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Windows 中,USB Print 和 IPP over USB 是与打印机连接和通信相关的不同打印协议或方式。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两种方式:

在 Windows 中,USB Print 和 IPP over USB 是与打印机连接和通信相关的不同打印协议或方式。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两种方式:

1. USB Print

USB(Universal Serial Bus)打印技术自从诞生以来,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使得打印设备的连接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以下是 USB 打印技术发展的关键时间线:

1. 1996年:USB 1.0发布

  • USB标准的首次发布:1996年,USB 1.0标准发布,旨在提供一种高速、便捷的设备连接方式,替代传统的串口(RS-232)和并口(Parallel Port)连接。虽然最初并没有专门针对打印机的设计,但USB提供了简便的设备接入方式,为后续的USB打印技术奠定了基础。

2. 1998年:USB 1.1发布

  • USB 1.1标准更新:在1998年,USB 1.1取代了1.0版本,改进了性能和稳定性,最大传输速率提升到12 Mbps。USB开始得到更多外设厂商的支持,打印机厂商开始关注如何通过USB实现打印设备的连接。

3. 1999年:USB打印机开始普及

  • 打印机支持USB接口:1999年,越来越多的打印机开始支持USB接口。USB接口的引入简化了连接过程,取代了传统的并口打印机连接方式。USB连接不需要复杂的设置和驱动程序,用户只需将打印机直接连接到计算机的USB端口即可。

4. 2000年:Windows 2000支持USB打印

  • 操作系统支持USB打印:随着Windows 2000操作系统的发布,USB打印功能得到更好的支持。Windows 2000为USB打印机提供了原生驱动程序,简化了打印机的安装过程。用户无需再手动安装并口打印机的复杂驱动程序。

5. 2001年:USB 2.0发布

  • 更快的传输速度:2001年,USB 2.0标准发布,将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提升至480 Mbps,远远高于USB 1.1的12 Mbps。这使得USB打印机的打印速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尤其在需要大量数据传输的彩色打印和高分辨率打印时,USB 2.0的优势更加明显。

6. 2004年:USB打印机集成更多功能

  • 打印机集成功能增强:随着USB 2.0的普及,更多高性能的打印机开始支持USB接口,并集成了诸如扫描、复印等多功能。多功能打印机(MFP)开始使用USB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打印的便利性和集成度。

7. 2007年:USB 2.0成为标准

  • USB 2.0成为普及标准:到了2007年,USB 2.0已成为几乎所有打印机和计算机的标准接口。USB接口的普及使得USB打印机成为市场主流,几乎取代了并口打印机。打印机的便捷性和安装简化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

8. 2010年:USB 3.0发布

  • USB 3.0引入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2010年,USB 3.0标准发布,最大传输速度达到5 Gbps,远超USB 2.0的480 Mbps。虽然大多数打印机尚未完全利用USB 3.0的高速传输能力,但USB 3.0的普及为未来的高速打印提供了可能性,尤其在数据密集型应用中(如大幅面打印或高质量彩色打印)。

9. 2014年:USB打印机与移动设备连接

  • 移动设备支持USB打印: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USB打印逐渐扩展到这些移动设备上。许多打印机厂商开始推出可以与手机直接通过USB连接进行打印的设备。例如,通过OTG(On-The-Go)适配器,用户可以将移动设备与USB打印机连接,直接打印文件。

10. 2017年:USB 3.1和USB Type-C发布

  • USB 3.1和Type-C接口的引入:USB 3.1标准和Type-C接口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USB-A接口,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最高10 Gbps)以及反向插入的功能。虽然USB 3.1和Type-C在打印领域的应用还较为有限,但它们为未来的打印设备提供了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加灵活的连接方式。

11. 2020年以后:无线打印与USB结合

  • 无线打印技术与USB并存:随着Wi-Fi和蓝牙技术的发展,许多现代打印机开始提供无线打印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或蓝牙进行打印。然而,USB连接仍然存在,作为备用连接方式,尤其在没有Wi-Fi或蓝牙环境下,USB连接依然是打印机连接的重要方式。

 

