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的适合焦段

对于人像摄影来所,全画幅上85mm到135mm的镜头最好合适。而在APS-C画幅上,50mm到85mm的镜头比较合适(因为有个焦距转换系数(1.5,对于D90来说))。

人像摄影,一个主要考虑的因素就是透视。只有用中长焦段拍摄,才能尽量接*人眼*时的视觉习惯。

透视是指照片的二维*面上表现出的三维物体的深度关系。说白了,就是因为视觉的缘故,看东西*大远小。 

透视只与拍摄距离有关,和焦距、画幅、光圈无关。

 

以此图为例。在机位1拍摄同样大小的玻璃1和2,由于远*距离不同,玻璃1会显得比玻璃2小,二者比例大约是1:1.6,也就是d2:(d1+d2)。
无论机位1用的是多少毫米焦距的镜头、大多的画幅、光圈、速度,玻璃1和玻璃2都是1:1.6的大小关系。
同样道理,机位2拍摄的两块玻璃,透视比例永远是1:1.35,也就是(d2+d3):(d1+d2+d3)。
很明显,两块玻璃的在机位1的透视变形比机位2严重。

拍摄人像时出现了问题,鼻子总在眼睛、耳朵的前面,因为透视关系,鼻子看起来会显得比比实际上大。拍摄距离越*,鼻子显得越大。估计你这样拍的话,成龙大哥又该动粗口了。
怎么办?
退后。从机位1退后到机位2,透视关系发生变化,鼻子不显得那么大了。
问题是退后了,在整张照片里人就变小了,所以我们用更长焦距的镜头,因为镜头焦距越长,镜头视场越小,中间的人就“充盈”照片。
等你推倒非常远,透视畸变快要消失了。这时就看不出远*关系,鼻子就象长在眼睛耳朵*面上。也不爽。

其实大家*时看到的面孔习惯于某种程度的透视关系。拍摄肖像应该靠*这种透视关系,拍摄距离不宜过*,也不宜过远。习惯证明,拍面部特写也不能在1米以 内,拍全身也不能在10米以外。这样算下来,全画幅上85mm到135mm的镜头最好合适。而在APS-C画幅上,50mm到85mm的镜头比较合适。

镜头视场和焦距与画幅都关系,所谓等效焦距正是就视场而言的。APS画幅50mm和全画幅85mm的视场基本相同,取景构图一样,拍摄同样肖像,距离自然也一样,透视关系还是一样。所以如果你认为全画幅上85mm是最佳肖像镜头,APS画幅上50mm就是。
当然有一些问题阻碍现在的50/1.4成为很好人像镜头,但从焦距上说,APS画幅上50mm不能放弃。 

posted @ 2010-01-10 13:56  能巴  阅读(662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