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sor使用体验
学习成本:深度使用curosr开发一周,基本可以调教好,并具备流畅使用cursor的能力
1.对于初级工程师帮助很大,技术水平越高的人,作用越小。技术水平高的人,可以通过对项目的预判,代码及时的重构提升开发效率
2.可以根据注释或者提示生成业务级别的代码,而不仅仅是生成代码块。可以对原有代码进行重构,不过重构结果都在可预测的范围内
3.具备项目级别的代码理解能力。可以从文件夹一层层理解到具体文件,深层次的bug无法修复,也无法发现
4.新启动的项目效率提升比较明显。对于业务比较复杂的项目,需要详细的文档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最大化发挥curosr的性能。后续通过定制化的提示词,提升代码输出能力
5.可以根据图片信息生成相关代码,目前看是可以根据原型和prd文档直接生成代码的
6.使用这个,对人的要求更高了。 需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和需求理解能力,并能根据ai的反馈给出自己的想法
7.目前了解到的样本较少,不知道代码抽象能力,扩展能力如何
测试场景:
1.我用cursor写了一个Python日志框架,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自己写一个类似的,用了差不多两个小时,而且ai写出来整体比人好
2.用cursor写了一个一些java工具或者算法,效率完胜
3.根据伪代码和注释生成业务代码,效率尚可
结论:
1.根据目前已知的确实可以提升开发效率,目前看新业务功能的开发可以提升10%到20%
2.因为代码不是自己写的,测试时间和代码review时间可能会增加
3.对于业务耦合性比较高的场景,需要人提前写好注释、伪代码和提示词,引导ai完成功能开发。这一块需要进行一段时间业务开发验证一下效果
4.对Python和前端开发,提升的作用比java后端开发要大一些。Python和前端语言相对简单,开发的功能也相对独立并且偏工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