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gzip;网站性能优化

http://fuanyu.iteye.com/blog/1582188

一、gzip介绍

      Gzip是一种流行的文件压缩算法,现在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Linux平台。当应用Gzip压缩到一个纯文本文件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大约可以减少70%以上的文件大小。这取决于文件中的内容。

      利用Apache中的Gzip模块,我们可以使用Gzip压缩算法来对Apache服务器发布的网页内容进行压缩后再传输到客户端浏览器。这样经过压缩后实际上降低了网络传输的字节数,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可以加快网页加载的速度。

      网页加载速度加快的好处不言而喻,除了节省流量,改善用户的浏览体验外,另一个潜在的好处是Gzip与搜索引擎的抓取工具有着更好的关系。例如 Google就可以通过直接读取gzip文件来比普通手工抓取更快地检索网页。在Google网站管理员工具(Google Webmaster Tools)中你可以看到,sitemap.xml.gz 是直接作为Sitemap被提交的。

      而这些好处并不仅仅限于静态内容,PHP动态页面和其他动态生成的内容均可以通过使用Apache压缩模块压缩,加上其他的性能调整机制和相应的服务器端缓存规则,这可以大大提高网站的性能。因此,对于部署在Linux服务器上的PHP程序,在服务器支持的情况下,我们建议你开启使用Gzip Web压缩。

二、Web服务器处理HTTP压缩的过程如下:

    1. Web服务器接收到浏览器的HTTP请求后,检查浏览器是否支持HTTP压缩(Accept-Encoding 信息);

    2. 如果浏览器支持HTTP压缩,Web服务器检查请求文件的后缀名;

    3. 如果请求文件是HTML、CSS等静态文件,Web服务器到压缩缓冲目录中检查是否已经存在请求文件的最新压缩文件;

    4. 如果请求文件的压缩文件不存在,Web服务器向浏览器返回未压缩的请求文件,并在压缩缓冲目录中存放请求文件的压缩文件;

    5. 如果请求文件的最新压缩文件已经存在,则直接返回请求文件的压缩文件;

    6. 如果请求文件是动态文件,Web服务器动态压缩内容并返回浏览器,压缩内容不存放到压缩缓存目录中。

下面是两个演示图:

 

未使用Gzip:

image

开启使用Gzip后:

image

、让我们开始吧!

      Apache上利用Gzip压缩算法进行压缩的模块有两种:mod_gzip 和mod_deflate。要使用Gzip Web压缩,请首先确定你的服务器开启了对这两个组件之一的支持。在Linux服务器上,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空间商开放了对它们的支持,有的甚至是同时 支持这两个模块的。例如目前Godaddy、Bluehost及DreamHosts等空间商的服务器都已同时支持mod_gzip 和mod_deflate。

      虽然使用Gzip同时也需要客户端浏览器的支持,不过不用担心,目前大部分浏览器都已经支持Gzip了,如IE、Mozilla Firefox、Opera、Chrome等。

     通过查看HTTP头,我们可以快速判断使用的客户端浏览器是否支持接受gzip压缩。若发送的HTTP头中出现以下信息,则表明你的浏览器支持接受相应的gzip压缩:

Accept-Encoding: gzip 支持mod_gzip
Accept-Encoding: deflate 支持mod_deflate 

Accept-Encoding: gzip,deflate 同时支持mod_gzip 和mod_deflate

     如果服务器开启了对Gzip组件的支持,那么我们就可以在http.conf或.htaccess里面进行定制,下面是一个.htaccess配置的简单实例:

