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traveler

博客园 首页 新随笔 联系 订阅 管理

(C++实现)2-NAF

前言

任何一个非负整数,都有一个唯一的 NAF (Non-adjacent form) 表示。

因着课程的缘由,我不得不研究一下 NAF 是怎么实现的,也是现学现用。

Note:

  • 采用 C++ 实现
  • 一篇很短的博客,专注于 2-NAF


目录


定义

NAF 是一种二进制符号的表示形式,定义为:

\[n=\sum_{i=0}^{i}d_{i}2^{i},d_{i}\in\left\lbrace-1,0,1\right\rbrace,\forall i\in\left\lbrace0,1,2,\ldots,k-1\right\rbrace,d_{i}\cdot d_{i+1}=0 \]

说人话就是就是没有两个相邻的非零系数。

naf的原理是下面这个等式:

\[2^{i}+2^{i-1}+\cdots+2^{j}=2^{j+1}-2^{i} \]

这样一来,原来整数的二进制中的连续为1的表示,如{1,0,0,1,1,1,1},就可以转化为{1,0,1,0,0,0,-1}了。


实现

V1,最low实现

std::vector<int> to2NAF(long long n) {
    std::vector<int> naf; // 创建一个整数向量,用于存储NAF表示

    // 获取二进制表示,将n转换成二进制形式并存储在naf向量中
    while(n != 0) { // 只要n不为0,就继续循环
        naf.push_back(n % 2); // 将n的最低位(奇数或偶数)推入naf向量
        n >>= 1; // 将n右移一位,相当于n除以2
    }

    // 未翻转之前,下标对应的就是二进制的指数
    for(int i = 0, j = 0;;) { // 使用两个索引i和j遍历naf向量
        if(naf.size() <= i) { // 如果i超出了naf的范围,结束循环
            break;
        }
        for(; naf[i] == 0; i++); // 跳过所有值为0的位,直到找到非零位或到达末尾

        j = i + 1; // 从当前找到的非零位的下一位开始
        if(naf.size() <= j) { // 如果j超出了naf的范围,结束循环
            break;
        }
        if(naf[j] == 0) { // 如果下一位是0,那么不需要修改,继续查找下一个非零位
            i = j;
        } else { // 如果下一位是非零的
            for(; naf[j] == 1; j++) { // 跳过所有连续的1,直到找到0或到达末尾
                naf[j] = 0; // 将这些1置为0
            }
            if(naf.size() <= j) { // 如果j超出了naf的范围,需要扩展naf
                naf.resize(naf.size() + 1); // 扩展naf向量,添加一个新元素
            }
            naf[j] = 1; // 将跳过1后的第一个位置设为1
            naf[i] = -1; // 将当前位置的值改为-1,以保持数值不变

            i = j; // 更新i的位置
        }
    }

    std::reverse(naf.begin(), naf.end()); // 翻转naf向量

    return naf; // 返回NAF表示的向量
}

这是一个简单的实现,为什么说很 low ?因为存在大量的边界检查,还必须要先将 N 转化为完整的2进制表示后才能处理。不行啊,就不能边转化边处理吗?

有了,假如......


V2,位运算

假如,我们只聚焦两位呢,因为事实上,我们确实只需要关注两个bit位,如果组合为 (11)b,那么我们就要将其变成 (100)b,放一个 -1 进naf,如果组合为 (01)b,那么我们就要将其变成 (00)b,放一个 0 进naf,如果为 (10)b 或者 (00)b,则放一个 0 进naf即可。

为什么这样做呢?

