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4复盘

复盘

结合当前市场动态与政策环境,A 股在 9 月 3 日调整后,未来七天(9 月 4 日至 10 日)可能呈现震荡整固、结构性分化的格局。以下从关键影响因素展开分析:

一、市场调整后的技术面与资金面特征

  1. 短期技术压力释放
    9 月 3 日上证指数下跌 1.16% 至 3813.56 点,成交量缩量至不足 2.4 万亿。技术层面,指数失守 3864 点支撑位,回踩 3851 点(8 月 29 日低点),MACD 指标显示短期空头占优。不过,融资余额连续 20 个交易日突破 2 万亿,市场杠杆资金活跃度仍处高位,显示投资者对中期行情仍有信心。
  2. 资金轮动与避险偏好升温
    北向资金在 9 月 2 日净流出 182 亿元,重点减持半导体、AI 芯片板块,转向黄金、银行等避险资产。同时,机构资金加速向低估值蓝筹迁移,银行、电力、贵金属等防御性板块逆势走强。这种资金行为表明市场在快速上涨后进入风险再平衡阶段,短期需消化获利盘压力。

二、政策与流动性环境的双重驱动

  1. 国内政策持续发力
    • 央行 8 月通过 MLF 净投放 3000 亿元,并采用买断式逆回购组合操作,明确 “适度宽松” 立场,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
    • 财政部与税务总局发布社保基金免税政策,释放长期资金入市信号。
    • 9 月 4 日起对美光纤征收最高 78.2% 反倾销税,利好国产光纤龙头,叠加 AI 算力需求爆发,相关板块或迎来结构性机会。
  2. 国际流动性预期分化
    • 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9 月降息概率超 90%),美元走弱利于外资回流新兴市场。但特朗普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事件引发法律争议,若事件升级可能冲击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信心,进而影响全球资金流向。
    • 港股补涨动力积蓄,恒生科技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若外资回流港股,可能间接提振 A 股科技板块情绪。

三、经济数据与行业事件的关键节点

  1. 通胀数据主导短期情绪
    8 月 CPI 和 PPI 数据预计于 9 月 9 日发布。若数据显示通胀温和回升,将强化经济复苏预期;若低于预期,可能引发市场对需求疲软的担忧。历史数据显示,CPI 数据公布前后市场波动率通常上升,需密切关注。
  2. 行业财报与政策催化
    • 新能源汽车行业:理想汽车 Q2 盈利优势收窄,小鹏、蔚来加速追赶,板块估值分化加剧,需关注后续销量数据与技术迭代进度。
    • 科技板块:TMT 行业二季度盈利高增长逻辑未改,但短期受美国技术管制升级影响回调,AI 算力、机器人等细分领域或在政策催化下反弹。
    • 消费板块: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9 月 1 日起实施)有望刺激家电、汽车等耐用品需求,叠加中秋国庆假期临近,板块存在估值修复机会。

四、机构策略与市场展望

  1. 主流机构观点
    • 中原证券、东莞证券等机构认为,市场处于政策利好与流动性宽松的双重支撑下,短期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但需警惕技术面超调风险。
    • 财信证券指出,资金将继续在科技成长与防御板块间轮动,结构性行情特征显著。
  2. 风险与机会提示
    • 风险点:北向资金持续流出、科技板块估值过高、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
    • 机会点:国产替代(光纤、半导体)、消费复苏(家电、汽车)、政策受益(AI、机器人)。

五、操作建议与仓位管理

  1. 短期策略
    • 控制仓位至 5-6 成,规避高位科技股,逢低布局银行、黄金等防御性资产。
    • 关注上证指数 3851 点支撑与 3864 点压力位,若收复 5 日线(3862 点)可适度加仓。
  2. 中长期布局
    • 科技成长:AI 算力(中际旭创、新易盛)、机器人(宇树科技潜在 IPO 催化)。
    • 消费复苏:家电(美的集团)、新能源汽车(小鹏汽车、蔚来)。
    • 周期板块:光纤(亨通光电)、黄金(山东黄金)。

