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割伤与撕裂伤

以下是清晰、可操作的处理流程和决策思路。

深度割伤/撕裂伤:生存级处理指南

核心目标: 控制出血 → 预防感染 → 促进愈合 → 识别并发症


第一阶段:紧急处理(黄金1小时内)

第一步:绝对优先——控制出血

  1. 直接压迫! 立即用你手边最干净的布料(纱布、手帕、衣物)直接压在伤口上。
  2. 持续用力! 不要时不时拿开看!保持压力至少 10-15分钟。如果血液浸透,不要移除,在上面加盖新的敷料继续压。
  3. 抬高患处:将受伤的肢体抬高到超过心脏的位置。利用重力帮助减少出血。
  4. 止血带(最后手段!):** ONLY 用于四肢的、喷射性的、无法通过直接压迫止住的生命危险大出血。**
    • 上在哪里? 伤口近心端(靠近心脏的那一端),尽量靠近伤口。
    • 用什么? 宽幅的布带(至少5厘米宽),绝对不要用细绳、电线,会造成严重额外损伤。
    • 记时间! 一旦上止血带,必须用笔在伤员额头或止血带上写明 “TK”和时间(精确到分钟)。非专业人员上好后,不要松开

第二步:彻底清创(预防感染的关键,比包扎更重要!)

控制住出血后,必须马上进行这一步。

  1. 冲洗,大量冲洗!

    • 用什么? 最理想是 无菌生理盐水。如果没有,就用 煮沸后冷却的清水。这是你能做的最重要的抗感染措施。
    • 怎么冲? 用一个大号的干净注射器(去掉针头)或水壶,产生一定的压力,对着伤口内部冲洗。目标是冲掉所有可见的污染物、泥土、碎屑。 至少冲洗 5-10分钟
  2. 消毒(如果条件允许)

    • 用棉签蘸取 聚维酮碘碘伏,由伤口中心向外周画圈消毒。注意:不要用酒精或碘酒直接冲洗伤口内部,会损伤组织。
    • 如果伤口非常脏,可以考虑用 稀释后的聚维酮碘(像淡茶水的颜色)进行冲洗。
  3. 探查与修剪(进阶操作,需谨慎)

    • 用经酒精或火焰消毒过的镊子,小心地取出伤口里无法被冲掉的碎屑。
    • 对于只有一点点皮连着的皮瓣,可以将其复位。对于完全脱离、坏死的组织,可以小心修剪掉。

第二阶段:伤口闭合与包扎(决策时刻)

这里你需要根据伤口情况做出关键选择:

选择A:需要缝合的伤口(建议由专业人士处理)

  • 特征:伤口张开 > 0.5厘米;深及脂肪或肌肉;在关节等活动部位;面部影响美观的伤口。
  • 为什么最好缝合: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加速愈合、减少疤痕。
  • 你的替代方案(如果无法缝合)
    1. 使用免缝胶带:像胶布一样把伤口两侧皮肤拉拢粘贴。这是非专业人士最好的选择。
    2. “蝶形”胶布:可以自己用胶带制作。

选择B:可以包扎的伤口

  • 特征:伤口较浅、边缘可以自然合拢。
  • 如何包扎
    1. 涂抹药膏:在伤口表面涂抹一层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这能保持伤口湿润,进一步预防感染。
    2. 覆盖敷料:盖上无菌不粘敷料(如凡士林纱布)。
    3. 包扎固定:用卷状绷带或胶带固定。

第三阶段:长期护理与并发症监控(真正的考验)

这才是森林生存的核心。包扎完只是开始。

  1. 更换敷料

    • 频率:每1-2天更换一次。如果敷料被渗液浸湿、弄脏,应立即更换。
    • 每次更换时都要观察伤口:有没有发红、肿胀、发热、流脓?脓液是否有恶臭?伤员是否发烧?
  2. 识别感染(你必须会的)

    • 正常迹象:伤口轻微红肿、有清亮或淡黄色的渗液是正常的。
    • 危险信号(需要干预)
      • :伤口周围的红斑不断扩大、变深。
      • :肿胀加剧。
      • :伤口局部发热。
      • :疼痛持续加重。
      • :出现黄绿色、粘稠、可能有臭味的脓液。
  3. 感染了怎么办?

    • 拆开缝线/胶带:如果伤口已缝合或闭合,必须拆开一部分,让脓液可以流出来。
    • 引流与冲洗:轻轻挤压伤口周围,排出脓液。然后用生理盐水或稀释聚维酮碘彻底冲洗空腔。
    • “湿性愈合”:此时不要再用敷料紧紧闭合伤口。使用湿纱条塞进伤口引流,外面覆盖干敷料吸收渗液。这意味着你需要让伤口从内部慢慢长出来。
    • 考虑使用抗生素:如果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烧),且你备有口服广谱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应开始服用。(注意:抗生素是处方药,使用需极度谨慎并具备相关知识)
  4. 破伤风风险

    • 如果伤口被泥土、粪便污染,或生锈金属所伤,破伤风风险极高。在进入野外生活前,确保你的破伤风疫苗在有效期内(通常10年加强一次)。这是最容易被忽视但致命的风险。

简洁总结:您的行动清单

  1. 止血压迫 -> 抬高患处 -> (万不得已)止血带+记时间
  2. 大量冲洗 -> 消毒周围 -> 清除异物
  3. 做决策:能自然闭合就包扎,不能闭合就用免缝胶带,深大伤口考虑缝合(需学习)。
  4. 长期护理定期更换敷料严密监控感染迹象
  5. 应对感染拆开引流 -> 冲洗空腔 -> 湿纱条填塞 -> 考虑抗生素

处理深度伤口,是一个从紧急处理到长期护理的连续过程。成功与否,90%取决于最初的清创是否彻底,以及后续对感染的监控是否到位。请务必在安全的环境下,用猪肉等材料进行模拟练习,熟悉整个流程。

posted @ 2025-11-15 14:36  天然气  阅读(3)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