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式学习Java--基础进阶1--面向对象
-
1.2 类的定义
-
类的组成是由属性和行为两部分组成
-
属性:在类中通过成员变量来体现(类中方法外的变量)行为:在类中通过成员方法来体现(和前面的方法相比去掉static关键字即可)
-
-
类的定义步骤:
-
① 定义类② 编写类的成员变量③ 编写类的成员方法
-
- 代码:
-
public class Student { // 属性 : 姓名, 年龄 // 成员变量: 跟之前定义变量的格式一样, 只不过位置发生了改变, 类中方法外 String name; int age; // 行为 : 学习 // 成员方法: 跟之前定义方法的格式一样, 只不过去掉了static关键字. public void study(){ System.out.println("学习"); } }
-
-
-
1.3 对象的创建和使用
-
创建对象的格式:
-
类名 对象名 = new 类名();
-
-
调用成员的格式:
-
对象名.成员变量对象名.成员方法();
-
-
代码 :
-
public class TestStudent { /* 创建对象的格式: 类名 对象名 = new 类名(); 调用成员变量的格式: 对象名.变量名 调用成员方法的格式: 对象名.方法名();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类名 对象名 = new 类名(); Student stu = new Student(); // 对象名.变量名 // 默认初始化值 System.out.println(stu.name); // null System.out.println(stu.age); // 0 stu.name = "张三"; stu.age = 23; System.out.println(stu.name); // 张三 System.out.println(stu.age); // 23 // 对象名.方法名(); stu.study(); // com.itheima.object1.Student@b4c966a // 全类名(包名 + 类名) System.out.println(stu); } }
-
-
-
2 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
类中位置不同:成员变量(类中方法外)局部变量(方法内部或方法声明上)内存中位置不同:成员变量(堆内存)局部变量(栈内存)生命周期不同:成员变量(随着对象的存在而存在,随着对象的消失而消失)局部变量(随着方法的调用而存在,醉着方法的调用完毕而消失)初始化值不同:成员变量(有默认初始化值)局部变量(没有默认初始化值,必须先定义,赋值才能使用)
-
-
- 2.1 private关键字
-
-
概述 : private是一个修饰符,可以用来修饰成员(成员变量,成员方法)
- 特点 : 被private修饰的成员,只能在本类进行访问,针对private修饰的成员变量,如果需要被其他类使用, 提供
-
相应的操作:
- 提供“get变量名()”方法,用于获取成员变量的值,方法用public修饰
-
提供“set变量名(参数)”方法,用于设置成员变量的值,方法用public修饰
-
-
- 2.2 this关键字
-
概述 : this修饰的变量用于指代成员变量,其主要作用是(区分局部变量和成员变量的重名问题)方法的形参如果与成员变量同名,不带this修饰的变量指的是形参,而不是成员变量方法的形参没有与成员变量同名,不带this修饰的变量指的是成员变量
-
- 2.2 this关键字
- 3 构造方法的格式和执行时机
-
4标准类的代码编写和使用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