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202501SoftwareEngineering/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202501SoftwareEngineering/homework/13546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通过团队协作完成GitHub团队主页搭建、AIGC生成团队Logo、建立个人技术博客和简介,并进行系统的自我能力评估与学习规划,最终以Markdown格式提交包含完整内容的博客园随笔 |
学号 | 102301143 |
1.作业点
1.个人资料

2.团队创建
主页地址
成员资料

<br
3.团队logo及设计理念
![]() |
SOFTWARE KNIGHTS
|
2.技能与自我评估
1.技能树 (PS:打勾代表掌握)
-基础通用技能
-软件工程专精
-其他技能
2.2 技术偏好分布
领域 | 兴趣程度 | 说明 |
---|---|---|
后端开发 | 🔥🔥🔥🔥 | 主要技术倾向 |
数据 & AI | 🔥🔥🔥🔥 | 学术研究重点倾向 |
嵌入式 & IoT | 🔥🔥🔥 | 硬件结合兴趣倾向 |
前端开发 | 🔥 | 基础了解 |
移动端 | 🔥 | 待探索 |
区块链 | - | 暂无涉猎 |
3.总结
具备一定工程基础与AI理论背景,目前掌握Git/Linux开发工具链、数据结构与算法等知识,能使用C++、Python
等语言进行开发,并拥有PyTorch
深度学习实践能力。我的技术兴趣聚焦于后端架构、数据系统及嵌入式AI等方向。在软件工程系统化如需求分析、架构设计、软件测试等工程方法论,以及垂直领域的技术深度等能力上仍需加强。
3.代码量
- 目前的代码量大概为3000行,期待课程结束后代码量达到7000行
- 主要集中使用
c++
和python
,希望能拓展语言的学习
4.课程期待
- 掌握软件工程的方法论,我期待能了解从需求分析、领域建模、架构设计到测试部署的完整生命周期,从而具备将复杂需求初步设计为可维护、可扩展软件系统的能力。
- 学会把用户需求转化成解决的想法,再把模糊的想法转化成清晰的技术方案
- 希望在实践设计中提升自己的代码能力,同时增强对软件开发这个方向的理解
- 我希望体验真实的团队开发流程,而不仅仅是个人编程,体验如何在团队中并行开发功能。
- 我想了解一个项目如何从本地环境走向线上服务,参与从开发到上线的完整部署流程
- 希望实现一个有价值,能够拓展,具有较高含金量的项目
5.学习指南
1.Deepseek生成的学习指南引用
🚀 计算机学生的软件工程学习指南:从「码农」到「工程师」
本文旨在为计算机专业的本科同学提供一份清晰实用的《软件工程》课程学习指南,帮助你抓住重点,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顺利完成从编程者到工程师的思维转变。
🌟 核心认知:软件工程是什么?
软件工程不是单纯的编程,而是一套关于如何系统化、规范化、可量化地开发和维护软件的学科体系。 学习它的核心目标,是让你从一个能写代码的人,转变为一个能协作开发出可靠、可维护、满足用户需求的中大型软件的工程师。
📚 知识体系:四大核心支柱
1. 过程与方法
关注点: 软件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
- 关键概念: 软件生命周期、瀑布模型、敏捷开发、Scrum、看板、DevOps
- 学习目标: 理解不同模型的适用场景,重点掌握敏捷与Scrum的核心流程
2. 分析与设计
关注点: 在编码前,我们需要思考什么?
- 关键概念: 需求分析、用例图、ER图、UML(类图、时序图)、设计原则、设计模式、软件架构
- 学习目标: 学会将模糊的用户需求转化为清晰的技术规格,并设计出良好的软件结构
3. 构建与管理
关注点: 在编码中,如何保证质量和效率?
- 关键概念: 版本控制(Git)、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重构、代码规范、CI/CD
- 学习目标: 掌握现代软件开发的必备工具和最佳实践
4. 质量与维护
关注点: 软件上线后,工作就结束了吗?