  • 1996年:USB 1.0发布,开启了USB打印技术的可能性。
  • 1999年:打印机开始普及USB连接。
  • 2001年:USB 2.0发布,提供更快的传输速度。
  • 2007年:USB 2.0成为主流连接标准,USB打印机占领市场。
  • 2010年:USB 3.0发布,带来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 2014年:USB打印逐渐支持移动设备。
  • 2017年:USB 3.1和Type-C接口推广,为未来的打印设备提供更高的传输速度。
  • 2020年以后:无线打印技术与USB连接并存,USB依然作为可靠的连接选项存在。

USB打印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多个重要的技术进步和转型,从最初的基础传输协议,到如今支持更高速度和更多功能的标准,USB打印已经成为办公和个人打印的标准连接方式。

 在大多数情况下,您可能会遇到的相关术语是 USB Print,即通过 USB 接口连接的打印机。USB 打印是最常见的打印机连接方式之一。

USB 打印的特点:

  • 直接连接:打印机通过 USB 电缆直接连接到计算机上。
  • 即插即用:大多数操作系统(如 Windows)会自动检测到连接的 USB 打印机并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部分打印机可能需要手动安装驱动程序。
  • 设备识别:通过 USB 接口,操作系统能够与打印机进行数据交换,发送打印任务。
  • 常见连接类型:USB 2.0 和 USB 3.0 是最常见的接口类型。

优点

  • 简单易用:无需网络连接,直接通过 USB 电缆连接即可。
  • 高速传输:USB 提供了较快的数据传输速度,适合大多数常规打印任务。

缺点

  • 仅限于单一设备连接:USB 打印通常只能连接一个计算机,无法像网络打印一样多个设备共享。
  • 空间限制:打印机与计算机之间需要物理连接,这限制了它们的相对位置。

2. IPP over USB

IPP(Internet Printing Protocol) 是一种基于 IP 的打印协议,允许通过网络进行打印任务管理和传输。它最常用于网络打印机,特别是在企业和组织中。

Internet Printing Protocol (IPP) 是一种网络打印协议,允许用户通过互联网或局域网打印文件,支持多种平台和设备的打印服务。IPP 旨在替代传统的打印协议,提供更强的功能和灵活性。其在 Windows 系统中的发展经历了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以下是 IPP 在 Windows 中的发展时间线。

1. 1996年:IPP 的初步定义

  • 背景:IPP 最初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于 1996 年提出,目的是通过互联网进行打印任务的提交、查询和管理。IPP 允许打印机的远程管理和监控,支持 HTTP 协议的扩展,以便跨平台和设备打印。
  • 标准化:1996 年,IETF 发布了关于 IPP 的初步草案,标志着它开始成为一个规范。

2. 1999年:IPP 1.0 的发布

  • 版本发布:IPP 1.0 规范于 1999 年发布,标志着这一协议的正式标准化。此时,IPP 通过 HTTP 协议实现了打印作业的提交、状态查询、打印机管理等基本功能。
  • Windows 支持:尽管 Windows 操作系统当时并没有原生支持 IPP,但它为后来集成 IPP 打下了基础。IPP 1.0 规范为打印机制造商提供了一个跨平台的标准,使得打印服务能够在不同操作系统之间共享。

3. 2000年:Windows 2000 对 IPP 的初步支持

  • Windows 2000 引入 IPP 支持:虽然 Windows 2000 没有全面实现 IPP,但它引入了对打印服务的支持,为后来的版本提供了基础设施。用户可以通过 IPP 协议远程访问打印机并管理打印任务,尤其是在局域网环境中。
  • 打印服务升级:Windows 2000 提供了改进的网络打印功能,并对 IPP 协议进行了初步集成,尤其是与 Windows Server 2000 的打印服务结合,使得 Windows 能够支持通过网络的打印。

4. 2003年:Windows Server 2003 和 IPP

  • 更全面的集成:Windows Server 2003 引入了更强大的打印功能,开始支持基于 IPP 的远程打印。它允许用户通过 Internet 或局域网打印,改进了打印任务的管理与监控功能。
  • IP 共享和远程打印:Windows Server 2003 在网络打印的设置和管理上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允许用户通过 IPP 协议提交打印作业,而无需依赖传统的本地打印机连接。

