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东传摘录

  霍英东坐在用竹条架起的宽床沿。那被褥积了厚厚的一层黑垢。只见枕
头边,摊着一本用绳头小楷手抄的小册子。
  是一本什么宝贝书?
  霍英东好奇地把它捧了起来。封皮上用魏碑书写了三个大字:“厚黑学”。
厚黑学?!
  “嗬,这可是当今世界的第一大学问!”何叔边提着裤子边走了进来。
  对于何叔的这一番理论,霍英东久久未能忘却。
  据说,“厚黑学”是一个叫做李宗吾的四川人发明的奇谈怪论。
  “厚”,就是面皮要厚;“黑”,就是心眼要黑。
“我自读书识字以来,就想为英雄豪杰。求之四书五经,茫无所得;求
之诸子百家,与夫计四史,仍无所得。以为古之为英雄豪杰者,必有不传之
秘,不过吾人赋性愚鲁,寻它不出罢了。穷索冥搜,忘寝废食,如是者有年。
一旦偶然想及三国时几个人物,不觉恍然大悟曰:得之矣,得之矣、古之为
英雄豪杰者·不过面厚心黑而已。”这是其开宗明篇的后。何叔斟了一杯酒,
一饮而尽,对年轻人侃侃而论:
  三国英雄,首推曹操。他的特长,全在心眼黑。他杀吕伯耷,杀孔融,
杀杨修,杀董承伏完,又杀皇后皇子,悍然不顾。并且明目张胆他说,“宁
我负人,毋人负我。”心眼之黑,真是达于极点了。全靠了“黑”,而称为
一世之雄。
  另一个三国的英雄,就是刘备。他的特长,全在面皮厚。他依曹操,依
吕布,依刘表,依孙权,依袁绍,东窜西走,甘愿仰人鼻息,而且生平善哭。
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对人痛哭一场,立即转败为胜。所以俗语有道,“刘
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全仗了“厚”,而得逞干一时。
  不仅三国如此,再以汉的事来反证一下,“譬如项羽,有拔山盖世之雄,
为什么会身死东城呢?韩信一言以蔽之,‘妇人之仁,匹夫之勇’。‘妇人
之仁’,是心有所不忍,其根子在于心眼不‘黑’,‘匹夫之勇’,最受不
得气,其根子在于面皮不‘厚’。鸿门之宴,项羽已把剑拔出来了,却偏偏
徘徊不忍,下不了手,以至放跑了刘邦;垓下之败,如果渡过乌江卷土重业,
未必没有生机,他却偏偏说什么,‘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拔剑自刎。不‘黑’
不‘厚’,必然成不了大事。”
  何叔又说,“再譬如韩信,能受胯下之辱,面皮算‘厚,;却感恩于刘
邦,不忍越轨,最后为刘邦所杀,这是因为心眼不够‘黑’之所至;又如范
增,千方百计置刘邦于死地,心眼够‘黑’,却受不得气,最后疽发背死,
面皮不‘厚’也??”
  好荒唐的“厚黑学”!说得霍英东激动不已,竟连手指的伤痛也忘记了。
此说十分荒谬,霍英东在以后的一生中,无不时时冷眼旁观。但见世人
无不在“厚”、“黑”之中纠缠、较量、拼搏。是故其亦有几分醒世、喻世、
警世之用矣!
  霍英东每至此,不禁咽然一声长叹!
  霍英东对于何叔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说不上是敬重,还是蔑视;是
尊为师,还是鄙力邪;是做他的信徒,还是当他的叛逆?
  对于一个不满20 岁的年轻人来说,凡此种种的奇谈、怪论,都不乏兴
趣。更不用说身处战乱时期,听人讲“古”无异是一种躲避、一种享受、一
种偏安。

posted @ 2012-09-17 15:07  ccmaotang  阅读(33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