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查看硬盘信息:

查看:fdisk -l /dev/sdb    :dev表示的是设备目录     sdb指的是对应的盘符             sb:表示硬盘接口(串行/并行)  b表示第几块硬盘   sdb1:表示第1块分区

分区:fdisk /dev/sdb:  n 

partprobe:更新分区,在分区完成后必须更新一下 

制作文件系统(格式化):mkfs.ext4 /dev/sdb1(指的是分区盘)   注意:扩展分区不能格式化  。ext4:指的是文件系统

{1..3} :指的是1-3

挂载:由分区映射到具体的目录上,在存放东西的时候就会由对应的目录映射到对应的磁盘分区上建立这种映射关系的过程就是挂载

  具体方法:mount 指定分区 映射目录

    df:查看挂载

卸载挂载点:umount 挂载点

ext类型的文件系统:指的是日志文件系统,已经快过时了。在写文件的时候,先往日志里写,然后再刷入硬盘。创造的初衷是用于文件量不多的情况

xfs类型文件系统:现在比较普及,用于海量数据

ls:例如在查找或创建文件是,创建或查找的内容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操作系统会先看一下该目录是否有对应的源设备,即有没有挂载点,若有责查的是源设备的内容

若没有就会往所查找目录是上一级去找对应的源设备

 

命令tab键,可以查看信息。

统计目录下的文件有多大:du -sh 文件目录

文件包含两种信息:以上文件的内容存放在数据block里面,另一个就是文件的源信息(例如权限,创建时间,大小信息等)存放在inode  block块里面

每块分区都有固定的inode和硬盘容量

磁盘满的两种装态:一种是硬盘容量满,还有一种就是inode容量满

而inode大小是由操作系统决定的。

df -i:查看inode容量信息   

df -j:查看分区容量信息

dd if=/dev/zero of=/sdb5/test bs=10G count=1

dd:表示写数据

if:表示输入文件

of:表示输出文件

bs:表示文件大小

count:表示文件数量

这行信息指的是:从/dev/zero的内容写到/sdb5/test 中文件大小是10g

wc -l:查看文件内容有多少行 

 

ls -i  文件路径:查inode编号

更详细ls -di

文件系统内包含的信息:

super block:作用是起主导作用,分配inode编号等

inode block:作用是存储文件的inode编号文件权限等信息

directory block:作用是关联每一目录的文件,在创建文件时的开始

block:存储文件信息

创建文件流程:请求super block分配inode编号生成对应的inode信息,每个文件都有目录,然后找到对应目录的directory block记入文件名与对应的的inode编号,然后给对应的的inode编号关联一个block块

删除文件:先找super block把对应的inode编号标记为free,而后目录块清除对应文件用的映射关系,而后block也标记为free模式。

block块用于存储信息

软连接硬链接:

软连接:ln -s 指定源文件  连接文件     :作用相当于Windows的快捷方式

特性:

  1. 删除连接文件,不影响源文件
  2. 删除源文件,连接文件失效
  3. 修改源文件或连接文件内容都变
  4. 两者的inode编号不一样
  5. 软连接是指向文件名的
  6. 软连接可以跨分区

文件指向:软连接文件-->源文件-->inode编号-->block

软连接的inode编号指向的是源文件名

硬链接:ln  指定源文件 链接文件

特性:

  1. 两者的inode编号一样
  2. 修改源文件或连接文件内容都变
  3. 删除连接文件,不影响源文件
  4. 删除源文件,不影响链接文件
  5. 硬链接指向的是inode编号
  6. 硬链接不可以跨分区

文件指向:源文件(硬链接)-->inode编号-->block

posted @ 2018-04-17 20:49  他山之石·玉  阅读(13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