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内驱力的底层逻辑
内驱力很想是一种固有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导向,大概率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逻辑,需要靠深入的思考才能够觉察到其底层逻辑。
对于我个人而言,一直以来形成了一套思维模式,当然一个人可以有多重思维模式,这个需要不断的反复练习。“想象一件事情的始末,把过程中不懂的地方搞懂”这个就是我的思维逻辑,价值观导向的话,隐约有种感觉,对自己有用的,有价值意义的,有趣的事情,我才会愿意去做,再具体来说,这件事情不是说有没有意义,有没有好处,每件事情都会有好处,我的价值观更偏重于有没有提高我的个人能力,这一点非常重要,并不是有意义,而是能否提高个人能力的意义。否则,仅能够靠意志力坚持去做,很难受,内心会特别排斥,总是在想做这件事情有什么用吗,我做了有啥好处。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指出,思维逻辑和价值观需要统一,也就是知行合一,如果相互之间没有内在的练习,很容易造成内在的矛盾和混乱。为了完成学业,需要写论文、做实验,但是自己很清楚,将来不靠这个论文的方向吃饭,所以下意识的就会觉得为了完成学业所要做的事情,对自己而言,并没有太大的价值意义。所以,思维逻辑和价值观不同意容易造成精神内耗,一方面不愿意做,另一方面不得不做。
换个角度考虑,为了满足价值观的追求,提高个人能力,再去运用思维逻辑考虑写论文完成学业这件事情,我们所做的事情,不就是在提高个人能力嘛,完成学业那一刻,达成的目标的瞬间并不是我们的追求,这个过程才是提高个人能力的关键。如果这样去想,我就会对做事有好感,愿意做事,磨炼自己,以此提高自己。这就是知行合一的思考方法。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