5. 2007年:Windows Vista 和 IPP 改进

  • Windows Vista 对 IPP 支持的提升:Windows Vista 引入了对 IPP 1.1 及更高版本的支持,改进了打印任务的管理界面,并提供了更多的安全功能。例如,IPP 1.1 版本提供了加密和认证功能,使得用户在公共网络环境中打印时可以确保打印任务的安全性。
  • “打印到网络”功能:Vista 允许用户直接通过 IPP 打印到远程打印机,而不需要安装额外的驱动程序。这为跨平台打印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6. 2012年:Windows 8 和 Modern Printing

  • 增强的 IPP 支持:Windows 8 进一步加强了对 IPP 的支持,特别是在移动设备和现代化的打印场景下。例如,支持云打印服务,可以将文档从云端直接发送到远程打印机。
  • 云打印支持:随着 Windows 8 的发布,Microsoft 开始推动基于 IPP 的云打印(例如,Google Cloud Print)。这使得打印任务能够通过互联网直接从设备发送到任何支持 IPP 的打印机。

7. 2015年:Windows 10 和 IPP Everywhere

  • IPP Everywhere:Windows 10 在发布时支持了 IPP Everywhere,这是一个基于 IPP 协议的标准,旨在简化设备之间的打印过程,使得用户无需安装特定的打印驱动即可通过 IPP 协议打印文件。IPP Everywhere 支持更广泛的打印机品牌和设备,并增强了跨平台打印的体验。
  • 云打印与无线打印:Windows 10 通过 IPP 协议进一步优化了无线打印和移动设备的打印体验。例如,用户可以通过 Windows 10 中的“打印到 PDF”功能,将任何应用中的内容直接转换成 PDF 格式进行打印。

8. 2016年及以后:继续发展与云打印

  • IPPS (IPP Secure):Windows 继续发展 IPP 的安全性,采用 IPP Secure(IPPS)协议,通过 HTTPS 加密打印任务数据的传输,增强了网络打印的安全性。
  • 继续与云服务整合:Windows 系统继续集成云打印和 IPP 服务,使得跨设备、跨平台的打印更加便捷。例如,Windows 10 的“Microsoft Print to PDF”功能就支持通过 IPP 协议直接将内容打印到云端或网络打印机。

 

  • 1996年:IPP协议首次提出,并在IETF标准化。
  • 1999年:IPP 1.0 发布,开始得到广泛关注。
  • 2000年:Windows 2000引入初步支持。
  • 2003年:Windows Server 2003 提供全面的 IPP 支持。
  • 2007年:Windows Vista 提升 IPP 支持,改进远程打印功能。
  • 2012年:Windows 8 加强云打印与移动打印功能。
  • 2015年:Windows 10 引入 IPP Everywhere,简化了设备之间的打印。
  • 2016年及以后:持续发展 IPP 协议,增强安全性,完善与云打印服务的集成。

通过这些发展,IPP 在 Windows 系统中逐步成为一种重要的网络打印标准,提供跨平台、跨设备的灵活打印解决方案,且支持云打印和远程打印等现代化需求。

9. 2020年及以后:Windows 10 和 Windows 11 持续改进 IPP 支持

  • Windows 10 继续优化云打印功能:虽然 Windows 10 的云打印功能在早期得到了大力推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Microsoft 转向了更加注重现代云打印协议的发展,包括支持与 Google Cloud Print 的集成。然而,由于 Google Cloud Print 于 2020年12月停止服务,Microsoft 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了支持基于 IPP 的打印解决方案。

  • Windows 11 的推出:Windows 11 延续了 Windows 10 对 IPP Everywhere 的支持,同时加强了对打印机安全和隐私的保护。随着设备的多样化和打印需求的不断演变,Windows 11 进一步优化了打印服务,确保不同类型的设备可以无缝连接和共享打印资源。

10. 安全性与隐私

  • IPPS(IPP Secure):随着网络安全要求的提高,IPP 的安全性变得尤为重要。IPP Secure(IPPS)通过 HTTPS 协议对打印任务数据进行加密传输,确保用户的打印作业不被第三方窃取或篡改。Windows 系统将 IPPS 作为默认的打印传输方式之一,保证在公共网络环境下打印任务的安全性。

