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北漂之路 北漂如饮水,冷暖自知

转眼间恍惚一年,现在的生活,每天迎着朝阳,骑车去公司,一路上,看见如我一般的上班大军,遇到红灯路口,停在川流不息的人潮中,偶尔也会想起过去那段艰难的北漂时光,写下这段话,为了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最难熬的时光都经历过,未来就是再多风雨又能奈我几何?

地铁越来越挤,地铁站的众生态

早晨七点就要到地铁,住的地方很偏,五环之外,越远的地方,房价才会越来越便宜,每天耗费在地跌上的时间就有四五个小时,上班高峰期,地铁内嘈杂的声音,吵得头疼欲裂,还时不时会传来一阵阵谩骂声,周围的人早就习惯,冷眼旁观这一幕幕精彩大战。

有人说,看一座城市如何,去地铁站走一遍就会明白的,客观的讲一句,各种各样的丑态展露无遗。

会时常遇到这种在地铁上吵架的人,事情的原因就是你推了我一下,我就用胳膊肘拐回去算是报仇还有发泄心中的压抑,你凭什么推我?我也是被别人挤的啊,你凭什么用胳膊肘拐我,因为你活该,理论不成,就演变为一场争吵,吵得一节车厢的人都想冲上去给她们两个耳光让她们闭嘴,本来地铁里嘈杂拥挤就憋了一肚子火了,还让不让人好好上班了。

要不就是遇到以下这种,一位穿着打扮时尚潮流女性,拉着一位眼镜男不让走,你踩坏了我的鞋子赔钱,你今天要是不赔钱的话我就报警,你也别想去上班,男生一脸无奈你哪只眼睛看到我踩的,来来往往的人只是看看热闹什么话都不说,或许是真的又或许是骗子,反正不关自己的事情,看看那女的软硬兼施要求赔钱,当做一场闹剧也就罢了。

房租有点高,住的地方拥挤不堪

北漂的日子没有钱,刚刚从学校出来,口袋空空,为了省房租,住在十平方不到的学生宿舍,六个人共用一个卫生间,常常因为晚上洗头,洗澡晾衣服,吵闹到凌晨两三点,对于她们来说,这都是常态,开着大功率的吹风机呼呼啦啦作响,手机里面的摇滚音乐伴随着夜生活才开始,方便面辣条的味道充斥着狭小的空间,睡不着的时候索性拿出一本书来做笔记,一直到凌晨四点钟才昏昏沉沉睡去。

十平方的小屋子,里面堆满了衣服和乱七八糟的行李,人多东西杂,还有人不自律晚上吃东西,引来老鼠,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能听到老鼠在床底下咬零食袋子花生壳大枣核的声音,更过分的时候,趁着黑灯瞎火,它们会跳到床上,在被子上踩来踩去,不一会又钻进床底下的鞋子里,行李里,袋子里,打不着也吓不走,只能任由它猖狂

有时候刚刚进入睡眠状态就会被闹钟吵醒,匆匆忙忙拿着漱口杯,排不进厕所里面,只好端着一杯水拿着一个盆走出去,外面没有暖气,刺骨的寒冷,连漱口的水滴落在盆里不一会就结上了一层薄薄的冰。我不敢哭,因为一流泪,泪水被冻结在脸颊上,皮肤会被冻破,会生冻疮。

很多时候,站在地铁的入口,使出浑身的劲和那些五大三粗的爷们拼命争着挤上地铁的时候,我在想,为什么,要选这条路,为什么要跟自己过不去?

人心日渐冷漠

找工作的时候迷路,站在马路中间不知所以,看见一个中年男子的模样,左手拿着手机,右手拿着公文包,我走上前,很礼貌的问了一句,请问这具体是什么地方,他看了我一眼,冷漠的摆了摆手,示意我不要再问下去了,打扰到他走路。

我没有说什么,也不会觉得委屈,这样的事情,经历多了,就无所谓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也许是城市的套路太深,在这座城市待久的人们,知道杜绝被骗的根源,就是不轻易与陌生人讲话。有句话说的很对,谁不是花钱买教训?

地铁站和火车站的骗子很多,以前读大学的时候只知道,新生开学时有的被骗钱,被骗走行李和手机卡,骗子伪装成学长学姐,骗取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的新生,要不就趁家长不注意,拎着行李消失在人海之中,要不就趁机推销半文钱都没有甚至欠费的手机卡,后来才发现,江湖之中,骗子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他们躲在车站的某个角落,扮作寻常人家,盯着来来往往的人,挑选那些目光中对这座城市有着一分好奇两分陌生的人下手。

被套路的多了,也就慢慢成为了一个冷漠的人。

坑爹的司机

在北京城里来来回回跑了很多遍之后,发现在自己真的是一个超级路痴,一条路走过两三遍,出来还是会晕方向,在大学校园里待久了,甚至和别人科普知识,仗着自己的地理学得好,教别人怎么在没有多云的天气里根据房顶上的太阳能来判断东西南北,出来北漂之后,才知道自己错的有多离谱,幼稚的有多荒唐。

和同学一起打车回住的地方的时候,司机是一个微微发福的中年人,看背影城市敦厚,给人一种人品厚重容易信任的感觉,上车的时候特意长了一个心眼,做出租车的时候最怕遇到黑心的司机,坑你没得商量,司机笑眯眯的对我笑了笑,我们实行打卡制度,不会多收你一分钱的。

其实那天,到住宿的地方仅仅四公里而已,司机却载着我们兜了一弯大大的圈子,这圈子把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全部都套路进去,收的费用是平时的三倍,我不懂为什么会有这种人模狗样儿的人。

忘不了的雾霾和寒冷

深秋的傍晚,整个城市都深陷在雾霾之中,远处近处的建筑只能隐隐约约可见,传说中的雾霾,只要吸一口即可羽化登仙,朋友圈北漂的小伙伴早早就准备好了厚厚的防毒面具,看上去好像带着一套防毒面具在这座城市行走。

手机振动,气象局时不时发来一条条短信雾霾各种颜色预警,出行请注意防备。

路旁边摆摊的大妈,早早就准备就绪,裹着厚厚的棉袄站在地铁口的寒风里,热气腾腾的早点雾气粘在她的头发丝、睫毛上,迅速的结成了冰花,这丝毫阻挡不住她卖力的吆喝声。

谁都不比谁容易。

上班族匆匆忙忙出了地铁顺手买了一个葱油饼,一边大步流星奔往公司的方向,一边就着凛冽的寒风咬一口饼。这外面的天阴阴沉沉,似乎在酝酿着一场鹅毛大雪。

关于竞争和压力

站在地铁站,就可以看见,大多数脸上挂着焦急的年轻人,个个都身负多项技能我也是其中一员,每天在川流不息的地铁站里,面无表情的在路上行走的时候,被一路小跑的人群挤到一旁,他们对着分秒必争的快节奏生活早就习以为常。

人人都说,十一号线的地铁里都是程序员,每天上班下班都可以听到他们在交流一些高深莫测的东西。

地铁里有争分夺秒看书的年轻人,还有手机不离手的低头族,利用这乘坐地铁的半个到一个小时里,关注着时事政治,关注着新闻资讯,不断的充实着自己。

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悲观和麻木,当真正走出这座城再次回顾的时候,却显得弥足的珍贵。那里的人和事教会我成长,以后不管在哪都会提醒自己,那么艰难的时光都已经熬过来,还有什么不敢面对?

posted @ 2017-09-21 17:06  前端视听  阅读(17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