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态位的定义

🧬 空间组学中的细胞生态位建模与分析


🧠 1. 细胞生态位的定义

细胞生态位(Cellular Niche)指的是一个细胞在组织内的空间位置及其所处的微环境,包括:

  • 邻近细胞类型密度结构
  • 分泌/接收的信号因子网络(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
  • 局部物理/代谢状态(如氧气浓度、酸碱度、营养供应);
  • 细胞外基质与组织结构特征

生态位并非静态的空间区域,而是细胞与其环境持续交互作用形成的功能性空间单元,对细胞命运决策、状态变化与疾病进展具有调控作用。

✅ 常用于研究肿瘤微环境、干细胞生态位、免疫细胞浸润与异质性分析。


📏 2. 80 μm 半径邻域 ≈ 细胞生态位?

在实际分析中,80 μm 半径被广泛作为生态位建模的经验尺度,该选择源于:

  • 细胞因子扩散范围:大部分细胞间信号(CXCL12、IFN-γ 等)在组织中扩散半径为 50–150 μm;
  • 组织结构单元尺度:此范围通常覆盖 5–20 个细胞,是捕捉局部细胞组成与相互作用的理想粒度;
  • 技术对应:如 Visium Spot 直径 55 μm,理论扩展至 80 μm 可容纳完整空间信号感知区。

因此,在空间分析中,以 80 μm 为半径定义邻域,可近似等效于“生态位”单位。


🧩 3. 细胞生态位在空间分析中的作用

🔬 空间生物学中的三类典型任务:

应用方向 说明
🧭 细胞功能状态评估 分析微环境如何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免疫逃逸等
🧬 细胞通讯网络构建 分析细胞间的配体-受体对表达与空间共表达关系
🧪 生态位特异基因识别 比较不同生态位中的同类细胞差异表达谱,发现区域功能化趋势

🔄 常用技术方法:

  • 最近邻分析(KNN)
  • 空间自相关(Moran’s I, Geary’s C)
  • 生态位聚类(Niche clustering)
  • 区域富集分析(Enrichment score)

🧪 4. 分析中如何构建与利用“生态位”

建模方式(推荐组合使用)

方法 描述 工具举例
固定半径邻域 以目标细胞为中心,定义如 80 μm 的邻域 Squidpy, Giotto
最近邻网络 通过空间距离构建图结构,分析空间连接性与属性传播 SpaGCN, CellCharter
区域富集打分 统计某种细胞或状态在特定邻域内是否显著富集 scanpy, score_genes
空间配对通讯分析 配合 CellPhoneDB、NATMI,结合空间邻域构建局部信号网络 Squidpy, Tangram

🚀 5. 前沿生态位分析方法(建议重点关注)

🧬 5.1 Niche-DE

🔍 基于 负二项回归 模型,分析目标细胞在不同生态位(邻域组成差异)下的基因表达变化,适用于免疫微环境与异质性研究。

  • 可结合 Niche-LR 推断局部活跃的配体-受体路径。
  • 强调生态位影响下的“细胞功能可塑性”识别。

📊 5.2 COVET / ENVI

🌐 通过邻域中细胞表达的协方差构建“生态位结构图谱”,结合最优传输距离(OT distance)比较生态位差异。

  • 利用变分自编码器(VAE)进行低维嵌入。
  • 支持空间数据与 scRNA 的联合嵌入,适用于跨平台整合。

🧱 5.3 scNiche

🧠 多模态特征建模框架,整合单细胞表达、邻域结构、空间位置等多种数据,进行 生态位分类与结构识别

  • 适合揭示组织中复杂生态位结构(如 CAF 子群的空间异构性)。
  • 通过多视角特征融合,提升生态位聚类的分辨力与可解释性。

✅ 6. 总结与建议

核心观点 建议做法
细胞生态位是理解空间调控的基本单位 从细胞邻域出发建模,整合信号、邻近性与基因表达
80 μm 是当前经验性的生态位尺度 可调整该值以适配不同组织密度(如小鼠 vs 人体)
工具多样化、目标驱动优先 若做信号分析→CellPhoneDB;若做富集→Niche-DE;若做联合建模→COVET/scNiche

posted @ 2025-05-28 22:38  tomorgen  阅读(126)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