  • 身份验证和授权:除了加密传输,Windows 也加强了对打印任务的身份验证和授权功能。对于企业用户,Windows 允许通过 Active Directory(AD)和其他身份认证机制控制打印权限,从而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和使用特定的打印设备。

11. 打印虚拟化与远程打印

  • Windows 虚拟打印环境: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发展,Windows 支持基于 IPP 的虚拟打印服务。这使得用户可以在虚拟机环境中远程打印,而无需将打印机与物理计算机直接连接。例如,在虚拟桌面基础设施(VDI)中,用户能够通过 IPP 协议将打印作业发送到位于本地或云端的打印机。

  • 远程打印服务:除了云打印和虚拟打印环境外,Windows 还加强了对远程打印的支持。通过 IPP 协议,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将打印任务发送到远程办公室或家庭的打印机。这种远程打印功能在远程工作和灵活办公的环境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12. 未来发展

  • 更加智能的打印体验: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进步,Windows 系统可能会进一步集成智能打印解决方案。例如,自动识别打印任务的类型并根据任务的优先级进行调度,或者通过智能设备管理打印机状态和性能,提前预测打印机故障并进行维护。

  • 无驱动打印:虽然 IPP Everywhere 已经允许用户在无需安装专用驱动的情况下进行打印,但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操作系统和设备采用此类无驱动打印技术,使得用户能更便捷地通过任何设备、任何平台进行打印,进一步简化打印流程。

  • 集成到智能家居生态系统:随着物联网(IoT)和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打印机和其他办公设备可能会越来越多地融入智能家居生态系统。Windows 可能会加强对智能打印设备的支持,允许用户通过语音助手或自动化流程来管理打印任务。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IPP 协议在 Windows 系统中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Windows 从最初的基本支持,到引入云打印、移动打印、虚拟打印,再到现在的无驱动打印和安全性增强,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支持广泛设备和服务的强大平台。未来,随着智能化和无缝连接的普及,打印技术可能会变得更加智能和自动化,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Windows 系统通过 IPP 协议不断创新和优化,适应了不断变化的网络打印需求,从传统的局域网打印,到云打印,再到远程打印和虚拟打印,Windows 的打印技术始终在支持更广泛的设备和更复杂的使用场景。

IPP over USB 是指使用 USB 端口传输 IPP 协议数据。这意味着通过 USB 连接的打印机仍然使用 IPP 协议进行打印任务的处理,尽管物理连接是通过 USB,而不是传统的网络连接。

IPP 协议的特点:

  • 网络打印协议:IPP 最初是为通过网络打印而设计的,它允许计算机通过 TCP/IP 网络与打印机进行通信。
  • 支持更多功能:IPP 不仅支持基本的打印功能,还支持多种高级打印管理功能,例如打印队列管理、作业监控和错误报告。
  • 跨平台:IPP 是一种开放标准,能够在多种操作系统(如 Windows、Linux、macOS)上使用。

IPP over USB 的工作原理:

尽管 IPP 主要设计用于网络打印,但也可以通过 USB 连接实现。这样,计算机与打印机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 USB 端口进行,而打印数据的格式和处理方式依然遵循 IPP 协议。这种方式通常用于一些现代打印机,它们能够支持 USB 连接时使用 IPP 协议。

优点

  • 高效的打印管理:使用 IPP 协议可以提供更灵活的打印任务管理和监控功能。
  • 可扩展性:如果需要,可以很容易地将打印机从 USB 移到网络环境中,无需更改太多设置。
  • 跨平台兼容性:IPP 是一个开放标准,可以支持不同操作系统的打印需求。

缺点

  • 需要特定支持:并非所有打印机都支持 IPP over USB。大多数打印机使用标准的 USB 打印协议,而不是通过 IPP 协议来处理 USB 连接的打印任务。
  • 配置复杂性:与传统的 USB 打印相比,IPP over USB 可能需要更多的配置工作,特别是在驱动程序和打印服务的设置方面。

