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类的方法

Object类一共有13个方法

1、clone方法:保护方法,实现对象的浅复制,只有实现了Cloneable接口才可以调用该方法,否则抛出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异常。主要是Java里除了8种基本类型传参数是值传递,其他的对象传参数都是引用传递,我们有时候不希望在方法里将参数改变,这时就需要在类中书写clone方法。

2、getClass方法:final方法,获得运行时类型;

3、toString方法:该方法用的比较多,一般子类都有覆盖;

4、finalize方法:该方法用于释放资源。因为无法确定该方法什么时候被调用,很少使用。

5、equals方法:该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一般equals和==是不一样的,但是在Object中两者是一样的。子类一般都要重写这个方法。

6、hashCode方法:该方法用于哈希查找,可以减少在查找中使用equals的次数,重写了equals方法一般都要重写hashCode方法。这个方法在一些具有哈希功能的Collection中用到。

一般必须满足obj1.equals(obj2)==true。可以推出obj1.hashCode()==obj2.hashCode(),但是hashCode相等不一定就满足equals。不过为了提高效率,应该尽量使上面两个条件接近等价。

如果不重写hashCode(),在hashSet中添加两个equals的对象,会将两个对象都加入进去。

7、wait方法:wait方法就是使当前线程等待该对象的锁,当前线程必须是该对象的拥有者,也就是具有该对象的锁。wait方法一直等待,直到获得锁或者被中断。wait(long timeout)设定一个超时间隔,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获得锁就返回。

    调用该方法后当前线程进入睡眠状态,直到以下事件发生。

a、其他线程调用了该对象的notify方法。

b、其他线程调用了该对象的notifyAll方法。

c、其他线程调用了interrupt中断该线程。

d、时间间隔到了。

此时线程就可以被调度了,如果是被中断的话就抛出一个InterruptedException异常。

8、notify方法:该方法唤醒在该对象上等待的某个线程。

9、notifyAll方法:该方法唤醒在该对象上等待的所有线程。

 

finalize()的作用:Java允许在类中定义一个名为finalize的方法。它的工作原理是:一旦垃圾回收期准备好释放对象占用的存储空间,将首先调用其finalize方法。并且在下一次垃圾回收动作发生时,才会真正回收对象占用的内存。

 

关于垃圾回收有三点需要记住:

1、对象可能不被垃圾回收。只要程序没有濒临存储空间用完的那一刻,对象占用的空间就总也得不到释放。

2、垃圾回收并不等于“析构”。

3、垃圾回收只与内存有关。使用垃圾回收的唯一原因是为了回收程序不再使用的内存。

 

finalize()的用途:无论对象是如何创建的,垃圾回收器都会负责释放对象占据的所有内存。这就将对finalize()的需求限制到一种特殊情况,即通过某种创建对象方式以外的方式为对象分配了存储空间。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使用“本地方法”的情况下,本地方法是一种在Java中调用非Java代码的方式。

 

为什么不能显式直接调用finalize方法?

    如前文所述,finalize方法在垃圾回收时一定会被执行,而如果在此之前显式执行的话,也就是说finalize会被执行两次以上,而在第一次资源已经被释放,那么在第二次释放资源时系统一定会报错,因此一般finalize方法的访问权限和父类保持一致,为protected。

 

posted @ 2019-03-25 11:19  strawqqhat  阅读(101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home h1{ font-size:45px; } body{ background-image: url("放你的背景图链接"); background-position: initial; background-size: cover;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background-attachment: fixed;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 height:100%; width:100%; } #home{ opacity:0.7; } .wall{ position: fixed; top: 0; left: 0; bottom: 0; right: 0; } div#midground{ background: url("https://i.postimg.cc/PP5GtGtM/midground.png"); z-index: -1; -webkit-animation: cc 200s linear infinite; -moz-animation: cc 200s linear infinite; -o-animation: cc 200s linear infinite; animation: cc 200s linear infinite; } div#foreground{ background: url("https://i.postimg.cc/z3jZZD1B/foreground.png"); z-index: -2; -webkit-animation: cc 253s linear infinite; -o-animation: cc 253s linear infinite; -moz-animation: cc 253s linear infinite; animation: cc 253s linear infinite; } div#top{ background: url("https://i.postimg.cc/PP5GtGtM/midground.png"); z-index: -4; -webkit-animation: da 200s linear infinite; -o-animation: da 200s linear infinite; animation: da 200s linear infinite; } @-webkit-keyframes cc { from{ background-position: 0 0; transform: translateY(10px); } to{ background-position: 600% 0; } } @-o-keyframes cc { from{ background-position: 0 0; transform: translateY(10px); } to{ background-position: 600% 0; } } @-moz-keyframes cc { from{ background-position: 0 0; transform: translateY(10px); } to{ background-position: 600% 0; } } @keyframes cc { 0%{ background-position: 0 0; } 100%{ background-position: 600% 0; } } @keyframes da { 0%{ background-position: 0 0; } 100%{ background-position: 0 600%; } } @-webkit-keyframes da { 0%{ background-position: 0 0; } 100%{ background-position: 0 600%; } } @-moz-keyframes da { 0%{ background-position: 0 0; } 100%{ background-position: 0 600%; } } @-ms-keyframes da { 0%{ background-position: 0 0; } 100%{ background-position: 0 6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