前面我们提到了 naf 的原理,本质上就是要检查有无 (11)b 这样的表示,也就是检查两个 bit 位即可。

std::vector<int> to2NAF(long long n) {
    std::vector<int> naf;
    while (n > 0) {
        int currentBit = n & 1;
        if (currentBit == 1) {
            int nextBit = (n >> 1) & 1;

            if (nextBit == 1) {
                // 2^{i}
                naf.push_back(-1);
                naf.push_back(0);
                n >>= 2;
                for(nextBit = n & 1;nextBit & 1;nextBit = n & 1){
                    naf.push_back(0);
                    n >>= 1;
                }
                // 2^{j+1}
                n += 1;
            } else {
                naf.push_back(1);
                n >>= 1;
            }
        } else {
            naf.push_back(0);
            n >>= 1;
        }
    }
    if (naf.empty()) {
        naf.push_back(0);
    }
    std::reverse(naf.begin(), naf.end());
    return naf;
}

事实上,这样的实现还是不够好,为什么呢,因为有个碍眼的循环,假使没有这个循环就好了......


V3, 打破循环

前面我们提到,如果组合为 (11)b,那么我们就要将其变成 (100)b,那么只需要给末位加上一个1,不就可以自动实现了吗?

std::vector<int> to2NAF(long long n) {
    std::vector<int> naf;
    while (n > 0) {
        int currentBit = n & 1;
        if (currentBit & 1) {
            int nextBit = (n >> 1) & 1;

            if (nextBit & 1) {
                // 2^{i}
                naf.push_back(-1);
                // 2^{j+1}
                n += 1;
                n >>= 1;
            } else {
                naf.push_back(1);
                n >>= 1;
            }
        } else {
            naf.push_back(0);
            n >>= 1;
        }
    }
    if (naf.empty()) {
        naf.push_back(0);
    }
    std::reverse(naf.begin(), naf.end());
    return naf;
}

但是呢,实现还是不够优雅,有些太长了,每次要单独看看两位 bit 位,如果说,我们能直接判断是不是(11)b,(10)b,(01)b,(00)b这样的组合就好了......


V4,直接一次判断两位的组合

我们重新梳理一下逻辑:

  • (11)b->(100)b->(10)b
  • (10)b|(00)b->(1)b|(0)b
  • (01)b->(00)b

(10)b|(00)b 对应的是什么呢?是偶数,也就是 n & 1 ** 0 的情况,与之相对的 (11)b 和 (01)b 则对应 n & 1 ** 1,那么,我们只需要......

std::vector<int> to2NAF(long long N) {
    std::vector<int> naf;

    while (N > 0) {
        if (N & 1) { 
            int flag = N & 3;
            if(flag == 3){
                // 如果N & 3的结果是3(二进制11),则进-1,+1得(100)b
                naf.push_back(-1);
                N += 1;
            }else{
                // 如果N & 3的结果是1(二进制01),则进1,-1得(00)b
                naf.push_back(1);
                N -= 1;
            }
        } else {
            // (10)b|(00),进0
            naf.push_back(0);
        }
        N >>= 1; 
    }

    std::reverse(naf.begin(), naf.end());
    return naf;
}

但是我还是不满足,我觉得那个flag的分支判断比较碍眼,能不能也优化掉呢?比方说不判断,直接放相应的计算值就行了。

假如......


V5,消灭分支

既然 N & 3 为 3 的时候放 -1 进去,N & 3 为 1 的时候放 1 进去,什么数与 1 差为 1,与 3 差为 -1 呢?

答案是 2。

然后,放 1 进去,N 要减 1,放 -1进去,N要减去(-1)。

那么,我们可以这样优化......

std::vector<int> to2NAF(long long N) {
    std::vector<int> naf;

    while (N > 0) {
        if (N & 1) { 
            // 如果N & 3的结果是3(二进制11),则进-1,+1得(100)b
            // 如果N & 3的结果是1(二进制01),则进1,-1得(00)b
            naf.push_back(2 - (N & 3));
            N -= naf.back();
        } else {
            // (10)b|(00),进0
            naf.push_back(0);
        }
        N >>= 1; 
    }

    std::reverse(naf.begin(), naf.end());
    return naf;
}

想了想,如果一次移动两位,则要考虑 N 能不能移两位,感觉目前已经是最优解(大概)了,就此结束。


参考资料

  • NULL


posted on 2024-11-05 10:12  testtraveler  阅读(316)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