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ure Lei Zhang的博客

weibo: LeiZhang的微博/QQ: 185165016/QQ群:319036205/邮箱:leizhang1984@outlook.com/TeL:139-161-22926

  博客园 :: 首页 :: 博问 :: 闪存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

  《Windows Azure Platform 系列文章目录

 

  相信大家看过我的博文之后,对于Windows Azure托管服务有了一定的了解。那我们会发现一般情况下Windows Azure 服务分为三种,分别是:

  1. Windows Azure Website
  2. Cloud Service
  3. Virtual Machines

  如果我是一个企业级的用户,面对这三种不同的托管服务,我应该选择哪一种服务,将现有的企业应用迁移到Windows Azure云计算平台上呢?

  在这里我不妨给大家介绍一下Windows Azure三种服务的区别,如下图:

  从上图中我们不难发现,在Windows Azure服务平台里,Web Site特点是:

  1. 在Windows Azure上构建高度可扩展的Web站点。
  2. 快速、轻松部署一个高度可扩展的云环境,并且可以从很小的规模开始。
  3. 使用您所选择的语言和开源应用程序,比如WordExpress, FTP, Git或者TFS,并轻松集成Windows Azure的服务,比如SQL 数据库,缓存,CDN和存储。
  4. Web Site的特点在于快速部署,只能提供比较基本的Windows Azure功能,比如Application和Data。但是更加高级的功能,比如Startup Task,Native Code,Virtual Network等功能,它是不支持的。

   Web Site比较适合:

  1. 现代的Web应用程序。包括客户端脚本,服务器端脚本和数据库的应用程序。并且可以横向扩展。
  2. 连续开发。直接从源代码库使用Git或者Team Foundation进行部署。
  3. 使用开源应用程序。你可以直接使用开源的应用程序,比如WordPress等。

 

  Cloud Services的特点如下:

  1. 在Windows Azure上简历或扩展您的企业应用程序。
  2. 利用丰富的PaaS环境,创建高度可用的,可扩展的应用程序和服务。支持高级的多层架构,自动部署和弹性计算。通过Windows Azure PaaS,可以为全世界的客户提供强大的SaaS解决方案。
  3. 通过Virtual Network,可以将本地局域网的网络与Windows Azure公有云网络做连接。这样就可以让企业网络享受公有云带来的高度弹性计算和互操作性,同时也保证网络安全。

   Cloud Service比较适合:

  1. 多层的应用程序,每层都可以自我扩展。使用Web Role和Worker Role,Web Role可以响应前端的显示,而将复杂的业务放在后端进行处理。
  2. 先进的管理。如果您的应用程序需要管理员权限、远程桌面访问或以提升的权限运行代码,您可以使用Cloud Service。
  3. 私有云+公有云。你可以使用Windows Azure Connect与Azure公有云进行点对点的连接,或者使用Azure Virtual Network将企业内网或者私有网络与到公有云相互连接。

 

  Virtual Machine的特点如下:

  1. 提供IaaS的服务。不仅仅支持Windows,而且支持Linux操作系统。
  2. 轻松地在几分钟内部署和运行Windows Server和Linux虚拟机,迁移运行负载,而且无需改变现有的代码。对于基于Windows OS的应用来说,可以将其部署到Hyper-V里做成VHD文件,然后直接上传到Windows Azure上面进行部署和托管。
  3. 支持Virtual Network,将您的局域网企业应用与公有云直接连接,享受云计算带来的便利性。

  Virtual Machine比较适合:

  1. 支持Windows或者Linux。你可以将现有的基于Windows或者Linux的应用快速迁移到Windows Azure。
  2. 支持更多的服务应用程序。可以在Windows Azure使用SQL Server, MySQL,MongoDB,SharePoint应用程序。
  3. 支持将已有应用程序迁移到公有云。你可以将持久化的非关系型数据保存到Windows Azure VHD里。
posted on 2012-12-23 17:29  Lei Zhang的博客  阅读(2263)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