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猫

常用的存储分类介绍

块存储

块存储主要是将裸磁盘空间整个映射给主机使用

eg:磁盘阵列里面有5块硬盘,然后可以通过划逻辑盘、做Raid、或者LVM等方式逻辑划分出N个逻辑的硬盘

缺点:配套光纤通道卡,还要购买光纤交换机,不利多操作系统共享数据

文件存储

通过部署分布式文件系统

缺点:读写速率低,传输速率慢

对象存储

克服块存储与文件存储各自的缺点,发扬各自的优点

首先,一个文件包含了属性(术语:metadata,元数据,例如该文件的大小、修改时间、存储路径等)以及内容(数据)。

像FAT32这种文件系统,是直接将一份文件与metadata一起存储的,存储过程先将文件按照文件系统的最小块大小来打散(例如4M的文件,假设文件系统要求一个块4K,那么就将文件打散称为1000个小块),再写进硬盘里,过程中没有区分数据和metadata的。而每个块最后会告知你下一个要读取的块地址,然后一直这样顺序的按图索骥,最后完成整份文件的所有块的读取。

这种情况下读写速率很慢,因为就算你有100个机械臂在读写,但是由于你只有读取到第一个块,才能知道下一个块在哪里,其实相当于只能有1个机械臂在实际工作。

而对象存储则将元数据独立出来了,控制节点叫元数据服务器(服务器+对象存储管理软件),里面主要负责存储对象的属性(主要是对象的数据被打散存放到了那几台分布式服务器中的信息)而其他负责存储数据的分布式服务器叫做OSD,主要负责存储文件的数据部分。当用户访问对象,会先访问元数据服务器,元数据服务器只负责反馈对象存储在哪里OSD,假设反馈文件A存储在B、C、D三台OSD,那么用户就会再次直接访问3台OSD服务器去读取数据。

这时候由于是3台OSD同时对外传输数据,所以传输的速度就会加快了,当OSD服务器数量越多,这种读写速度的提升就越大,通过此种方式,实现了读写快的目的。

另一方面,对象存储软件是有专门的文件系统的,所以OSD对外又相当于文件服务器,那么就不存在共享方面的困难了,也解决了文件共享方面的问题

所以对象存储的出现,很好的结合了块存储和文件存储的优点

为什么对象存储兼具块存储和文件存储的好处,还要使用块存储和文件存储呢?

(1)有一类应用是需要存储直接裸盘映射的,例如数据库。因为数据需要存储楼盘映射给自己后,再根据自己的数据库文件系统来对裸盘进行格式化的,所以是不能够采用其他已经被格式化为某种文件系统的存储的。此类应用更合适使用块存储。

(2)对象存储的成本比起普通的文件存储还要较高,需要购买专门的对象存储软件以及大容量硬盘。如果对数据量要求不是海量,只是为了做文件共享的时候,直接用文件存储的形式好了,性价比高。

posted on 2019-09-02 09:41  太极猫  阅读(88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