- 关键概念: 软件测试、维护、项目管理、风险管理
- 学习目标: 理解如何确保软件质量,并应对软件上线后的各种变化
🗺️ 学习路线图
🧭 第一阶段:课程前期(建立宏观认知)
🚀 第二阶段:课程中期(深入理论与实践)
课堂理论重点
- 需求分析: 学会写需求规格说明,画用例图
- 系统设计: 重点掌握类图和ER图
- 软件过程: 弄懂瀑布模型 vs 敏捷开发,Scrum是重点
同步实践
- 掌握Git: 不仅是基础命令,要理解分支、合并、解决冲突
- 动手画图: 为个人项目画类图或时序图,理解设计价值
💡 第三阶段:课程项目(融会贯通)
课程项目是软件工程课的灵魂!通常需要3-5人组队。
阶段 核心任务 产出物 需求分析 与"客户"(老师)沟通,明确需求 需求文档、用例图 系统设计 设计软件架构和数据库 架构图、ER图、类图 开发实现 编码,遵守规范,版本控制 代码仓库、单元测试 测试验收 系统测试,修复Bug 测试报告、演示 团队协作要点:
- 明确分工(项目经理、开发、测试等)
- 定期沟通,使用看板工具
- 建立团队Git仓库,制定分支策略
🛠️ 必备工具技能栈
类别 推荐工具 学习资源 版本控制 Git
Pro Git 中文版 项目管理 GitHub Projects / Trello 官方文档 建模工具 Draw.io 在线教程 文档编写 Markdown
Markdown语法指南 IDE VS Code / IntelliJ 调试和测试功能学习 ⚠️ 常见误区与破解之道
❌ 误区1:"理论无用,我直接写代码就行"
💡 破解: 想象盖楼房不画图纸——小程序可以,大项目缺乏设计会导致代码混乱、无法协作、维护成本极高。
❌ 误区2:"课程项目随便做做,功能实现就好"
💡 破解: 课程项目是体验完整软件工程流程的唯一机会。认真走完全过程,收获远超项目本身。
❌ 误区3:"Git就是用来交作业的"
💡 破解: 在项目中积极使用分支、合并请求,体验代码审查——这是工业界标准流程。
❌ 误区4:"测试是测试人员的事"
💡 破解: 养成为自己代码写单元测试的习惯,能极大提升代码质量和调试效率。
📖 推荐资源
书籍
- 《构建之法》(邹欣) - 强烈推荐! 贴近国内现状,语言生动,案例丰富
- 《人月神话》 - 经典之作,理解软件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和人性面
在线资源
- Scrum指南 - 快速了解Scrum核心框架
- Refactoring.Guru - 学习设计模式的绝佳网站
💎 总结
记住这个核心公式:
良好的过程 + 清晰的设计 + 高效的协作工具 + 严格的质量保证 = 成功的软件项目
把这门课当作从学生到职业工程师的桥梁,积极参与课程项目,主动使用工具和践行理论。祝你学习顺利,在软件工程的世界里大有收获!
2.指南分析
我认为它是一份非常出色且实用的学习规划,它为我这样没有接触过软件工程的学生,将一个庞大而抽象的学科体系,梳理成了一个清晰、可执行的行动框架。它的实用性非常强。指南中的"学习路线图"和"课程项目"部分,几乎可以直接作为我本学期学习的行动清单。它告诉我每个阶段应该关注什么,具体要练习什么工具,以及在做项目时需要产出哪些文档和成果。指南中"常见误区"的部分写得一针见血。"理论无用"和"Git就是交作业的"这些想法,确实是我和周围同学曾经有过的。指南指出了误区,做出了解释,让我能在后续的学习和团队合作中主动避免这些问题,少走许多弯路。
要说指南的缺点我觉得只在实现层面,因此不如说个人方面要管理好时间在短暂的一个学期中难以完整地按照指南地步骤一步步地落实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认为在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基础上应该持续学习,在课程结束后也应该不断深化软件工程的学习。
附:Markdown后台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