁盘的构造有一个物理上的(硬件的)和逻辑上的(软件的)认识。

有十个地址信号引脚的内存IC(集成电路)可以指定的地址范围用二进制数来表示的话是0000000000~1111111111(用十进制数来表示的话是0~1023)。

高级编程语言中的数据类型表示的是占据内存区域的大小和存储在该内存区域的数据类型。

在32位内存地址的环境中,指针变量的长度是32位。

与物理内存有着相同构造的数组的数据类型长度是1字节。

用LIFO方式进行数据读写的数据结构称为栈。

根据数据的大小链表分叉成两个方向的数据结构称为二叉查找树。

内存实际上是一种名为内存IC的电子元件。虽然内存IC包括DRAM、SRAM、ROM(只读内存)等多种形式,但从外部来看,其基本机制都是一样的。内存IC中有电源、地址信号、数据信号、控制信号等用于输入输出的大量引脚(IC的引脚),通过为其指定地址(address),来进行数据的读写。

RAM是可被读取和写入的内存,分为需要经常刷新(refresh)以保存数据的DRAM(Dynamic RAM),以及不需要刷新电路即能保存数据的SRAM(Static RAM)。


图4-1是内存IC(在这里假设它为RAM)的引脚配置示例。虽然这是一个虚拟的内存IC,但它的引脚和实际的内存IC是一样的。将电源连接到VCC和GND后,就可以给其他引脚传递比如0或者1这样的信号。大多数情况下,+5V的直流电压表示1,0V表示0。

下图是向内存IC中写入和读出数据的方法。

 

posted @ 2023-02-08 22:46  叮铃铛铛  阅读(44)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