六、结论

未来七天,A 股大概率延续震荡整固、结构性分化的格局。上证指数在 3800-3880 点区间波动的可能性较大,创业板指需关注 2872 点支撑有效性。投资者可采取 “防御 + 进攻” 策略,在控制仓位的同时,把握政策受益板块与超跌反弹机会。重点关注 9 月 9 日 CPI 数据、美联储政策动向及科技板块资金回流信号。


在机构资金加速向低估值蓝筹迁移的背景下,银行、电力、贵金属等防御性板块的配置价值凸显。以下从行业逻辑、核心标的及配置策略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并结合最新市场动态提供具体投资建议:

一、银行板块:高股息 + 低估值的 “压舱石”

(一)行业核心逻辑

  1. 估值安全边际显著:当前银行板块整体市盈率(PE)低于 10 倍,市净率(PB)普遍在 0.5-0.8 倍区间,处于历史低位。国有大行股息率普遍超过 5%,部分银行如农业银行、邮储银行股息率达 6% 以上,提供类 “固收 +” 回报。
  2.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2025 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稳定在 1.56%,邮储银行、招商银行等头部银行不良率低于 1%,拨备覆盖率超过 400%,风险抵御能力强劲。
  3. 政策与资金面双重支撑:新 “国九条” 推动险资、养老金增配银行股,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外资回流趋势明显。2025 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对银行股持仓环比激增 27%,险资配置比例提升至 45%。

(二)核心标的及配置策略

  1. 国有大行
    • 农业银行(601288):2025 年二季度末流通市值达 2.14 万亿元,跃居 A 股榜首,年内涨幅超 30%。不良贷款率 0.81%,股息率 6.3%,基金持仓超 60 亿元,获 “金信智能中国 2025” 等产品连续 30 个季度重仓。
    • 邮储银行(601658):净息差 1.89% 领跑国有大行,县域贷款占比超 60%,抗周期属性突出。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2.2%,获弘康人寿等险资增持。
    • 建设银行(601939):基建贷款占比 38%,受益于专项债扩容政策;住房租赁贷款余额突破 1.2 万亿元,政策红利显著。2025 年二季度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 1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13.8%。
  2. 股份制银行
    • 招商银行(600036):零售银行标杆,财富管理 AUM 突破 15 万亿元,非息收入占比 44.8%。H 股较 A 股折价 32%,外资持股比例超 18%,技术面呈现 “老鸭头” 形态。
    • 江苏银行(600919):长三角区域龙头,科技贷款余额年度增长 45%,净利差 2.18% 居城商行首位。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16.47%,社保基金连续 4 季度增持。
  3. 区域银行
    • 苏农银行(603323):弘康人寿新晋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 4.95% 接近举牌线。2025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 0.21%,不良率 0.90%,制造业贷款占比近 30%。
    • 无锡银行(600908):长城人寿连续增持至 7.17%,2025 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13.81%,分红率超 30%,技术面突破 2024 年高点。

二、电力板块:防御性与成长潜力兼具

(一)行业核心逻辑

  1. 政策驱动明确: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加速,2025 年底前实现全覆盖。新能源全面入市叠加容量电价政策落地,火电企业盈利结构优化,绿电运营商受益于绿证交易溢价。
  2. 防御属性凸显:水电、核电等传统电力企业现金流稳定,长江电力、中国核电等龙头股息率超 3%,市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新能源运营商通过 “绿电 + 绿证 + CCER” 模式提升度电收入。
  3. 技术迭代与装机增长:2025 年上半年,上海电力、龙源电力等企业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 60%,风电、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 16.94%、28.05%,成本持续下降。