# mod_gzip:
<ifModule mod_gzip.c>
mod_gzip_on Yes
mod_gzip_dechunk Yes
mod_gzip_item_include file \.(html?|txt|css|js|php|pl)$
mod_gzip_item_include handler ^cgi-script$
mod_gzip_item_include mime ^text/.*
mod_gzip_item_include mime ^application/x-javascript.*
mod_gzip_item_exclude rspheader ^Content-Encoding:.*gzip.*
<ifModule>
# mod_deflate:
<ifmodule mod_deflate.c>
DeflateCompressionLevel 6 #压缩率, 6是建议值.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text/plain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text/html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text/xml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text/css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text/javascript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application/xhtml+xml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application/xml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application/rss+xml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application/atom_xml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application/x-javascript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application/x-httpd-php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image/svg+xml
</ifmodule>

      里面的文件MIME类型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添加,至于PDF 、图片、音乐文档之类的这些本身都已经高度压缩格式,重复压缩的作用不大,反而可能会因为增加CPU的处理时间及浏览器的渲染问题而降低性能。所以就没必要再通过Gzip压缩。通过以上设置后再查看返回的HTTP头,出现以下信息则表明返回的数据已经过压缩。即网站程序所配置的Gzip压缩已生效。

Content-Encoding: gzip

注:不管使用mod_gzip 还是mod_deflate,此处返回的信息都一样。因为它们都是实现的gzip压缩方式。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在线检测工具(如:http://www.whatsmyip.org/http_compression/来检测你的网站内容是否已经过Gzip压缩。

四、mod_gzip 和mod_deflate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使用哪个更好呢?

      首先一个区别是安装它们的Apache Web服务器版本的差异。Apache 1.x系列没有内建网页压缩技术,所以才去用额外的第三方mod_gzip 模块来执行压缩。而Apache 2.x官方在开发的时候,就把网页压缩考虑进去,内建了mod_deflate 这个模块,用以取代mod_gzip。虽然两者都是使用的Gzip压缩算法,它们的运作原理是类似的。

       第二个区别是压缩质量。mod_deflate 压缩速度略快而mod_gzip 的压缩比略高。一般默认情况下,mod_gzip 会比mod_deflate 多出4%~6%的压缩量。

       那么,为什么使用mod_deflate?第三个区别是对服务器资源的占用。一般来说mod_gzip 对服务器CPU的占用要高一些。mod_deflate 是专门为确保服务器的性能而使用的一个压缩模块,mod_deflate 需要较少的资源来压缩文件。这意味着在高流量的服务器,使用mod_deflate 可能会比mod_gzip 加载速度更快。

      不太明白?简而言之,如果你的网站,每天不到1000独立访客,想要加快网页的加载速度,就使用mod_gzip。虽然会额外耗费一些服务器资源, 但也是值得的。如果你的网站每天超过1000独立访客,并且使用的是共享的虚拟主机,所分配系统资源有限的话,使用mod_deflate 将会是更好的选择。

     另外,从Apache 2.0.45开始,mod_deflate 可使用DeflateCompressionLevel 指令来设置压缩级别。该指令的值可为1(压缩速度最快,最低的压缩质量)至9(最慢的压缩速度,压缩率最高)之间的整数,其默认值为6(压缩速度和压缩质 量较为平衡的值)。这个简单的变化更是使得mod_deflate 可以轻松媲美mod_gzip 的压缩。

P.S. 对于没有启用以上两种Gzip模块的虚拟空间,还可以退而求其次使用php的zlib函数库(同样需要查看服务器是否支持)来压缩文件,只是这种方法使用起来比较麻烦,而且一般会比较耗费服务器资源,请根据情况慎重使用。

五、效果截图

启用之前:

image

启用之后:

image

原文链接:http://bbs.linuxtone.org/home-space-uid-11671-do-blog-id-295.html

<!-- Begin anyShare -->

 

 

http://www.111cn.net/phper/apache/42302.htm

启apache2的gzip

在http.conf里会找到如下行; 如果没有请加上

#LoadModule deflate_module modules/mod_deflate.so  去掉“#”号。表示已经启用了GZIP。

更多定制

开启了压缩功能.可以很好的使用了,如果你还想更详尽的定制的话,请看下面:

可以在http.conf后面加上这一段进行定制:(如非必要,用默认的就好了)

<ifmodule mod_deflate.c>
DeflateCompressionLevel 9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text/html text/plain text/xml application/x-httpd-php
AddOutputFilter DEFLATE js css
</ifmodule>

DeflateCompressionLevel 9是指压缩程度的等级,从1到9,9是最高等级。据了解,这样做最高可以减少8成大小的传输量(看档案内容而定),最少也能够节省一半。

DeflateCompressionLevel 预设可以采用 6 这个数值,以维持耗用处理器效能与网页压缩质量的平衡。


Web服务器处理HTTP压缩的过程如下:
    1. Web服务器接收到浏览器的HTTP请求后,检查浏览器是否支持HTTP压缩(Accept-Encoding 信息);

    2. 如果浏览器支持HTTP压缩,Web服务器检查请求文件的后缀名;

    3. 如果请求文件是HTML、CSS等静态文件,Web服务器到压缩缓冲目录中检查是否已经存在请求文件的最新压缩文件;

    4. 如果请求文件的压缩文件不存在,Web服务器向浏览器返回未压缩的请求文件,并在压缩缓冲目录中存放请求文件的压缩文件;

    5. 如果请求文件的最新压缩文件已经存在,则直接返回请求文件的压缩文件;

    6. 如果请求文件是动态文件,Web服务器动态压缩内容并返回浏览器,压缩内容不存放到压缩缓存目录中。

 


第1步
LoadModule deflate_module modules/mod_deflate.so
LoadModule headers_module modules/mod_headers.so
打开httpd.conf后,先将上面两行配置前面的#号去掉,这样apache就会启用这两个模块,其中mod_deflate是压缩模块,就是对要传输到客户端的代码进行gzip压缩;mod_headers模块的作用是告诉浏览器页面使用了gzip压缩,如果不开启mod_headers那么浏览器就会对gzip压缩过的页面进行下载,而无法正常显示。

第2步 
在httpd.conf中加入以下代码,可以加到任何空白地方,不了解apache的朋友,如果担心加错地方,就放到http.conf文件的最后一行
<IfModule mod_deflate.c>
    SetOutputFilter DEFLATE    #必须的,就像一个开关一样,告诉apache对传输到浏览器的内容进行压缩

    SetEnvIfNoCase Request_URI .(?:gif|jpe?g|png)$ no-gzip dont-vary #设置不对后缀gif,jpg,jpeg,png的图片文件进行压缩
    SetEnvIfNoCase Request_URI .(?:exe|t?gz|zip|bz2|sit|rar)$ no-gzip dont-vary #同上,就是设置不对exe,tgz,gz。。。的文件进行压缩
    SetEnvIfNoCase Request_URI .(?:pdf|mov|avi|mp3|mp4|rm)$ no-gzip dont-vary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text/* #设置对文件是文本的内容进行压缩,例如text/html  text/css  text/plain等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application/ms* application/vnd* application/postscript application/javascript application/x-javascript #这段代码你只需要了解application/javascript application/x-javascript这段就可以了,这段的意思是对javascript文件进行压缩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application/x-httpd-php application/x-httpd-fastphp #这段是告诉apache对php类型的文件进行压缩

    BrowserMatch ^Mozilla/4 gzip-only-text/html # Netscape 4.x 有一些问题,所以只压缩文件类型是text/html的
    BrowserMatch ^Mozilla/4.0[678] no-gzip # Netscape 4.06-4.08 有更多的问题,所以不开启压缩
    BrowserMatch bMSIE !no-gzip !gzip-only-text/html # IE浏览器会伪装成 Netscape ,但是事实上它没有问题
</IfModule>

