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数
贝尔数
贝尔数\(B_n\)是基数(元素个数)为\(n\)的集合的划分方法的数目。集合\(S\)的一个划分是定义为\(S\)的两两不相交的非空子集的族,它们的并是\(S\)。
贝尔数的前几项是\(B_0=1,\quad B_1=1,\quad B_2=2,\quad B_3=5,\quad B_4=15,\quad B_5=52,\quad B_6=203,\quad\dots\)
递推
\(B_0=1\)是因为空集内没有元素,只有本身这一种划分方式。
维基百科给出的证明是利用最后一个数的从属情况。
可以这样来想,\(B_{n+1}\)是含有\(n+1\)个元素集合的划分的个数,考虑元素\(b_{n+1}\),
假设他被单独划分到一类,那么还剩下\(n\)个元素,这种情况下划分个数为\({n \choose n}B_{n}\);
假设他和某一个元素被划分为一类,那么还剩下\(n-1\)个元素,这种情况下划分个数为\({n \choose n-1}B_{n-1}\);
假设他和某两个元素被划分为一类,那么还剩下\(n-2\)个元素,这种情况下划分个数为\({n \choose n-2}B_{n-2}\);
以此类推得到了递推式。
性质
\(Dobinski\)公式
期望值为\(1\)的泊松分数的\(n\)次矩。
\(Touchard\)同余
若\(p\)是任意质数,那么
\(B_{p+n}\equiv B_{n}+B_{n+1}\ (\operatorname {mod} \ p)\)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8119359
每个贝尔数都是"第二类Stirling数"的和
贝尔数的生成函数
考虑另一组合意义,相当于把\(n\)个有区别的小球放到任意多无区别的盒子里的方案数。
集合内的元素(小球)互相区别,考虑序列\(< 0, 1, 1, · · · >\)描述了非空子集,由于运算过程中组合类的合并等价于二项卷积,所以考虑该序列的 EGF为\(e^z − 1\)。那么贝尔数的生成函数满足:
相当于枚举非空子集的个数,由于每种方案在$ (e^z − 1)^k \(有\)k!\(次重复,所以除去\)k!$。
所以有贝尔数的指数生成函数是
贝尔三角形
用以下方法建构一个三角矩阵(形式类似杨辉三角形):
- 第一行第一项是1。(\(a_{1,1}=1\))
- 对于\(n>1\),第\(n\)行第一项等同第\(n-1\)行最后一项。(\(a_{n,1}=a_{n-1,n-1}\)})
- 对于\(m,n>1\),第\(n\)行第\(m\)项等于它左边和左上方的两个数之和。(\(a_{n,m}=a_{n,m-1}+a_{n-1,m-1}\))
每行首项是贝尔数。
例:沈阳2019网络赛 E. Gugugu’s upgrade schemes
【题目大意】
有\(n\)种物品,每两件不同的物品可以合成一件新的物品,问有多少种合成方法(也可以不合成),答案对p取模,p保证是质数\((n\leq 10^6,p \leq 10^3)\)
很容易想到这是一个集合的划分种数问题,即贝尔数\(B_n(\operatorname{mod} p)\)。由于\(p\)很小,可以记忆化搜索。
#include <bits/stdc++.h>
#define LL long long
#define pb push_back
#define mp make_pair
#define pii pair<int,int>
#define fi first
#define se second
#define lc nd<<1
#define rc nd<<1|1
#define lowbit(x) (x&(-x))
#define pLL pair<LL,LL>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od=998244353;
template<typename T>
T qpow(T a,T b) {T ans=1;while(b) {if(b&1) ans=ans*a%mod;a=a*a%mod;b>>=1;}return ans;}
const int mn=1e3+6;
map<int,int> vis,b;
int a[mn][mn],n,p;
void init()
{
vis.clear();
b.clear();
a[1][1]=1;
for(int i=2;i<=p;++i) for(int j=1;j<=i;++j) {
if(j==1) a[i][j]=a[i-1][i-1];
else {
a[i][j]=(a[i][j-1]+a[i-1][j-1])%p;
}
}
}
int get_ans(int x)
{
if(x<=p) {
return a[x][0];
}
if(vis[x]) return b[x];
vis[x]=1;
return b[x]=(get_ans(x-p)+get_ans(x-p+1))%p;
}
int main()
{
int tests=1;scanf("%d",&tests);
while(tests--) {
scanf("%d%d",&n,&p);
init();
printf("%d\n",get_ans(n));
}
return 0;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