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HOMS

一个可以做证券账户多账户和子账户管理软件。早年是提供给基金或者机构使用的,毕竟传统印象中,也只有他们有多个账户需要汇集、单一账户需要拆分。

本来作为专业的工具,在小范围内传播,和大众也没多大关系,行业内类似的东西其实还是蛮多的。但后来恒生被收购,新来的大boss雄心壮志,自然是要扩张的。恒生的主要客户是金融机构,这是个喜欢成熟产品的市场,短期没什么扩张的潜力。不过,他们在内部发掘了一个了不得的东西,Homs。可以把这个产品提供给广大的私募基金、小贷公司、配资公司之类。这种创新相当于IBM不做大型机,用他做大型机的技术拼了个手机直接销售给普通人。

就这,Homs系统团队本来是个很小的团队,经过这一年发展,已经从恒生独立出来了,成立了单独的公司,首页也成了独立的ihoms-投资云平台概念。恒生电子从为大型金融机构服务到为中小金融机构和资深投资者服务的野心昭然若揭,而且干的不赖。

Homs赶上了好时候,搭上了股票行情火爆,以及配资业务史无前例的大爆发。这里简单说说配资,配资是一个证券行业传统业务,所谓配资,即投资者出一定资金,融资方按照一定比例“配”给投资者资金,用于投资证券,通俗点就是借钱给客户炒股票。配资是十年前官方叫法,但后来出了一些问题被叫停了,现在官方名称是融资融券。

实际上,这种业务需求是很旺盛的,证券公司停止配资的时代,民间配资从来没有停止过;但规模一直都不大。主要受制于两点,第一是出资方,配资业务资金需求量很大,少则几千万,多则上亿,民间资金根本不足以覆盖这么大的规模;第二是账户,这么大的资金,交易通道变得很重要。一般的做法是融资方将钱打入出资人的账户,用出资人的账户来做操作;这里面的风险很大;基本靠信用来做。而一个出资人只能开立一个证券账户,意味着他只能有一个客户,哪怕算上七大姑八大姨,也不过十来个。资金规模和账户体系,决定了这个业务的市场规模。

2014年,某银行改变了这一切。我们都知道我们经济处在NB周期,银行信贷政策有了调整。某银行发现,比起实业信贷,股票配资的风险实在是很小,资金完全可控,只要做好了风控,风险也完全可控。于是,对配资业务大开绿灯,敞开供应。困扰配资业务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资金;已经不是问题。

有了钱,就有了利润,既可以有解决方案。信托公司最开始做解决方案,就是用伞形信托的形式,将银行的资金批发出来,拆分成最少一百万的规模,零售给融资人。他们凭借低利息、规范的操作;瞬间引爆了市场。而信托公司做这件事的账户工具,就是homs系统。他的子账户管理系统,能够把信托账户,拆分成多个独立的账户单元,可以独立的从事证券交易。

完美的模式;于是,2014年也是信托最为疯狂的一年。

但对于homs而言,这才是开始,信托公司也不过就那么几十家,多几十家客户也没有多少收入。

一个牛逼的创新,就这么出现了。

在信托公司批发零售的基础上,还可以再往下分,homs完全可以实现。相当于信托是一级批发商,配资公司成为二级批发商,再往下再给三级或者直接给投资者。

对于民间配资业务而言,第一次没有资金和账户的限制,在强大的需求面前,市场疯了。银行借钱给信托公司,收6%一年;信托公司批发出来7-9%,配资公司直接给客户,24%起。暴利吧。

而这只是小儿科,配资公司给信托公司打1000万保证金,然后从客户手里收1200-1800万;这笔钱很快就可以回笼,然后再向信托公司批一轮资金出来,这样一年可以周转十几次,保守点也有6-8次。于是哪怕留足了足够的备付金,年初投入的1000万本钱,到年底可以做6-8倍利润,厉害不。哪个行业敢和配资比盈利能力?

我去年把这个业务的收益图给人一画,一般有两个反应,第一个是,你丫吹牛逼;第二个是,你丫莫不是传销吧。

市场这么疯,而我们本位的主角homs,自然水涨船高。homs成了配资业务的标准配置,风头无二,以至于恒生的同行么眼红不已,着急跟上也切入配资业务。接着你们就知道了homs这么个东西。

题外话,为什么要打击homs。其实homs不过是个工具而已,监管打击的是肆无忌惮发展的民间配资。从配资业务被禁到去年,配资业务一直存在,可一直都有很高的门槛,几百万只不过是起点而已,上千万也不多。伞形信托的出现把门槛降低到一百万,但这个门槛也不低,拿出百万以上投资的客户,在监管眼中是亏得起的;所以监管沉默。

配资公司+homs的组合出现了,主要针对的就是百万以下,甚至是几万、十几万的客户。只有他们,因为信息不对称,才会愿意接受24%以上的利息;这就是中国式监管的雷区。

我杜撰了两个新闻,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浙江一富商投资千万炒股爆仓,跳楼身亡。
山东一退休工人借钱炒股爆仓,血本无归。

在中国的语境中,第二个人群比第一个要惨多了,看到第一个案例,更多人是幸灾乐祸;而第二则更能激起舆论的同情。这就是我国的现实,监管机构只能“细心”的呵护中小投资者,将“高风险”业务放的里他们远远的。

配资就是显而易见的高风险,而且前所未有的疯狂,民间配资中1:10的杠杆并不算高。在一些场所,配资业务甚至把把股指期货变成了买大小的lhg,拍一下一万块,赌对了几分钟翻倍,赌错了几秒就没了。

于是,监管机构说,不能太疯了,要出事,要管管。我从业人员,利益相关我觉得不该管。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该不该管?

作者:郭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403937/answer/5180692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posted @ 2016-04-07 14:21  TIMLONG  阅读(62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