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ioc与aop的理解

一 spring的特点

1.降低了组件之间的耦合性 ,实现了软件各层之间的解耦

2.可以使用容易提供的众多服务,如事务管理,消息服务等

3.容器提供单例模式支持

4.容器提供了AOP技术,利用它很容易实现如权限拦截,运行期监控等功能

5.容器提供了众多的辅助类,能加快应用的开发

6.spring对于主流的应用框架提供了集成支持,如hibernate,JPA,Struts等

7.spring属于低侵入式设计,代码的污染极低

8.独立于各种应用服务器

9.spring的DI机制降低了业务对象替换的复杂性

10.Spring的高度开放性,并不强制应用完全依赖于Spring,开发者可以自由选择spring的部分或全部

 

Spring IOC/DI和AOP原理

二 IOC/DI

  1. 概念及原理

  IOC: Inversion of Control(控制反转)是一种设计思想,就是容器控制应用程序所需要外部资源的创建和管理,然后将其反转给应用程序。对象及其依赖对象的创建及维护都不需要在应用程序中实现,将其交给IOC容器去管理。传统的开发中,我们自己在对象内部创建依赖对象并注入当前对象,完成依赖关系的维护;对于IOC而言,它强调是将主动变为被动,由IOC容器来负责依赖对象的创建和查找,由IOC容器来进行注入组合对象,我们只需要在相关的配置文件中维护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即可。

  DI: Dependency Injection,即“依赖注入”。其实IOC和DI本就是同一个概念的两种不同的表述,应用程序依赖容器提供的外部对象,容器将其依赖的外部资源在运行期注入到应用程序中;某个对象被调用时,其所依赖的对象由容器注入。

 

  2. 优点

  第一,资源集中管理,实现资源的可配置和易管理,降低对象关系维护的复杂度。

  第二,降低了使用资源双方的依赖程度,也就是我们说的耦合度。

http://blog.csdn.net/shadow_zed/article/details/72566611

 

     3. 依赖注入和工程模式之间有什么不同?

虽然两种模式都是将对象的创建从应用的逻辑中分离,但是依赖注入比工程模式更清晰。通过依赖注入,你的类就是 POJO,它只知道依赖而不关心它们怎么获取。使用工厂模式,你的类需要通过工厂来获取依赖。因此,使用 DI 会比使用工厂模式更容易测试。关于这个话题的更详细讨论请参见答案。

     4.构造器注入和 setter 依赖注入,那种方式更好?

     接口注入:接口注入模式因为具备侵入性,它要求组件必须与特定的接口相关联,因此并不被看好,实际使用有限。

      Setter 注入:

      对于习惯了传统 javabean 开发的程序员,通过 setter 方法设定依赖关系更加直观。如果依赖关系较为复杂,那么构造子注入模式的构造函数也会相当庞大,而此时设值注入模式则更为简洁。如果用到了第三方类库,可能要求我们的组件提供一个默认的构造函数,此时构造子注入模式也不适用。

      构造器注入:

      在构造期间完成一个完整的、合法的对象。所有依赖关系在构造函数中集中呈现。依赖关系在构造时由容器一次性设定,组件被创建之后一直处于相对“不变”的稳定状态。只有组件的创建者关心其内部依赖关系,对调用者而言,该依赖关系处于“黑盒”之中。

每种方式都有它的缺点和优点。构造器注入保证所有的注入都被初始化,但是 setter 注入提供更好的灵活性来设置可选依赖。如果使用 XML 来描述依赖,Setter 注入的可读写会更强。经验法则是强制依赖使用构造器注入,可选依赖使用 setter 注入。

 

三 AOP

  1. 概念和原理

  AOP利用一种称为“横切”的技术,剖解开封装的对象内部,将那些影响多个类的公共行为封装到一个可重用模块,并将其名为方面(Aspect)。所谓“方面”,简单地说,就是将那些与业务无关,却为业务模块所共同调用的逻辑封装起来的部分。以便于减少系统的重复代码,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并有利于系统维护。

  使用“横切”技术,AOP把软件系统分为两个部分:核心关注点(业务逻辑)和横切关注点(通用逻辑,即方面)。业务处理的主要流程是核心关注点,与之关系不大的部分是横切关注点。横切关注点的特点是,其经常发生在核心关注点的多处,而各处都基本相似。比如权限认证、日志、事务处理,debug管理,性能检测等。AOP 的作用在于分离系统中的各种关注点,将核心关注点和横切关注点分离开来。

 

  2. 实现方式

    实现AOP的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是采用动态代理技术,利用截取消息的方式,对该消息进行装饰,以取代原有对象行为的执行;

  二是采用静态织入的方式,引入特定的语法创建“方面”,从而使得编译器可以在编译期间织入有关“方面”的代码。

  3. 优点

  ①.横切关注点的代码都集中于一块,不再是分散在各个业务组件中,不会出现大量重复代码;

  ②.核心模块只关注核心功能的代码,与通用模块分离,模块间藕合度降低。

 

 

posted @ 2017-11-15 15:19  菜鸟学习驿站  阅读(89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