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是一种由Microsoft开发的技术,用于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实现对象链接和嵌入。它允许应用程序在同一文档或不同文档之间共享和操作对象的数据
OLE(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是一种由微软公司开发的技术,旨在支持应用程序之间的对象嵌入和链接。它允许用户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共享数据,并将数据嵌入到文档或其他应用程序中。以下是OLE发展的时间线:
1. OLE 1.0(1990年)
- 概述:OLE最初于1990年推出,是微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引入的多媒体技术,旨在使不同应用程序之间可以共享数据。
- 特点:OLE 1.0允许应用程序通过链接和嵌入对象来交换数据,最初支持的格式包括文本、图形和表格等。它基于动态链接库(DLL)和Windows的剪贴板功能。
- 挑战:当时的OLE 1.0较为原始,存在兼容性问题,尤其是在不同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之间。
2. OLE 2.0(1992年)
- 概述:OLE 2.0是OLE技术的重大改进,推出于1992年。它将OLE与Windows的“对象”概念紧密结合,增强了嵌入和链接功能。
- 特点:
- 引入了“嵌入式对象”和“链接对象”的概念,支持跨应用程序的数据交换。
- 使得用户可以在Word中嵌入Excel电子表格,或者在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嵌入图形对象。
- 强化了用户界面的集成,提升了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性。
- 兼容性:OLE 2.0开始支持更多类型的对象嵌入和更强的跨应用程序兼容性。
3. OLE 2.5 / OLE Automation(1993年)
- 概述:OLE 2.5进一步增强了OLE技术的功能,特别是通过OLE自动化(OLE Automation)实现了应用程序之间的自动交互。
- 特点:
- 引入了OLE Automation,允许应用程序通过脚本语言(如VBScript)自动化其他应用程序的操作。
- 这使得开发人员可以在应用程序之间编写脚本,自动执行任务,如在Word中插入表格或图形,而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
- OLE Automation是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的基础,后来的COM和ActiveX技术的发展离不开OLE的贡献。
4. OLE 2.5及其对COM的支持(1993年)
- 概述:随着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的引入,OLE技术获得了更强大的功能支持,特别是在组件化开发和应用程序之间的对象交互方面。
- 特点:
- 引入了COM(组件对象模型),使得OLE对象能够跨不同的应用程序和平台共享和重用。
- 支持更加复杂的数据嵌入和链接操作,以及更强的对象序列化和通信能力。
- OLE不再仅限于嵌入和链接静态内容,还支持动态交互的对象。
5. OLE 2.6(1995年)
- 概述:此版本没有在功能上做出重大变化,而是主要通过更新来提升稳定性和兼容性,特别是在Windows 95和Office 95之间的集成。
- 特点:
- 对OLE对象的管理和应用程序接口(API)进行了细微优化。
- 与Microsoft Office 95的深度集成,使得OLE技术成为Office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6. COM和ActiveX的进一步发展(1996年以后)
- 概述:OLE的演变为后来的COM和ActiveX技术奠定了基础,这些技术为跨平台组件化应用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持。
- 特点:
- COM和ActiveX的推出使得OLE成为一个更为灵活的组件化平台,支持更多类型的应用程序集成。
- OLE对象的功能逐渐被COM接口取代,支持更复杂的数据传输和共享。
7. OLE与现代技术(2000年以后)
- 概述:进入21世纪后,OLE逐渐被更现代的技术取代,例如Microsoft .NET Framework和Web Services。
- 特点:
- OLE和COM的角色逐渐被Web服务和现代编程模型取代,尤其是在互联网和跨平台开发方面。
- 虽然OLE在许多旧版本的Windows应用程序中仍然被使用,但在新一代技术中,OLE的角色变得越来越小。
8. OLE的现状(2025年)
- 概述:虽然OLE技术在现代开发中已经逐渐被其他技术所替代,但它仍然在许多传统应用程序中使用,尤其是Microsoft Office产品中。
