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缓存穿透
缓存穿透:缓存穿透是指客户端请求的数据在缓存中和数据库中都不存在,这样缓存永远都不会生效(只有数据库查到了,才会让redis缓存,但现在的问题是查不到),会频繁的去访问数据库。
常见的结局方案有两种
缓存空对象
优点:实现简单,维护方便
缺点:额外的内存消耗,可能造成短期的不一致
布隆过滤
优点:内存占用啥哦,没有多余的key
缺点:实现复杂,可能存在误判
缓存空对象思路分析:当我们客户端访问不存在的数据时,会先请求redis,但是此时redis中也没有数据,就会直接访问数据库,但是数据库里也没有数据,那么这个数据就穿透了缓存,直击数据库。但是数据库能承载的并发不如redis这么高,所以如果大量的请求同时都来访问这个不存在的数据,那么这些请求就会访问到数据库,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是哪怕这个数据在数据库里不存在,我们也把这个这个数据存在redis中去(这就是为啥说会有额外的内存消耗),这样下次用户过来访问这个不存在的数据时,redis缓存中也能找到这个数据,不用去查数据库。可能造成的短期不一致是指在空对象的存活期间,我们更新了数据库,把这个空对象变成了正常的可以访问的数据,但由于空对象的TTL还没过,所以当用户来查询的时候,查询到的还是空对象,等TTL过了之后,才能访问到正确的数据,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罢了
布隆过滤思路分析:布隆过滤器其实采用的是哈希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一个庞大的二进制数组,根据哈希思想去判断当前这个要查询的数据是否存在,如果布隆过滤器判断存在,则放行,这个请求会去访问redis,哪怕此时redis中的数据过期了,但是数据库里一定会存在这个数据,从数据库中查询到数据之后,再将其放到redis中。如果布隆过滤器判断这个数据不存在,则直接返回。这种思想的优点在于节约内存空间,但存在误判,误判的原因在于:布隆过滤器使用的是哈希思想,只要是哈希思想,都可能存在哈希冲突
小结
缓存穿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用户请求的数据在缓存中和在数据库中都不存在,不断发起这样的请求,会给数据库带来巨大压力
缓存产投的解决方案有哪些?
缓存null值
布隆过滤
增强id复杂度,避免被猜测id规律(可以采用雪花算法)
做好数据的基础格式校验
加强用户权限校验
做好热点参数的限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