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产品的另一个特点,业务复杂度大,与之对应的功能复杂度也会更大(比如金蝶、用友这样的大型财务软件),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个手段就是做用户培训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复杂度不是产品经理的借口,设计出简单易用的功能仍是产品经理的主要职责。

培训的方式有很多:使用手册、集体培训、单独培训。

每种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使用手册是每个产品必不可少的,但设身处地的想有多少人会去看文档呢。集体培训更多的为了验收,偏商务,有时候一次不够可能还会培训个两到三次,但这种做法就会因为用户的学习能力、和关注重点不一致导致培训的结果差强人意。单独培训听上去成本比较高、实际情况下我们面向的B端客户可能就不到百人的规模,很显然为了更好的完成项目对每个用户进行单独的了解和指导是必要的,而在培训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对产品的提升收益不可小觑。

据我了解虽然没有公司按照这种方式进行要求,实际情况却已经不得已按照单独培训进行展开。不同点在于他们是等到客户无法正常使用时才被动采取的这种措施,我期望的是在用户正式使用前就进行“定制化培训”,工作量是一样的但用户满意度会提高很多。因为B端产品的每一个用户权重都很高,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而且每个人的“忍受度”不同,有些人一开始出现了的问题并不会直接反馈等到了一个临界点在一次爆发,这样就会为日后埋下隐患。多少次刚走出客户公司就被叫回去,刚回到公司又被安排出差,这样的经历相信业内人员都不少见吧。纵观全局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这个培训成本是不可规避的。

而培训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作为产品的设计者、实施作为产品的熟练使用者,都很容易先入为主,容易将一个复杂的流程认为是理所应当。殊不知这些对于用户来说犹如高等数学,一个在百度上查不到资料的高等数学。如何避免先入为主呢?主观上我们要求培训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同理心;客观上我们可以提前收集一些资料,比如之前那些点用户比较容易出错,或者新来的同事在熟悉产品时会提那些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关注的一个点。

一般情况下我们职责是将软件设计的尽可能容易操作和理解,但是众口难调,但是对于B端产品来说不是所有人都会接受我们的既有设定,这类人的话语权又比较高,如果不将这类的用户需求把握好,十有八九会产生非必要的额外需求。有些功能因为你让用户觉得它复杂了,用户就会提出新的不利已产品本身的需求。用户培训的目的就是:使用户打心底觉得产品很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