- 特点:
- 在Windows和Office应用中,OLE仍然作为一种嵌入和链接对象的技术存在,但更现代的技术(如XML、Web Services、JSON等)在跨平台数据交换中占据主导地位。
- OLE和COM的遗产影响着现代组件化技术,尤其是在Windows应用程序的开发中,OLE仍然作为重要的技术参考存在。
总结
OLE从1990年发布到今天,经历了多个版本的迭代和改进。虽然现代开发技术逐渐取代了OLE在数据交换和对象管理方面的作用,但OLE为跨应用程序的数据共享和对象嵌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对后续的COM、ActiveX以及现代组件化技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OLE(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对象链接与嵌入)技术具有多种特性,支持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共享和互动。其特性可以按功能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对象链接、对象嵌入、OLE自动化等功能。以下是OLE特性分类的详细说明:
1. 对象链接(Object Linking)
- 描述:对象链接允许一个应用程序中的对象(如图表、文档、图片等)链接到另一个应用程序中的对象,而不直接嵌入其内容。
- 特性:
- 动态更新:当原始对象被修改时,链接对象会自动更新,保持同步。
- 节省存储空间:仅保存一个链接,而不是实际的数据,这可以节省存储空间。
- 跨应用程序共享:通过链接,用户可以在一个应用程序中显示或操作另一个应用程序中的数据(例如,Excel表格链接到Word文档)。
- 应用场景:例如,Word文档中链接到Excel中的图表,保持实时更新。
2. 对象嵌入(Object Embedding)
- 描述:对象嵌入允许将一个应用程序中的对象嵌入到另一个应用程序中,嵌入的对象成为目标应用程序的一部分。
- 特性:
- 独立性:嵌入的对象会被完全复制到目标应用程序中,目标应用程序可以独立于原始对象编辑该对象。
- 不可自动更新:与链接不同,嵌入的对象在原始数据发生更改时不会自动更新,除非手动操作。
- 增强互动性:嵌入的对象可以在目标应用程序中进行进一步编辑,保持完整的对象功能(例如,Word文档中嵌入Excel电子表格,可以直接在Word中编辑该表格)。
- 应用场景:例如,在PowerPoint中嵌入Excel表格,以便演示过程中直接编辑数据。
3. OLE自动化(OLE Automation)
- 描述:OLE自动化(也称为ActiveX自动化)允许一个应用程序控制另一个应用程序的对象、功能和数据,支持应用程序间的动态交互。
- 特性:
- 脚本控制:OLE自动化允许通过编程语言(如VBA、VBScript)自动化执行应用程序中的任务。
- 跨语言支持:支持多种编程语言与应用程序之间的交互(例如,使用VB控制Excel、Word等Microsoft Office应用程序)。
- 简化编程:开发人员可以通过API访问和操控其他应用程序的对象,简化了跨应用程序自动化的编程工作。
- 应用场景:例如,在Excel中使用VBA控制Word或PowerPoint,自动生成报告或创建演示文稿。
4. 对象复用(Object Reusability)
- 描述:OLE支持对象的复用,即一个对象可以被多个应用程序或多个实例共享和复用。
- 特性:
- 组件化:OLE对象通常设计为组件,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和应用程序之间共享和重用。
- 统一接口:通过OLE接口,应用程序可以访问同一对象的多个实例,而不需要了解对象的内部实现。
- 应用场景:例如,使用一个Excel表格在多个Word文档中复用,确保数据一致性。
5. 嵌入式对象的支持(Embedded Object Support)
- 描述:OLE提供对各种类型的对象(如文本、图像、表格、图形等)的支持,可以将这些对象嵌入到目标文档中。
- 特性:
- 多格式支持:支持文本、图片、声音、视频、音频等多种数据格式。
- 数据封装:将不同格式的数据封装在一个OLE对象内,可以方便地嵌入到文档或其他应用程序中。
- 应用场景:例如,在Word中嵌入一个Excel电子表格或一个PowerPoint演示文稿。
6. OLE控件(OLE Controls 或 ActiveX Controls)
- 描述:OLE控件(后来发展为ActiveX控件)使得开发人员能够将标准的用户界面元素(如按钮、文本框、列表框等)嵌入到应用程序中,提供更丰富的交互界面。
- 特性:
- 可视化组件:提供标准的可视化控件,增强用户界面的互动性和可用性。
- 复用性:ActiveX控件可以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中使用,从而实现界面和功能的复用。
- 编程语言无关:ActiveX控件可以在多种编程语言中使用,支持各种开发环境的集成。