本配置到这里apache中的gzip压缩就配置完成,重启apache后,新的配置就会生效,当然这里我们还不会重启apache因为下一步要配置http缓存,也就是mod_expires模块。


mod_gzip 和mod_deflate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使用哪个更好呢?
      首先一个区别是安装它们的Apache Web服务器版本的差异。Apache 1.x系列没有内建网页压缩技术,所以才去用额外的第三方mod_gzip 模块来执行压缩。而Apache 2.x官方在开发的时候,就把网页压缩考虑进去,内建了mod_deflate 这个模块,用以取代mod_gzip。虽然两者都是使用的Gzip压缩算法,它们的运作原理是类似的。

       第二个区别是压缩质量。mod_deflate 压缩速度略快而mod_gzip 的压缩比略高。一般默认情况下,mod_gzip 会比mod_deflate 多出4%~6%的压缩量。

       那么,为什么使用mod_deflate?第三个区别是对服务器资源的占用。一般来说mod_gzip 对服务器CPU的占用要高一些。mod_deflate 是专门为确保服务器的性能而使用的一个压缩模块,mod_deflate 需要较少的资源来压缩文件。这意味着在高流量的服务器,使用mod_deflate 可能会比mod_gzip 加载速度更快。

 

http://www.php100.com/html/webkaifa/apache/2011/0907/9015.html

1. 开启Keep-Alive

  开启Keep-Alive后,可以保证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持久存在,这样如果同一个域名请求很多资源的情况下可以省去建立连接的时间和资源消耗。所 以对于静态服务器来说,由于一个域名会请求N多资源,比较宜开启Keep-Alive,但是对于动态服务器,不宜开启Keep-Alive,因为这样会造 成很多的空闲进程,浪费内存空间。

  配置:

  KeepAlive On #开启KeepAlive

  KeepAliveTimeout 5 #保持连接5秒

  2. HTTP缓存设置

  当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URL,或者点击一个链接的时候,那么浏览器缓存就会起作用,如果缓存没有过期,那么浏览器会从本地读取资源,不会发起HTTP请求,如果缓存过期,那么浏览器会发起新的浏览器请求。按ctrl+F5,浏览器会情况本地缓存,重新请求资源。

  Expires是HTTP/1.0的缓存头, Cache-Control: max-age 是HTTP/1.1是用来进行HTTP缓存的头。Expires指定了资源过期的绝对时间,GMT格式,Cache-Control: max-age指定了资源过期的相对时间,单位是秒。在支持HTTP/1.1的浏览器上,如果发送两个头,那么Cache-Control: max-age会覆盖掉Expires;在支持HTTP/1.0的浏览器上,即使发送了两个头,但是只有Expires会起作用,所以为了兼容老的浏览 器,还是要同时发送这两个头。设置HTTP缓存,需要安装expires_module,其会发送Expires和Cache-Control: max-age两个HTTP头。

  配置:

  

  ExpiresActive On

  ExpiresByType application/x-javascript "access plus 30 days"

  ExpiresByType text/css "access plus 30 days"

  ExpiresByType image/gif "access plus 30 days"

  ExpiresByType image/jpeg "access plus 30 days"

  ExpiresByType image/png "access plus 30 days"

  

  ExpiresByType application/x-javascript “access plus 30 days” 表示对js资源设置Expires和Cache-Control: max-age头,其中Expires的值是以客户端访问资源的时间为基准的后30天,Cache-Control: max-age的值是3600x24x30秒。

  ExpiresByType application/x-javascript “modification plus 30 days”和上面效果一样,只是Expires的时间是以资源最后修改的时间作为计算的基准。

  3. 开启Gzip压缩,并设置vary头

  Gzip会对文本资源进行压缩,一般能节省40%的大小,二进制内容不需要开启Gzip压缩,因为这些文件是已经压缩过的,如果再进行Gzip压缩反而会 增加其大小。静态资源一般都会在代理服务器上进行缓存,而有的浏览器支持Gzip,但是也有不支持Gzip的老旧浏览器,所以需要设置Vary: Accept-Encoding 头,这个头告诉代理缓存服务器要对资源缓存两份,一份压缩过的,一份没有压缩过,然后根据浏览器发送的Accept-Encoding头来返回压缩或者不 压缩的内容。设置Gzip压缩,需要安装deflate_module。

