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S(跨站脚本攻击)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
XSS(跨站脚本攻击)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
一、XSS基本概念
XSS(Cross-Site Scripting),中文名为跨站脚本攻击,是一种常见的Web安全漏洞。它允许攻击者在受害者浏览器中注入恶意脚本,从而窃取用户信息、篡改网页内容或执行其他恶意操作。
XSS的危害
- 窃取用户信息:如Cookie、会话令牌、账号密码等。
- 篡改网页内容:在用户浏览器中插入恶意内容,伪造登录表单或虚假信息。
- 执行恶意操作:如发送垃圾邮件、发起DDoS攻击、传播蠕虫病毒等。
- 内网渗透:利用受害者浏览器作为跳板,攻击内网系统。
二、XSS攻击原理
XSS攻击通过向Web页面中注入恶意脚本实现,这些脚本通常是JavaScript,但也可以是其他脚本语言如Java、VBScript、ActiveX等。当用户访问被注入恶意脚本的网页时,浏览器会执行这些脚本,从而引发安全问题。
XSS攻击类型
根据攻击方式和特点,XSS攻击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反射型XSS(Reflected XSS)
- 原理:恶意脚本通过URL参数注入,服务器未过滤直接返回给客户端。
- 攻击流程:
- 攻击者构造含恶意脚本的URL。
- 诱骗用户点击链接。
- 服务器返回页面时嵌入该脚本。
- 用户浏览器执行脚本。
- 特点:非持久化,依赖用户主动触发,常见于搜索框、错误页面等动态内容处。
-
存储型XSS(Stored XSS)
- 原理:恶意脚本存储于服务器数据库,每次页面加载时自动执行。
- 攻击流程:
- 攻击者在可存储位置(如评论区)提交恶意脚本。
- 脚本保存到服务器。
- 其他用户访问页面时自动加载并执行恶意代码。
- 特点:持久化,影响范围广,危害性高(如窃取用户会话、传播蠕虫)。
-
DOM Based XSS
- 原理:完全在客户端发生,通过修改DOM环境触发脚本执行。
- 攻击流程:
- 攻击者构造恶意URL,利用location.hash或document.write。
- 页面JavaScript读取URL片段并动态写入DOM。
- 浏览器解析新DOM元素时触发脚本。
- 特点:不依赖服务器响应,传统防护手段可能失效,常见于前端框架动态渲染场景。
三、XSS攻击示例
反射型XSS示例
假设一个网站存在搜索功能,且未对用户输入进行过滤。攻击者可构造如下URL:
http://victim.com/search?q=<script>alert('XSS')</script>
当用户点击该链接时,服务器将<script>alert('XSS')</script>作为搜索关键词返回给客户端,并在页面中显示。用户浏览器执行该脚本,弹出警告框。
存储型XSS示例
假设一个网站允许用户发表评论,且未对评论内容进行过滤。攻击者可发表如下评论:
<script>stealCookie()</script>
该评论被保存到服务器数据库。当其他用户访问该页面时,浏览器自动加载并执行恶意脚本,窃取用户Cookie。
DOM Based XSS示例
假设一个网站使用JavaScript动态读取URL片段并写入DOM。攻击者可构造如下URL:
http://victim.com#<img src=x onerror=alert(1)>
页面JavaScript读取URL片段(#<img src=x onerror=alert(1)>)并动态写入DOM。浏览器解析新DOM元素时触发onerror事件,执行恶意脚本。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