- 应用场景:例如,使用ActiveX控件在网页或桌面应用程序中嵌入多媒体播放器、表单输入等元素。
7. OLE文档(OLE Document)
- 描述:OLE文档是将OLE对象作为文档的一部分进行管理和存储。它通常用于将嵌入或链接的对象与文档内容结合起来。
- 特性:
- 对象嵌入与链接的管理:OLE文档不仅支持对象的嵌入和链接,还负责对象的生命周期管理。
- 文档层次结构:在OLE文档中,多个OLE对象可以嵌入到同一个文档中,形成复杂的多媒体文档。
- 应用场景:例如,Word文档中嵌入多个Excel电子表格、图片和图表,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的综合文档。
总结:
OLE的特性主要可以分为对象链接、对象嵌入、自动化、对象复用、嵌入式对象支持、OLE控件和OLE文档等类别。通过这些特性,OLE技术使得不同应用程序之间能够共享和交互数据,增强了用户体验和开发效率。
OLE(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技术的底层原理基于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和OLE接口规范,这使得不同应用程序之间能够通过共享和交互对象实现数据交换、嵌入以及自动化操作。其底层原理涉及对象的创建、管理、接口暴露以及跨应用程序的互操作性。
1. 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
- 定义:COM是一种二进制接口标准,允许不同应用程序通过统一的接口进行互操作。
- 作用:OLE技术基于COM架构,通过COM接口进行对象的创建和通信。每个OLE对象都实现了一个或多个COM接口,应用程序通过这些接口与对象进行交互。
- 优势:COM的独立性使得不同应用程序之间可以互操作,无论是相同的开发语言还是不同的开发平台。
2. 对象的创建与管理
- 对象创建:OLE对象通常由一个应用程序通过COM接口创建。例如,Microsoft Word可以通过COM接口创建一个Excel表格对象。
- 对象管理:每个对象都有一个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应用程序可以控制对象的创建、使用和销毁。OLE确保对象在目标应用程序中的嵌入和链接保持稳定性和一致性。
3. 接口暴露
- 定义:OLE对象通过公开一组COM接口供其他应用程序调用。这些接口包括对象的操作方法、数据访问接口等。
- 作用:通过接口暴露,OLE实现了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操作。例如,Word通过OLE接口可以访问嵌入的Excel表格并进行编辑。
4. 数据传输
- 对象链接(Linking):在对象链接模式下,OLE创建一个指向原始对象的引用,而不是将数据嵌入到目标应用程序中。目标应用程序通过COM接口访问源应用程序的数据,并在源数据更新时进行同步。
- 对象嵌入(Embedding):在对象嵌入模式下,OLE将对象的所有数据复制到目标应用程序中,成为目标文档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对象的数据在嵌入后不会随原始对象的修改而更新。
5. OLE自动化
- 定义:OLE自动化是通过脚本或编程语言(如VBA、VBScript等)控制另一个应用程序的过程。例如,Excel通过VBA脚本控制Word对象,自动执行任务。
- 原理:OLE自动化通过COM接口和方法调用来实现应用程序之间的控制。开发者可以使用脚本语言访问和操作OLE对象。
6. 对象复用和组件化
- 组件化设计:OLE技术支持对象的复用,允许应用程序共享和重用相同的对象。通过组件化设计,OLE能够将应用程序内的对象分离开来,使它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独立使用。
- 统一接口:无论是链接、嵌入还是自动化,OLE都提供统一的接口,简化了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互操作。
7. 内存和存储管理
- 内存管理:OLE对象的内存管理通常通过COM的引用计数机制进行。每个对象在创建时会分配一定的内存,并根据对象的引用计数进行内存的释放。
- 存储管理:对于嵌入的对象,OLE技术会将对象数据保存在目标应用程序的文件中。对于链接的对象,OLE仅保存对象的引用,而不是实际数据。
总结:
OLE底层原理依赖于COM接口和对象管理机制,使得不同应用程序能够通过链接和嵌入的方式共享和操作数据。其通过暴露COM接口、支持自动化和对象复用等特性,实现了跨应用程序的高效交互和数据共享。
OLE(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接口规范是基于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架构的标准,它定义了应用程序和对象之间进行交互的方式。OLE接口规范主要包括对象的创建、链接、嵌入、自动化和接口调用等功能,使得不同应用程序可以共享和操作数据。
OLE接口规范的详细描述:
1. 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基础
OLE接口规范基于COM架构,COM定义了对象如何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中互操作,如何通过接口暴露方法,以及如何在内存中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
- 接口:COM对象通过接口与应用程序进行交互。每个接口通常由多个方法组成,允许应用程序调用这些方法来操作对象。
- 接口暴露:对象需要暴露接口,其他应用程序才能通过这些接口访问对象的功能。一个对象可以实现多个接口,每个接口负责处理不同类型的功能。
2. OLE接口的基本类型
OLE接口规范包括多个重要的接口类别,每种接口定义了对象间的不同交互方式。
2.1 IOleObject
这是最核心的接口,表示一个OLE对象。通过这个接口,应用程序能够管理OLE对象的生命周期、数据、状态等。常见的方法包括:
SetClientSite
:设置对象的客户端环境,指定主应用程序如何与对象进行交互。DoVerb
:执行对象的某种动作(如显示对象、编辑对象等)。Close
:关闭对象并释放资源。
2.2 IOleInPlaceObject
该接口用于支持“原地编辑”功能。也就是说,当一个OLE对象被嵌入到另一个应用程序的文档中时,用户可以直接在文档中编辑该对象,而无需离开当前应用程序。
InPlaceActivate
:激活原地编辑功能,允许用户对对象进行修改。GetWindow
:获取对象显示的窗口句柄,用于绘制和显示对象。
2.3 IOleLink
这个接口用于管理OLE对象的链接。链接对象指向外部文件,保持数据的实时更新。通过这个接口,应用程序可以管理和操作链接对象。
SetSource
:设置链接对象的源,指定外部文件。Update
:更新链接对象的内容,确保目标应用程序中的数据与源文件保持同步。
2.4 IOleClientSite
该接口是客户端应用程序与OLE对象之间的通信桥梁。它用于接收来自OLE对象的事件通知,如对象的激活、显示和关闭等。
GetMoniker
:获取对象的标识符(Moniker),用于唯一标识该对象。OnShowWindow
:通知客户端应用程序,OLE对象的显示窗口已经显示或隐藏。
2.5 IDataObject
该接口用于实现对象之间的数据交换。OLE支持不同格式的数据交换,IDataObject
接口允许对象以多种格式传输数据。
GetData
:从对象中获取数据。SetData
:将数据设置到对象中。
2.6 IPersist
IPersist
接口用于对象的持久化操作,允许对象将自己的状态保存到持久存储(如文件或数据库)中。
Save
:将对象的数据保存到外部存储。Load
:从外部存储加载对象的数据。
2.7 IOleContainer 和 IOleItemContainer
这两个接口用于管理OLE容器对象。OLE容器是一种可以嵌入或包含其他OLE对象的对象。通过这两个接口,容器可以管理其包含的子对象。
EnumObjects
:列出容器中所有嵌入的OLE对象。GetObject
:获取容器中的某个特定对象。
3. OLE自动化接口
OLE自动化允许通过脚本或编程语言(如VBA)控制和操作应用程序中的对象。它使得OLE对象能够被动态创建、编辑和控制。
- IDispatch接口是OLE自动化的核心接口,它允许外部应用程序通过反射机制调用对象的属性和方法。常见方法包括:
Invoke
:调用对象的方法。GetIDsOfNames
:获取方法或属性的ID。
自动化接口使得脚本可以通过统一的接口对不同应用程序进行操作,进而实现跨应用程序的数据共享与任务自动化。
4. OLE容器与嵌入对象
在OLE技术中,容器对象是可以包含其他对象的对象。容器对象通常会实现IOleContainer
和IOleItemContainer
接口,用于管理和嵌入不同的OLE对象。
-
嵌入对象(Embedding):在此模式下,OLE对象的内容被存储在目标应用程序中(如Word文档中嵌入的Excel表格)。这种方式下,目标应用程序在打开文档时可以直接访问和修改嵌入的对象。
-
链接对象(Linking):在此模式下,OLE对象不包含其内容,而是包含指向外部对象的引用(如链接到外部Excel文件)。当源文件更改时,目标应用程序中的数据会自动更新。
5. 对象的生命周期管理
OLE接口规范中,生命周期管理是通过引用计数机制来实现的。每个对象在创建时都会获得一个引用计数,每次对对象进行访问时,引用计数会增加;当引用计数减少到0时,对象会被销毁。
- AddRef:增加对象的引用计数。
- Release:减少对象的引用计数。
6. OLE事件处理
OLE对象可以通过事件接口来通知其容器或客户端应用程序发生的特定事件。例如,当对象的内容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事件机制通知应用程序进行更新。
- IConnectionPoint:该接口允许对象向其客户端发送事件通知。
- IConnectionPointContainer:该接口允许客户端注册接收对象事件。
总结:
OLE接口规范通过一系列的COM接口实现了对象的创建、管理、嵌入、链接、自动化等功能。通过这些接口,应用程序可以共享、操作和管理OLE对象,使得不同应用程序之间能够高效互操作和数据交换。每个接口都具备不同的功能,允许应用程序精细地控制对象的行为,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OLE(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技术的应用场景广泛,尤其在需要不同应用程序之间互操作和数据共享的情况下。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应用场景:
1. 文档和数据嵌入
- 嵌入数据:例如,在Microsoft Word文档中嵌入一个Excel表格,用户可以在Word中查看和编辑表格的数据,而不需要打开Excel应用程序。Excel表格的数据在Word文档中作为嵌入对象存在。
- 链接数据:通过OLE链接,可以在Word中插入一个指向Excel文件的链接,Word文档中显示的是Excel表格中的数据,但数据存储在Excel文件中。如果Excel文件更新,Word文档中的数据会同步更新。
2. 跨应用程序自动化
- 自动化任务:OLE自动化可以用于脚本化操作,如使用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在Excel中自动生成Word报告。在这种情况下,Excel和Word之间通过OLE接口相互作用,自动化完成从数据分析到报告生成的全过程。
- 集成办公软件:通过OLE,Microsoft Office应用程序可以进行深度集成,用户可以在一个应用程序中控制另一个应用程序的功能,例如,Excel中的宏自动控制Outlook发送电子邮件。
3. 软件组件化与重用
- 组件化开发:OLE支持将应用程序功能拆解为独立的组件(如ActiveX控件),可以在多个应用程序中重用。例如,某些数据库控件可以在不同的软件应用中嵌入或链接,提供统一的接口进行数据管理。
- 复用和扩展:通过OLE,可以让一个应用程序(如图形设计软件)通过链接或嵌入将某些功能交给另一个程序(如数据分析工具)处理,达到了功能复用和扩展。
4. 图形和多媒体应用
- 图形设计与嵌入:在多媒体应用中,OLE技术用于嵌入和链接图像、视频等对象。例如,用户可以在PowerPoint中嵌入一个视频文件,或者将一个链接指向外部图像资源,使得展示文档和演示文稿更加丰富。
- 多种格式支持:OLE技术可以支持嵌入多种类型的对象,包括音频、视频、图形和文本等,适用于多媒体内容的处理和展示。
5. 数据库应用
- 数据库表嵌入和链接:OLE在数据库应用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用户可以在Microsoft Access中嵌入一个Excel表格或Word文档,或者在Excel中链接外部的数据库资源(如SQL Server),使得数据操作更加灵活和高效。
- 跨平台数据库集成:通过OLE接口,可以将不同数据库平台的数据集成在一个界面中进行操作,简化数据管理和分析过程。
6. 软件开发与调试
- 调试与自动化测试:OLE可用于自动化测试和调试工具的集成。开发者可以利用OLE接口对不同的应用程序进行控制和监测,自动化执行测试任务,并通过接口获取运行结果。
- UI与控件集成:OLE也广泛用于开发具有可视化用户界面的软件应用,通过嵌入和链接不同的控件,增强用户交互体验。
总结:
OLE的应用场景包括文档处理、跨应用程序自动化、组件化开发、图形和多媒体应用、数据库集成以及软件开发等。通过OLE技术,不同应用程序之间可以高效地进行数据交换、嵌入和操作,大大提升了工作流程的自动化程度和应用程序之间的兼容性。
OLE(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是一种由Microsoft开发的技术,用于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实现对象链接和嵌入。它允许应用程序在同一文档或不同文档之间共享和操作对象的数据。
使用OLE,应用程序可以将一个对象插入到另一个应用程序中,并且这个对象仍然保持其源应用程序中的特性和功能。这意味着可以在一个文档中嵌入一个Excel电子表格、一个Word文档或一个图像,并且仍然可以在原始应用程序中编辑和更新这些对象。
OLE还支持对象之间的链接,这意味着一个文档中的对象可以引用另一个文档中的对象。当源对象更新时,链接对象也会自动更新以反映最新的更改。
在使用OLE时,有两个重要的角色:源应用程序和目标应用程序。源应用程序是包含要嵌入或链接的对象的应用程序,而目标应用程序是接收和显示嵌入或链接对象的应用程序。
OLE技术对于实现复杂的文档和数据交互非常有用,使得各种应用程序能够协同工作并共享数据。例如,在Microsoft Office套件中,OLE可以用于在Word文档中插入Excel表格或PowerPoint幻灯片,并保持与源应用程序的连接和更新。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Microsoft已经引入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标准,如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和.NET Framework,这些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OLE。然而,OLE仍然广泛应用于许多现有的应用程序和系统中。
