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 3D 打印机和应用场景可能支持不同的格式,因此在选择文件格式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来决定。3MF (3D Manufacturing Format):比 STL 更先进,支持颜色、材料等额外信息,逐渐取代 STL 成为主流格式。
STL 和 3MF 是两种常见的 3D 打印文件格式。它们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时间线,下面是两者的发展简要概述:
3D 打印文件格式有很多种,以下是几种常见的:
-
STL (STereoLithography):最常用的格式,广泛用于 3D 打印。它通过三角形网格表示物体的表面。
-
3MF (3D Manufacturing Format):比 STL 更先进,支持颜色、材料等额外信息,逐渐取代 STL 成为主流格式。
-
OBJ (Object File):支持更多的几何数据,包括颜色和纹理,常用于需要更高细节的打印项目。
-
AM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ile Format):与 3MF 类似,支持多种材料、颜色和纹理信息,适用于复杂的 3D 打印项目。
-
PLY (Polygon File Format):支持更复杂的多边形数据,通常用于需要高质量扫描数据的应用。
-
X3D (Extensible 3D):支持 3D 内容和互动,适合用于网页和虚拟现实。
-
VRML (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主要用于虚拟现实和 3D 图形,但也可以用于 3D 打印。
不同的 3D 打印机和应用场景可能支持不同的格式,因此在选择文件格式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来决定。
STL (STereoLithography)
- 1987年: STL 格式首次由 3D Systems 引入,作为用于 3D 打印的标准文件格式,旨在简化立体打印机的工作流程。STL 文件表示 3D 模型的表面几何形状,通过三角形网格来描述物体的表面,没有包含颜色、纹理或其他元数据。
- 1990年代: 由于 STL 格式的简单性和广泛支持,STL 成为了最流行的 3D 打印格式,尤其在初期的 3D 打印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工具中被广泛使用。
- 2000年代: STL 格式的广泛使用促使了许多制造商和设计师采用这一标准,尽管它有一些限制,如不能直接存储颜色信息、材料属性和多重对象等。
- 2010年代: 随着 3D 打印技术的普及,STL 格式依然是最常用的文件格式之一,但开始出现了对其局限性的批评,尤其是对于需要更多复杂数据(如多材料打印或颜色)的应用。
3MF (3D Manufacturing Format)
- 2015年: 3MF 文件格式由 3MF Consortium 发布,旨在克服 STL 格式的局限性。3MF 是一个现代化的 3D 打印格式,支持更丰富的功能,如颜色、材料和纹理的存储,同时还保留了 STL 的简洁性。
- 2015年: 3MF Consortium 成立,由微软、HP、Autodesk、Siemens 等多个公司共同参与,目的是制定一个更适合现代 3D 打印需求的标准文件格式。
- 2017年: 3MF 文件格式开始被一些主要的 3D 打印机制造商和 CAD 软件开发商采纳,成为打印机和软件之间的标准交换格式。
- 2018年: 3MF 被越来越多的 3D 打印软件和硬件厂商支持,尤其是在高端 3D 打印机中,能够支持复杂的多材料和多颜色打印任务。
- 2020年代: 3MF 格式在不断发展和优化中,逐渐成为 STL 格式的替代者,尤其是在需要更多功能(如多材料、纹理、元数据存储等)的场景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
总结
- STL 格式:起源于 1987年,由 3D Systems 引入,成为最广泛使用的 3D 打印文件格式,尽管存在一些限制。
- 3MF 格式:于 2015年由 3MF Consortium 推出,旨在补充 STL 格式的不足,支持更多的功能,如颜色、纹理和多材料打印,正在逐步取代 STL 成为现代 3D 打印的标准文件格式。
3MF 格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处理更复杂的打印需求,而 STL 格式仍然在许多 3D 打印应用中占据重要地位。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