  配置:

  

  #对js,html,xml,css,普通文本开启Gzip压缩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application/x-javascript text/html text/plain text/xml text/css

  

  4. 关掉ETag

  Last-Modified与ETag是同样的功能,都是用来标识一个资源是否更改过,Last-Modified的值是资源的时间戳,如果按F5或者刷 新按钮则If-Modified-Since头会带着时间戳发送到服务器,如果服务器上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这个时间,那么返回304 Not Modified,否则返回200 OK 以及新的资源;ETag的值是通过资源的信息(一般为inode,大小,时间戳)而计算出来的一个字符串,如果按F5或者刷新按钮则If-None- Match头会带着这个值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用这个值来和当前资源的值进行比对,如果相等,则返回304 Not Modified,否则返回200 OK 以及新的资源。默认情况下Apache对静态资源会发送Last-Modified和ETage,但是由于ETage的计算会耗费服务器的CPU资源,所 以选择关掉,只开启Last-Modified。

  配置:

  FileETag None

  Header unsets ETag

 

http://down.chinaz.com/server/201202/1645_1.htm

[摘要]gzip是GNUzip的缩写,它是一个GNU自由软件的文件压缩程序。本文介绍修改Apache配置文件开启gzip压缩传输。

  最近无事研究一些Web的优化,用工具page speed检测网站时发现还没有开启gzip压缩,于是上网找来资料实验一下;在apache2.0以上(包括apache2.0)的版中gzip压缩使用的是mod_deflate模块,下面是具体配置步骤

第1步

LoadModuledeflate_modulemodules/mod_deflate.so
LoadModuleheaders_modulemodules/mod_headers.so

  打开httpd.conf后,先将上面两行配置前面的#号去掉,这样apache就会启用这两个模块,其中mod_deflate是压缩模块,就是对要传输到客户端的代码进行gzip压缩;mod_headers模块的作用是告诉浏览器页面使用了gzip压缩,如果不开启mod_headers那么浏览器就会对gzip压缩过的页面进行下载,而无法正常显示。

第2步

  在httpd.conf中加入以下代码,可以加到任何空白地方,不了解apache的朋友,如果担心加错地方,就放到http.conf文件的最后一行,如果是虚拟服务器可以写.htaccess文件里面,然后放在项目下即可。

<IfModulemod_deflate.c>
    SetOutputFilterDEFLATE    #必须的,就像一个开关一样,告诉apache对传输到浏览器的内容进行压缩

    SetEnvIfNoCaseRequest_URI .(?:gif|jpe?g|png)$ no-gzipdont-vary #设置不对后缀gif,jpg,jpeg,png的图片文件进行压缩
    SetEnvIfNoCaseRequest_URI .(?:exe|t?gz|zip|bz2|sit|rar)$ no-gzipdont-vary #同上,就是设置不对exe,tgz,gz。。。的文件进行压缩
    SetEnvIfNoCaseRequest_URI .(?:pdf|mov|avi|mp3|mp4|rm)$ no-gzipdont-vary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text/* #设置对文件是文本的内容进行压缩,例如text/html  text/css  text/plain等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application/ms* application/vnd* application/postscript application/javascript application/x-javascript #这段代码你只需要了解application/javascript application/x-javascript这段就可以了,这段的意思是对javascript文件进行压缩
    AddOutputFilterByType DEFLATE application/x-httpd-php application/x-httpd-fastphp #这段是告诉apache对php类型的文件进行压缩