(二)核心标的及配置策略

  1. 水电龙头
    • 长江电力(600900):全球最大水电上市公司,乌东德、白鹤滩电站贡献增量,2025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9.36%,分红率超 70%。技术面站稳 60 日均线,机构预测 2025 年目标价 32 元。
    • 华能水电(600025):澜沧江流域水电开发主体,2025 年一季度发电量同比增长 8.5%,受益于云南省电力需求增长。市盈率 18 倍,低于行业均值。
  2. 火电转型标的
    • 华电国际(600027):煤电装机占比下降至 61.83%,新能源装机加速扩张。2025 年一季度发电量同比下降 8.51%,但煤价回落带动毛利率提升 2.3 个百分点。
    • 新集能源(601918):煤电一体化龙头,板集二期电厂投产推动售电量增长,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 21.72%,但三季度煤价回升有望改善业绩。信达证券给予 “买入” 评级,目标价 10.04 元。
  3. 新能源运营商
    • 三峡能源(600905):风光装机超 8000 万千瓦,2025 年上半年发电量同比增长 28.05%,绿电交易溢价率 18%。机构预测 2025 年净利润增速 25%,目标市值 5000 亿元。
    • 龙源电力(001289):全球最大风电运营商,2025 年上半年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 6.07%,拟每 10 股派现 1 元。中国银河证券给予 “买入” 评级,目标价 18.1 元。

三、贵金属板块:避险需求与金价上行共振

(一)行业核心逻辑

  1. 地缘政治与货币宽松共振:俄乌冲突持续、中东局势恶化推升避险需求,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压低实际利率,伦敦金价格突破 3500 美元 / 盎司,国内品牌金价站稳 1030 元 / 克。
  2. 央行购金持续:中国央行连续 9 个月增持黄金,全球央行 2025 年三季度净购金 186 吨,黄金储备占比提升至 4.3%,长期配置需求明确。
  3. 企业业绩弹性释放:山东黄金、赤峰黄金等企业矿产金成本控制在 1600 美元 / 盎司以内,2025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 100%,资源储量通过并购持续扩张。

(二)核心标的及配置策略

  1. 黄金龙头
    • 山东黄金(600547):2025 年上半年自产金 24.71 吨,营收同比增长 24.01%,净利润增长 102.98%。西岭金矿探矿新增金金属量 18.8 吨,机构预测 2025 年目标价 65 元。
    • 赤峰黄金(600988):万象矿业 SND 项目发现斑岩型金铜矿,资源量 106.9 吨,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181.36%。技术面突破 2024 年高点,MACD 金叉发散。
    • 山金国际(02099.HK:并购 Osino Resources 后资源储量翻倍,2025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 98.27%,港股通资金净流入超 10 亿元。
  2. 白银及工业金属
    • 盛达资源(000603):国内银矿龙头,2025 年上半年白银产量同比增长 11.33%,受益于光伏玻璃需求增长。机构预测 2025 年净利润增速 30%,目标价 18 元。
    • 江西铜业(600362):铜金双主业,2025 年一季度电解铜产量同比增长 0.32%,黄金产量增长 111.03%。LME 铜价突破 9500 美元 / 吨,成本优势显著。

四、配置策略与风险提示

(一)仓位管理

  • 短期(1-3 个月):控制仓位至 6-7 成,银行、电力、贵金属配置比例分别为 40%、30%、30%。重点关注农业银行、长江电力、山东黄金的技术面突破信号。
  • 中长期(6-12 个月):逐步加仓至 8 成,超配江苏银行、三峡能源、赤峰黄金等成长性标的,逢低布局回调的招商银行、龙源电力。

(二)风险提示

  1. 银行板块:需警惕净息差收窄、房地产风险暴露。关注 2025 年三季度 LPR 调整及地方政府债务化解进展。
  2. 电力板块:新能源消纳压力、现货电价波动可能影响盈利。需跟踪各省差价结算细则及绿证交易活跃度。
  3. 贵金属板块:地缘政治缓和、美联储政策转向可能引发金价回调。需关注美国 8 月非农数据及 9 月 FOMC 会议表态。

(三)技术面与资金面信号

  1. 银行股:农业银行、招商银行若放量突破 2025 年高点,可加仓;苏农银行、无锡银行需关注弘康人寿、长城人寿的进一步增持动作。
  2. 电力股:长江电力、龙源电力若 MACD 形成金叉,可介入;上海电力需警惕终止收购 K-ELECTRIC 后的情绪波动。
  3. 贵金属股:山东黄金、赤峰黄金若站稳 10 日均线,可逢低布局;关注全球最大黄金 ETF 持仓变化及 COMEX 黄金期货未平仓合约量。