下面是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OLE) 的一些主要版本和功能更新:
OLE 1.0:这是最早的版本,于1990年引入。OLE 1.0 主要用于Windows 3.x 系统,并提供了基本的嵌入和链接功能。它允许在一个应用程序中将对象插入到另一个应用程序中,但对象之间的通信较为有限。
OLE 2.0:这是1992年引入的重大升级版本。OLE 2.0 引入了 Component Object Model (COM) 技术,为对象进行更加严格的定义和交互方式。它引入了双向链接、动态数据交换(DDE) 和自动化控制(Automation Control)等功能。此外,OLE 2.0 支持文件的复合文档,允许将多个不同类型的对象组合到一个单一文件中。
ActiveX Controls:在OLE 2.0 基础上,Microsoft 在1996 年推出了ActiveX Controls 技术(后来被称为ActiveX)。ActiveX Controls 具有跨平台和浏览器兼容性,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中使用。ActiveX Controls 可以嵌入到网页中,为网页增加交互性和功能。
OLE Automation:OLE Automation (也称为Automation、OLE/COM Automation)是一种基于OLE 2.0 的技术,允许应用程序之间进行自动化操作和控制。通过OLE Automation,应用程序可以使用其他应用程序的功能和对象,例如通过代码控制Excel中的数据或通过脚本操作Word文档。它为应用程序之间的集成提供了更强大的方式。
OLE for Process Control (OPC):OPC 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的OLE 标准。它定义了一组基于COM 和DCOM 的规范,用于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OPC 技术使得不同供应商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能够互相通信和集成,实现更好的系统互操作性。
OLE DB:OLE DB 是一个面向数据库的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用于在Windows 操作系统中访问和操作各种类型的数据源。它提供了统一的编程模型,允许应用程序通过OLE DB 接口连接和查询数据库,包括关系数据库、文件系统、电子表格等。OLE DB 为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提供了灵活的数据访问方式,并促进了数据源之间的交互和共享。
OLE Structured Storage:OLE Structured Storage 是一种用于在单个文件中存储和管理多层次结构数据的技术。它是在OLE 2.0 基础上引入的,允许将多个对象、资源和索引以层次结构的形式组织在一个文件内。OLE Structured Storage 在诸如Microsoft Office 文档和复合文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式来组织和存储相关数据。
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OLE) 的一些重要版本和功能更新。请注意,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OLE 已经在一些领域被更现代、更灵活的技术所取代,如.NET、XML 和Web Services。然而,OLE 的概念和相关技术仍然具有历史和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OLE Custom Controls:OLE Custom Controls 是一种自定义的OLE 控件,允许开发人员创建自己的可复用组件。它们可以嵌入到其他应用程序中,提供特定功能和用户界面。OLE Custom Controls 基于COM 技术,可以通过编程接口进行控制和交互。
ActiveX Data Objects (ADO):ADO 是一组通过OLE DB 访问数据的组件,可用于在编程语言中进行数据库连接和操作。ADO 提供了一种高级的数据访问模型,使得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地与各种数据源(如关系数据库、文本文件和XML 文档)进行交互。