    BrowserMatch ^Mozilla/4 gzip-only-text/html # Netscape 4.x 有一些问题,所以只压缩文件类型是text/html的
    BrowserMatch ^Mozilla/4.0[678] no-gzip # Netscape 4.06-4.08 有更多的问题,所以不开启压缩
    BrowserMatch \bMSIE !no-gzip !gzip-only-text/html # IE浏览器会伪装成 Netscape ,但是事实上它没有问题
</IfModule>

  本配置到这里apache中的gzip压缩就配置完成,重启apache后,新的配置就会生效。最后再用工具检查一下,果然分数提高了很多~呵呵。 不过开启gzip功能需要额外CPU资源开销。

 

http://www.cnphp.info/10-tips-for-optimize-apache-options.html

 

之前VPS使用的是默认的apache配置,感觉还行,不过随着博客的人流量上升,显然这种配置无法满足需求了;下面是apache官方手册中给出的几条优化配置建议,笔者将其整理出来,对apache服务器的运行效率是有帮助的。

 

    1. 控制MaxClients的设置,以避免服务器产生太多的子进程而发生交换。
      进程间的数据交换会占用很大内存,数据交换产生的滞后使用户总感觉”不够快”,所以用户就可能去按”停止”和”刷新”,从而带来更大的负载。一般建议小网站将MaxClients设置为12~24。
    2. 选择更好的硬件,CPU、内存、硬盘等等
      这句很鸡肋啦,如果有更多的银子,谁不愿意换更好的呢?^_^
    3.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打上系统补丁;如果你的操作系统支持sendfile()系统调用,则务必安装带有此功能的版本或补丁
      在支持sendfile的系统中,Apache2可以更快地发送静态内容而且占用较少的CPU时间。
    4. HostnameLookups设置为off
      尽量较少DNS查询的次数。如果你使用了任何”Allow from domain”或”Deny from domain”指令(也就是domain使用的是主机名而不是IP地址),则代价是要进行两次DNS查询(一次正向和一次反向,以确认没有作假)。所以,为了得到最高的性能,应该避免使用这些指令(不用域名而用IP地址也是可以的)。
    5. 为Directory加上FollowSymLinks
      如果网站空间中没有使用 Options FollowSymLinks ,Apache就必须执行额外的系统调用以验证符号连接。例如:在请求”/index.html”时,Apache将对”/www”、”/www/htdocs”、”/www/htdocs/index.html”执行lstat()调用。而且lstat()的执行结果不被缓存,因此对每一个请求都要执行一次。
    6. 将AllowOverride设置为None
      对于使用虚拟主机的朋友可能会觉得不方便,这样设置将会使.htaccess中的设置失效,如果实在需要,并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请在conf配置文件中直接写入rewrite规则
    7. 禁用内容协商
      尽管在实践中,内容协商的好处大于性能的损失,如果你很在意那一点点的性能损失,则可以禁止使用内容协商。但是仍然有个方法可以提高服务器的速度,就是不要使用通配符。
    8. MaxRequestsPerChild设置为非0以防止内存泄漏
      MaxRequestsPerChild用于控制apache子进程在何时销毁,默认为0,代表永不销毁子进程,这可能会存在内存泄漏的风险,建议设置为10000
    9. KeepAlive与KeepAliveTimeOut
      如果你使用的使mpm_prefork模式(apache默认安装),那么建议你将KeepAlive设置为off;因为,开启keepalive会为每个客户端建立一个连接,prefork不会创建线程,估计100个用户同时访问你的网站,apache就会挂了~,如果你实在想开启,那么请将KeepAliveTimeOut 时间设置更短些,例如5,默认是60秒呢
    10. 不要静态编译apache
      尽管会有很多人和你说静态编译的好处,同时,你自己也想自己编译一把,以体验乐趣~但是,将模块已静态方式编译进apache绝对不是一个好选择,尤其是对于缺银子的站长们来说,一个配置不当,apache会在启动时就占用光你所有的内存,最后拖垮服务器~
posted @ 2013-04-27 17:10  陳聽溪  阅读(342)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