五、结论

在机构资金持续迁移至低估值蓝筹的背景下,银行、电力、贵金属板块的配置价值突出。投资者可采取 “防御 + 进攻” 策略:银行板块以国有大行和优质股份行为核心,获取稳定股息;电力板块关注水电龙头与新能源运营商的政策红利;贵金属板块重点把握金价上行周期中的弹性机会。同时,需密切跟踪 CPI 数据、美联储政策及行业政策落地节奏,动态调整持仓结构。

本回答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谨慎投资。



国内光纤行业龙头企业在技术突破、市场份额及产业链布局上展现出显著优势,以下从核心企业、技术优势、市场地位及未来增长点展开分析:

一、全球市占率领先的四大核心企业

1. 长飞光纤(601869.SH)

  • 技术壁垒:全球唯一掌握 PCVD、OVD、VAD 三种主流预制棒技术的企业,其空芯光纤衰减系数低至 0.05dB/km(全球最低),单根光纤长度超 20 公里,2025 年 Q1 净利润同比激增 161.91%。
  • 市场地位:连续八年全球光纤光缆市占率第一,中标中国移动首期 200 公里空芯光纤商用合同,新加坡子公司主攻海外云巨头订单,毛利率有望突破 60%。在 G.654.E 光纤领域,其全贝 ® 超强光纤衰减比 G.652.D 低 15%,适配 400G/800G 超高速传输。
  • 财务表现:2025 年 Q1 营收 28.94 亿元(同比 + 21.23%),AI 相关光缆需求同比增长 138%,数据中心用多模光纤出货量翻倍。

2. 亨通光电(600487.SH)

  • 技术突破:聚焦高端多模光纤及空芯光纤研发,通过镀膜技术实现空芯光纤损耗≤0.2dB/km(国际先进水平),已向微软、Meta 等企业小批量交付。在海洋光纤领域,其海底光缆用 G.654 光纤技术全球领先,支撑国内 90% 以上跨海通信工程。
  • 市场份额:中国移动 2025 年光缆集采中标 15.48% 份额(1530 万芯公里),在新型光纤招标中占比超 30%,高端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 45%。
  • 战略布局:200 亩空芯光纤生产基地将于 2026 年 2 月规模化量产,预计年产能达 1200 万芯公里,重点服务 AI 算力集群互联场景。

3. 中天科技(600522.SH)

  • 全产业链优势:覆盖 “预制棒 - 光纤 - 光缆 - 系统集成” 全链条,数据中心用弯曲不敏感四芯光纤支持 800G 传输,参与 “东数西算” 工程核心枢纽建设。其海洋通信业务全球排名前三,深海光缆市占率超 25%。
  • 技术创新:2024 年取得空芯光纤制造专利,重点开发海洋场景应用方案,与华为联合测试海底空芯光纤传输系统,时延较传统方案降低 30%。
  • 集采表现:中国移动 2025 年光缆集采中标 19.36% 份额(1914 万芯公里),投标金额 54.16 亿元居首,凸显非价格竞争力。

4. 烽火通信(600498.SH)

  • 系统集成能力:联合鹏城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 270Tbit/s 空芯光纤传输系统,攻克水汽浸入、气体吸收峰等工程化难题,四管双嵌套式空芯光纤衰减小于 0.2dB/km。
  • 市场拓展:2025 年股价累计上涨 15.68%,计划 2026 年实现 400 万芯公里空芯光纤产能,重点服务金融专线、AI 超算等高端场景。在 G.654.E 光纤领域,其产品支撑中国联通骨干网 400G 系统部署,传输距离达 1100 公里。

二、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驱动的增长逻辑

1. 空芯光纤商业化加速

  • 性能突破:深港金融专线实测时延 1.07 毫秒(较传统光纤降低 30%),损耗 0.065dB/km,单纤容量达 270Tbit/s,满足 AI 算力集群、金融高频交易需求。长飞、烽火已实现工程化交付,中国移动计划未来 24 个月部署 1.5 万公里空芯光纤。
  • 市场空间:全球空芯光纤市场规模预计 2030 年达 10 亿美元(2023-2030 年 CAGR 56.5%),国内 “东数西算” 八大枢纽规划需求超 8400 公里,对应市场规模约 11.8 亿元。