OLE Automation Controllers:OLE Automation Controllers 是支持OLE Automation 技术的应用程序。它们可以通过编程接口与其他应用程序进行通信,并使用其功能和对象。例如,使用OLE Automation Controller,一个应用程序可以控制Microsoft Office 中的Word、Excel 或PowerPoint 等应用程序,从而实现自动化任务和操作。
Dynamic Data Exchange (DDE):DDE 是一种早期的 Windows 技术,允许应用程序之间在运行时共享数据。它被纳入了OLE 2.0 的规范中,作为一种数据交换的方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DDE 的使用逐渐减少,并被更先进和强大的技术所取代。
Component Object Model (COM):COM 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软件组件技术,为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和交互提供了统一的编程模型。OLE 是基于COM 技术构建的,它定义了用于对象共享和嵌入的规范和接口。
Data Object Model (DOM):DOM 是一种用于访问和操作HTML、XML 等文档结构的标准编程接口。OLE 可以通过DOM 接口将文档对象嵌入到应用程序中,并对其进行操作。
Compound Document Format (CDF):CDF 是一种用于描述复合文档类型、内容和布局的标记语言。它与OLE 相关联,用于存储和管理OLE 文档的结构和元数据。
OLE Automation:OLE Automation 是一种基于COM 的技术,允许应用程序通过编程接口自动化其他应用程序的功能。通过OLE Automation,应用程序可以调用其他应用程序的方法、访问其属性,并在运行时进行交互。
OLE Controls:OLE Controls 是一种基于COM 的控件技术,允许开发人员创建可重用的用户界面组件。这些控件可以嵌入到各种应用程序中,并提供特定的功能和用户体验。
OLE Drag and Drop:OLE Drag and Drop 是一种以图形方式在应用程序之间拖放数据的技术。它允许用户将数据从一个应用程序拖动到另一个应用程序中,实现数据的交互和共享。
OLE Automation Servers:OLE Automation Servers 是支持OLE Automation 技术的应用程序或组件。它们可以通过编程接口提供一组功能和对象,并与其他应用程序进行通信。例如,Microsoft Office 中的Word、Excel 和PowerPoint 都是OLE Automation Servers,可以通过编程方式控制和操作它们。
Data Object Embedding (DOE):DOE 是一种将数据对象嵌入到宿主应用程序中的技术。它允许用户在宿主应用程序中直接编辑和处理嵌入的数据对象,而无需打开源应用程序。
OLE Containers:OLE Containers 是一种支持OLE 技术的应用程序或容器,用于承载和管理嵌入的对象。它们提供了界面和功能,使用户可以浏览、编辑和操作嵌入的对象。
Linking:OLE 的一个重要特性是链接(Linking),它允许将源文档中的对象链接到目标文档中,而不是将其完全嵌入。这样,当源对象更新时,目标对象也会自动更新。
In-Place Activation:In-Place Activation 是一种通过双击或选择对象来启动并在宿主应用程序内部编辑对象的方式。它允许用户直接在宿主应用程序中对嵌入的对象进行编辑,而无需打开独立的编辑程序。
Monikers:Monikers 是一种在OLE 中用于标识和定位对象的特殊标识符。它们可以跨应用程序传递,并指示如何访问和操纵特定的对象。
OLE Automation Controllers:OLE Automation Controllers 是使用OLE 技术与OLE Automation Servers 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或组件。它们可以通过编程接口调用Automation Server 的方法、访问其属性,并与其进行交互。
In-Process Servers 和 Out-of-Process Servers:In-Process Servers 和 Out-of-Process Servers 是两种不同类型的OLE 服务器。In-Process Servers 在宿主应用程序的进程中运行,而Out-of-Process Servers 则作为独立的进程运行。它们承载和管理OLE 对象,并通过COM 接口与客户端应用程序进行通信。
OLE Control Containers:OLE Control Containers 是支持OLE Controls(例如ActiveX 控件)的应用程序或容器。它们提供了界面和功能,使用户可以嵌入、操作和控制OLE Controls,并与其交互。
OLE Linking and Embedding:OLE Linking and Embedding 是一种将对象链接或嵌入到宿主应用程序中的技术。链接允许对源对象进行修改后自动更新目标对象,而嵌入将整个对象存储在宿主应用程序中。
