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类的使用
异常捕获的基本使用
1.基本语法结构
    try:
        待监测的代码(可能会出错的代码)
    except 错误类型 as e:
        针对上述错误类型制定的方案
    else:
        pass  # try的子代码正常运行结束没有任何的报错后 再执行else子代码
    finally:
        # 无论try的子代码是否报错,最后都要执行finally子代码
# else与finally 根据业务需要决定要    try与except一定要有!!!
-----------------------------
# e就是异常类的对象,包含了一些异常信息,下一行打印e就能看到错误信息
# 因为异常类里面有个双下str方法,所以打印e会触发类里面的双下str方法
# 双下str方法里面返回错误信息出来了!!!
-----------------------------
.
.
.
django里面如何 自定义异常类
# 写一个类,继承Exception父类,然后重写__init__方法
class NameBuncunzException(Exception):
def __init__(self,message,code):
    self.code=code
    super().__init__(message)
try:
    raise NameBuncunzException('xx不存在', 59)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e.code)  # 59
    print(e)    # xx不存在
-----------------------------
# 异常类加括号生成异常对象,打印异常对象就会就能看到传进去的第一个参数
# 我们正常使用 raise抛出异常对象的时候, 都会往类的括号里面放一个异常信息的字符串的
# 所以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自定义异常类的时候,再调用父类的init的时候,
# 还要把异常信息的字符串再传进去的原因了
-----------------------------
# 使用自定义异常类的好处是:可以往自定义异常类的括号里面再穿点其他的参数,
# 给异常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属性
-----------------------------
.
.
.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