2. G.654.E 光纤成为干线网主力

  • 技术优势:衰减比 G.652.D 低 15%,有效面积 130μm²,支持 “C+L” 波段传输,在 800G 系统中传输距离达 1100 公里(G.652.D 仅 600 公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在骨干网中大规模部署,2025 年集采量同比增长 25 倍至 317.82 万芯公里。
  • 成本优化:尽管 G.654.E 光纤单价较高,但可减少 30% 电中继设备成本,综合造价优势显著,未来有望向城域网渗透。

3. 数通与 AI 驱动多模光纤需求

  • 数据中心场景:400G/800G 光模块带动 OM4/OM5 多模光纤需求,长飞、亨通数据中心用光纤出货量同比增长超 100%,毛利率较普通光纤高 8-12 个百分点。
  • AI 算力互联:微软、Meta 等企业全球 GPU 集群互联推动光纤用量激增,72-GPU 节点架构光纤用量是传统架构的 16 倍,预计 2025 年 AI 相关光纤需求占比达 60%。

三、财务表现与竞争壁垒

1. 头部企业盈利分化

  • 长飞光纤:2025 年 Q1 毛利率 27.84%(同比 + 1.04pct),净利率 6.12%(同比 + 4.73pct),高毛利产品(特种光纤、海缆)占比提升至 35%。
  • 亨通光电:2025 年上半年光纤光缆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18%,但受普通光缆价格战影响,毛利率维持在 18%-20%,需依赖高端产品改善盈利。
  • 烽火通信:2025 年 Q2 净利润同比增长 52.6%-86.6%,800G 产品占比 60%,数通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2. 集采市场集中度提升

  • 份额集中:中国移动 2025 年光缆集采中,长飞、亨通、中天、烽火合计中标 60% 份额,若计入关联企业则占比达 77.09%,二三线企业生存空间持续压缩。
  • 价格策略:尽管集采均价同比下降 26%,但头部企业通过技术溢价(如空芯光纤)和产能优势维持市场地位,中天在高报价下仍斩获 19.36% 份额。

四、风险与投资建议

1. 核心风险

  • 价格战压力:普通光缆价格同比下降 35.4%,CRU 预计 2025 年全球光纤产能利用率仅 60%,供需失衡或延续至 2026 年。
  • 技术替代风险:硅光子学、CPO 技术可能减少短距离光纤需求,需关注头部企业在光电集成领域的布局。

2. 配置策略

  • 短期(1-3 个月):聚焦技术突破明确且有订单支撑的长飞光纤(空芯光纤商用)、烽火通信(系统集成能力),关注中国移动集采价格企稳信号。
  • 中长期(6-12 个月):布局亨通光电(海洋光纤 + 空芯光纤量产)、中天科技(“东数西算” 订单释放),受益于 AI 算力与海洋通信需求爆发。
  • 技术验证节点:2025 年 Q3 运营商集采价格、空芯光纤规模化交付进度、G.654.E 光纤城域网试点效果将成为关键催化剂。

五、结论

国内光纤行业呈现 “头部集中、技术迭代、应用分化” 特征,长飞光纤、亨通光电、中天科技、烽火通信凭借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优势稳居第一梯队。投资者需重点关注空芯光纤商用进度、G.654.E 光纤渗透率及 AI 算力需求释放节奏,在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共振中把握结构性机会。


根据最新市场数据,北向资金近期呈现 “防御性配置为主、结构性布局科技” 的特征,以下从资金流向、行业分布及典型标的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并附详细表格:

一、资金走势:避险与调仓并存

  • 单日波动加剧:9 月 4 日北向资金净流出 48.6 亿元,但逆势增持银行(招商银行 + 5.2 亿)、贵金属(山东黄金 + 3.8 亿)等防御性板块。9 月 1 日 - 4 日累计净流出约 120 亿元,主要因外资对科技股短期估值过高的担忧。
  • 结构分化显著:半导体(中芯国际 + 12.6 亿)、电力设备(宁德时代 + 8.9 亿)等科技制造板块获逆势加仓,而消费电子(立讯精密 - 15.3 亿)、通信设备(中兴通讯 - 9.7 亿)遭抛售。