OLE Drag and Drop:OLE Drag and Drop 是一种在应用程序之间拖放数据的技术。它允许用户通过拖动操作将数据从一个应用程序拖动到另一个应用程序中,并在它们之间进行交互和共享。
OLE Structured Storage:OLE Structured Storage 是一种用于存储和组织复杂数据结构的技术。它提供了一种层次化的存储方式,可以将多个对象和数据流组合成一个复合文档。
OLE Automation Events:OLE Automation Events 允许应用程序在特定条件下触发事件,并通知其他应用程序或组件。通过注册事件处理程序,应用程序可以对事件做出响应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OLE Automation Types:OLE Automation Types 是一组预定义的数据类型和接口,用于实现OLE Automation。这些类型包括整数、字符、字符串、日期、布尔值等,以及与OLE Automation 相关的接口和结构体。
OLE Compound Documents:OLE Compound Documents 是一种将多个对象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文档的技术。通过将多个嵌入的对象组织成一个层次化的结构,用户可以同时处理和操作这些对象。
OLE Custom Controls:OLE Custom Controls 是使用OLE 技术构建的自定义控件。它们可以在宿主应用程序中嵌入,并通过编程接口进行操控和交互。
OLE Automation Property Pages:OLE Automation Property Pages 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界面,用于设置和修改OLE Automation 对象的属性。它们允许用户通过对话框或界面元素来编辑对象的属性值。
OLE Drag and Drop Effects:OLE Drag and Drop Effects 定义了拖放操作的效果和行为。例如,拖动操作可以是复制、移动、链接或取消等。通过指定适当的拖放效果,可以控制对象的拖放行为。
OLE Clipboard Formats:OLE Clipboard Formats 是一种标准化的数据格式,用于在剪贴板上共享数据。它定义了数据的结构和编码方式,使不同应用程序可以正确地解析和处理共享的数据。
OLE Automation Error Handling:OLE Automation Error Handling 是一种机制,用于处理在与OLE Automation 对象进行交互时可能发生的错误。它允许应用程序捕获和处理错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OLE Automation Servers:OLE Automation Servers 是支持OLE Automation 的应用程序、组件或对象。它们通过COM 接口提供可被其他应用程序调用的功能和服务。
OLE Automation Clients:OLE Automation Clients 是使用OLE Automation 技术与OLE Automation Servers 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或组件。它们可以通过COM 接口调用Automation Server 的方法和属性,并获取返回的结果。
OLE Data Transfer:OLE Data Transfer 是一种通过剪贴板或拖放操作共享数据的技术。它允许将数据从一个应用程序传输到另一个应用程序,以便进行处理、展示或编辑。
OLE Automation Naming Conventions:OLE Automation Naming Conventions 是一种命名规范,用于标识和描述OLE Automation 对象的成员(方法、属性、事件等)。它确保成员名称的唯一性和一致性,方便开发人员进行编程和调用。
OLE Object Model:OLE Object Model 是描述OLE 技术的对象、接口和关系的模型。它定义了对象之间的层次结构、成员和方法的调用方式,帮助开发人员理解和操作OLE 对象。
OLE Automation Security:OLE Automation Security 是一组安全机制,用于保护OLE Automation 对象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它包括权限管理、身份验证、加密和数字签名等功能。
OLE Automation Wrapper:OLE Automation Wrapper 是一种用于在不同编程语言之间进行交互的技术。它将OLE Automation 对象包装为本地语言可识别的对象,使开发人员能够轻松地在不同环境中使用这些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