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基本概念

1. 测试分类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2. 缺陷管理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3. 生命周期

image
在整个bug处理的流程上,一般会把bug划分成多个不同状态。

状态 描述
新建(New) 当bug首次被发现时,测试人员会确认并记录下来,并将bug的状态为New
已指派(Assigned) 当bug被指认为New之后,将其传递给开发组,开发组将确认这是否是bug,如果是则开发组的leader会将bug指派给某位开发人员处理,并将bug的状态
设定为“Assigned”。
重新指派(Reassigned) bug被重新指派给某位开发人员处理处理。
已打开(Open) 一旦开发人员开始处理bug,就将bug的状态设为“Open”。
已修复(Fixed) 当开发人员进行处理(并认为已经解决)之后,就可以将bug的状态设置为“Fixed”并将其提交给开发组leader,然后leader将bug返还给测试组。
等待再测试(Pending Reset) 当bug被返还到测试组后,会将bug的状态设置为“Pending Reset”
再测试(Reset) 测试组的leader将bug指定给某位测试人员进行再测试,并将bug的状态设置为“Reset”。
已关闭的(Closed) 如测试人员经过再次测试之后确认bug已被解决,会将bug的状态设置为 “Closed”。
再次打开的(Reopen) 如果经过再次测试发现bug仍然存在的话,测试人员将bug再次传递给开发组,并将bug的状态设置为“Reopen”
拒绝中(Pending Reject) 如果测试人员传递到开发组的bug被开发组认为不是bug时,这种情况下开发组可以拒绝,将bug的状态设置为“Pending Reject”并返还给测试组。
被拒绝的(Rejected) 测试组的负责人接到拒绝的bug时,如果发现并不能算作bug时,测试组负责人将bug的状态设置为“Rejected”。当然,无法重现,bug信息不足或重复的bug,有时候也会被拒绝。
延期(Postponed) 对于一些特殊的bug的测试需要搁置一段时间,这种情况下,bug的状态就被设置为“Postponed“。

4. 缺陷报告

缺陷报告,也叫bug报告,是软件测试人员重要的产出物之一,也是主要工作之一。一份高质量的缺陷报告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定位问题,修复Bug;也便于测试人员对缺陷进行统计、分析和跟踪管理,是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重要的沟通工具。开发中针对需求,测试bug,最怕的就是口口相传。

缺陷报告的基本组成:缺陷ID缺陷标题,发现者,前置条件,是否可重现,操作系统,发现时间,所属项目,所属模块,所属版本,缺陷状态,严重等级优先级别附件描述重现步骤,预期效果,实际效果等。注意:加粗部分为BUG六要素。

5. 测试原则

原则 描述
测试显示软件存在缺陷 测试只能证明软件中存在缺陷,但并不能证明软件中不存在缺陷,即零缺陷是不可能的。
软件测试是为了降低存在缺陷的可能性,即便是没有找到缺陷,也不能证明软件是完美的。
穷尽测试是不可能的 现在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度越来越高,想做到完全性的测试是不可能的。
测试人员可以根据严重等级、优先级、场景、目的来分类别进行集中和高强度的测试,从而保证软件的质量。
测试尽早介入 测试人员越早介入软件开发流程越好,最好在需求阶段就开始介入,使缺陷在需求或设计阶段就被发现,
缺陷发现越早,修复的成本就越小,反之,越晚发现修复成本就越高。
缺陷存在集群现象(二八定律) 80%的缺陷往往存在于20%的模块中。一般项目复杂功能往往会占据所有功能的20%左右,而这20%的复杂功能往往有可能会包含大部分的缺陷。一个功能模块发现的缺陷频率越高,那存在的未被发现的缺陷出现频率也越高,故发现的缺陷与未发现的缺陷成正比。
杀虫剂悖论 反复使用相同的杀虫剂会导致害虫对杀虫剂产生免疫而无法杀死害虫,软件测试也一样。如果一直使用相同的测试方法或手段,可能无法发现新的bug。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测试用例应当定期修订和评审,增加新的或不同的测试用例帮助发现更多的缺陷。
测试依赖于环境 测试在不同环境(操作系统,浏览器,解释器)下是不同的。所以不应该以完全相同的⽅法去测试两个不同的系统。
不存在缺陷的谬论 与第一条类似,期望仅仅发现并修复⼤量缺陷就能确保系统的成功,这是⼀个谬论。

6. 自动化测试

image

根据 Mike Cohn 的测试金字塔,测试的组合应该至少由以下三层组成 (自下往上分别是):

  • 单元测试(Unit Tests)
  • 服务测试(Services Tests)
  • 用户界面测试(UI Tests)
    意思是,应该把测试不同粒度的测试分布到整个软件不同层次中,而随着层次越高,编写的测试内容应该越少,也就是写许多小而快的低层次单元测试,适当写一些更粗粒度的中层次接口测试或集成测试,写很少的高层次UI测试、系统测试或验收测试。
posted @ 2024-09-15 16:45  布丁家的苏苏  Views(13)  Comments(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