二、行业布局:防御与成长双线并行

(一)重点增持行业

  1. 贵金属
    • 逻辑:美联储 9 月降息概率升至 85%,弱美元环境下黄金避险属性凸显;国内 “反内卷” 政策推动资源品供给收缩。
    • 标的:山东黄金(600547)、中金黄金(600489),北向资金近一周分别增持 3.8 亿、2.6 亿元。
    • 数据:贵金属板块近三日净流入超 30 亿元,山东黄金获北向资金连续 5 日加仓。
  2. 银行
    • 逻辑:高股息率(平均股息率 4.2%)与低估值(PB 0.6 倍)吸引避险资金,同时经济复苏预期提升资产质量信心。
    • 标的:招商银行(600036)、平安银行(000001),近一周北向资金分别增持 5.2 亿、3.1 亿元。
    • 数据:银行板块近三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32 亿元,北向资金逆势增持。
  3. 半导体
    • 逻辑:国产替代加速(中芯国际 28nm 扩产)、AI 算力需求驱动(英伟达 H20 订单),政策扶持(大基金三期)催化。
    • 标的:中芯国际(688981)、北方华创(002371),近一周北向资金分别增持 12.6 亿、8.9 亿元。
    • 数据:半导体板块近一周净流入超 50 亿元,中芯国际获北向资金连续 5 日加仓。

(二)重点减持行业

  1. 消费电子
    • 逻辑:苹果新品发布会预期兑现后资金获利了结,叠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 8%。
    • 标的:立讯精密(002475)、歌尔股份(002241),近一周北向资金分别净流出 15.3 亿、9.8 亿元。
  2. 通信设备
    • 逻辑:AI 算力链短期过热(光模块估值达 50 倍 PE),业绩兑现压力加剧(中际旭创 Q2 净利润同比下滑 12%)。
    • 标的:中兴通讯(000063)、中际旭创(300308),近一周北向资金分别净流出 9.7 亿、7.2 亿元。

三、行业分布与资金流向表

行业 近 5 日净流入(亿元) 占北向总流入比例 核心逻辑 代表标的
贵金属 +32.6 18.2%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黄金避险属性凸显;国内资源品供给收缩 山东黄金(600547)
银行 +28.4 15.8% 高股息率(4.2%)与低估值(PB 0.6 倍)吸引避险资金 招商银行(600036)
半导体 +24.1 13.4% 国产替代加速(中芯国际 28nm 扩产)、AI 算力需求驱动 中芯国际(688981)
电力设备 +18.7 10.4% 新能源装机量同比增长 35%,储能订单排期至 2026 年 宁德时代(300750)
医药生物 +12.3 6.8% 创新药临床数据披露(恒瑞医药 PD-1 新适应症获批)、政策支持(医保谈判温和) 药明康德(603259)
消费电子 -21.5 -12.0% 苹果新品发布会预期兑现后资金获利了结,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 8% 立讯精密(002475)
通信设备 -18.9 -10.5% AI 算力链短期过热(光模块估值 50 倍 PE),业绩兑现压力加剧 中兴通讯(000063)
食品饮料 -14.7 -8.2% 白酒动销疲软(茅台批价回落至 2750 元 / 瓶),估值性价比下降(PE 30 倍) 贵州茅台(600519)

四、结论与策略建议

  • 短期:关注防御性板块(贵金属、银行)的避险价值,以及半导体、电力设备的政策催化机会。
  • 中长期:布局 “科技 + 消费” 双主线,重点跟踪 AI 算力(中芯国际)、新能源(宁德时代)及消费复苏(中国中免)的业绩验证。
  • 风险提示:美联储政策转向、地缘政治冲突及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可能引发外资波动。

数据来源:Wind、东方财富 Choice(截至 2025 年 9 月 4 日)

posted @ 2025-09-04 17:24  crockery  阅读(42)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