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
在野外,感染是比初始伤害更常见的“隐形杀手”。一个微小的伤口感染,足以让一个强壮的人失去行动能力,甚至导致败血症死亡。
在孤立环境下,如何从识别、预防到治疗感染。
感染:生存级诊断与处理指南
核心目标:早期识别 → 局部控制 → 防止全身扩散
第一步:学会精确诊断(你是指挥官,先要判断敌情)
不要只用“发炎了”来形容。你需要成为自己的医生,准确判断感染的程度。
1. 局部感染的“五大典型症状”(记牢!)
这是你的早期预警系统。伤口出现以下任何一种,都要高度警惕:
- 红: 伤口周围的红斑不断扩大。比如第一天红1厘米,第二天红到3厘米以外。这是感染在蔓延的标志。
- 肿: 肿胀持续加剧,皮肤绷紧发亮。
- 热: 用手背对比受伤处和健康处皮肤,能感觉到明显的局部发热。
- 痛: 疼痛感不是减轻,而是持续或进行性加重,表现为搏动性(一下一下地跳着)疼痛。
- 脓: 这是最确凿的证据。脓液通常是黄白色、黄绿色的粘稠液体,可能带有臭味。
2. 全身性感染的“危险信号”(警报升级!)
这意味着感染已经进入血液,可能引发败血症,危及生命。
- 发烧:体温显著升高(通常超过38.5°C),可能伴有寒战、打摆子。
- 心率加快:即使在休息时,心跳也很快。
- 精神改变:出现嗜睡、烦躁、意识模糊。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 全身不适:像得了重感冒,浑身酸痛,极度乏力。
第二步:预防是最好的治疗(在包扎阶段就杀死敌人)
预防远比治疗容易。在你处理任何伤口时,都必须执行以下步骤:
-
终极法则:彻底清创
用大量(至少500ml以上)的生理盐水或煮沸过的凉水,以一定的压力(用注射器冲洗最佳)冲洗伤口,冲走所有可见的污染物。这是你最强大的武器。 -
无菌原则
所有接触伤口的敷料、镊子、手,都必须是你能做到的最清洁状态。 -
使用抗生素药膏
在包扎前,在伤口表面涂抹一层莫匹罗星软膏或红霉素软膏。它能有效预防常见细菌感染。
第三步:感染发生后的处理(你的作战计划)
一旦确认感染(尤其是出现脓液),你的策略必须立刻从“闭合伤口”转变为 “开放引流”。
行动计划:
-
拆开!引流!
- 立即行动:如果伤口被缝合或用胶带闭合,你必须拆开缝线或胶带,给脓液一个流出的通道。把脓液闷在里面是绝对错误的!
- 扩大开口:如果必要,需要用消毒过的刀尖轻轻扩大伤口开口,确保引流通畅。
-
冲洗空腔
- 用生理盐水或稀释的聚维酮碘(颜色像淡茶水),反复冲洗伤口的脓腔,直到冲出来的液体变清。
-
填塞引流(关键技巧!)
- 目的:防止表面伤口过早愈合,再次把脓闷在里面。
- 方法:用无菌纱条蘸上生理盐水或抗生素药膏,松松地塞进伤口的脓腔里,不要塞得太紧。
- 作用:纱条会吸收新产生的脓液,并引导伤口从最深处向外慢慢生长愈合。
-
覆盖与更换
- 用无菌敷料覆盖在引流条外面。
- 每天更换1-2次敷料和引流条,每次更换时都要重复冲洗和观察的步骤。
第四步:何时需要动用“核武器”——口服抗生素
当出现全身性感染的“危险信号”(特别是发烧和精神改变)时,说明局部处理已经不够,必须使用口服抗生素。
- 常用选择:广谱抗生素如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或 头孢类 抗生素。
- 严肃警告:
- 抗生素是处方药,有过敏风险和使用禁忌。
- 在准备野外生存物资时,应咨询医生,并了解各种抗生素的适用症、剂量和副作用。
- 一旦开始服用,必须足量、足疗程吃完,即使你觉得好转了也不能随便停药,否则会导致更耐药的感染。
简洁总结:你的抗感染行动清单
- 诊断:牢记 “红、肿、热、痛、脓” 和 “发烧、心率快、精神差”。
- 预防:彻底清创 + 无菌操作 + 外用抗生素药膏。
- 治疗:
- 局部感染:拆开 -> 冲洗 -> 引流条填塞 -> 每天换药。
- 全身感染: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口服抗生素(如果备有且了解用法)。
在野外,对感染的态度必须是“零容忍”和“极端警惕”。应准备你的清创工具和医疗物资。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