IPP (Internet Printing Protocol) over USB 是一种在 USB 端口上通过 IPP 协议实现打印的方式。通常,IPP 协议是通过网络连接的,但也可以在一些特定的设置中通过 USB 进行传输。实现这个功能的设备通常需要具备 IPP 功能,并支持 USB 接口。以下是使用 IPP over USB 进行打印的基本操作步骤:

1. 确认硬件和软件支持

  • 打印机支持 IPP over USB:确保你的打印机支持通过 USB 连接并使用 IPP 协议进行打印。许多现代打印机支持多种协议,但不一定所有型号都支持 IPP over USB。
  • 电脑支持 IPP over USB:确保电脑的操作系统支持通过 USB 端口进行 IPP 打印。如果没有内置支持,可能需要安装特定的驱动程序或打印管理软件。

2. 安装打印机驱动

  • 下载并安装驱动程序:访问打印机制造商的网站,下载与您的打印机型号兼容的最新驱动程序。
  • 安装 USB 连接驱动:安装过程中,通常会提示你通过 USB 连接打印机。确保打印机已经通过 USB 电缆与电脑连接,并正确安装所有驱动程序。

3. 启用 IPP 功能

  • 在打印机的设置或管理界面中,确保 IPP 功能已启用。如果打印机不支持在 USB 端口使用 IPP,可能需要通过网络(Wi-Fi 或 Ethernet)连接才能启用 IPP 功能。
  • 某些打印机可能需要通过控制面板进入网络设置,开启 IPP 功能,即使打印机通过 USB 连接。

4. 通过 USB 连接打印机

  • 连接 USB 电缆:使用 USB 电缆将打印机连接到计算机。此时,操作系统应该能够识别打印机,并且可能会自动安装必要的驱动程序。
  • 选择 USB 打印机:在电脑的“打印机和扫描仪”设置中,确保打印机显示为可用设备。

5. 设置 IPP 打印机(如果支持)

  • 如果打印机支持通过 USB 连接进行 IPP 打印,通常需要在操作系统的打印机设置中指定使用 IPP 协议。在 Windows 或 macOS 中,你可以选择将打印机设置为 IPP 打印机,并配置 IPP 端口。
  • 设置 IPP 打印机端口
    • 在 Windows 中:
      • 打开“控制面板” > “设备和打印机” > 右键点击你的打印机 > 选择“打印机属性”。
      • 在“端口”选项卡中,添加一个新的端口,选择“IPP”。
      • 输入打印机的 IPP 地址(例如:http://192.168.x.x:631/ipp)。如果是 USB 连接,通常打印机会自动识别。
    • 在 macOS 中:
      • 打开“系统偏好设置” > “打印机和扫描仪” > 选择打印机 > 点击“选项和耗材”。
      • 在“选项”中选择 IPP 作为打印协议。

6. 测试打印

  • 配置好打印机后,进行测试打印。可以通过打印任何文档来检查是否可以成功使用 IPP over USB 进行打印。
  • 如果打印机支持此功能并且设置正确,文档应该能够顺利打印出来。

7. 解决故障

  • 驱动问题:如果打印失败,检查是否已安装正确的驱动程序,并确保打印机已正确连接到计算机。
  • IPP 配置错误:如果 IPP 打印无法正常工作,检查 IPP 地址是否正确输入,并确保打印机支持该功能。
  • USB 连接问题:确保 USB 电缆连接良好,并且打印机在设备管理器中显示为连接状态。

IPP over USB 的设置步骤涉及确认设备和驱动支持、连接打印机、启用 IPP 功能、并正确配置打印机端口。虽然许多打印机默认支持通过 USB 进行打印,但要启用 IPP 协议,可能需要额外的设置。如果遇到问题,检查驱动程序和连接设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USB 打印 是最常见的、简单的打印方式,通过 USB 电缆连接计算机和打印机。
  • IPP over USB 结合了 IPP 协议和 USB 连接,提供更多的打印管理功能和跨平台支持,适用于支持 IPP 协议的现代打印机。

在日常使用中,大部分用户都通过传统的 USB 打印方式连接打印机,而 IPP over USB 则是一些高级或企业级打印需求中可能采用的方式。


 

posted @ 2025-04-11 02:10  suv789  阅读(368)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