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类

内部类:

将一个类定义在另一个类的里面,对里面那个类就称为内部类(内置类,嵌套类)。内部类的出现再次打破了java单继承的局限性

内部类是指在一个外部类的内部再定义一个类。 内部类作为外部类的一个成员,并且依附于外部类而存在的。 内部类可为静态,可用protected和private修饰。(而外部类不可以:外部类只能使用public和default)。

内部类的分类:

成员内部类、

局部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
 1:定义,:在一个外部类中有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那么成员内部类就是把整个一个类当成了外部类的成员对待了
 2: 访问方式:内部类访问外部类,内部类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包括私有成员,因为内部类拥有外部类的引用是类名.this
       外部类访问内部类,外部类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必须要建立内部类的对象
       格式:外部类名.内部类名 = 外部类对象.内部类对象;
     Outer.Inner oi = new Outer().new Inner();//outer代表外部类,Inner代表内部类
 3:存放位置:在外部类里,在外部类的成员方法外.
 4:修饰符:final、abstract、public、private、protected和static等,被static修饰的就是静态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
  1:定义,就是在成员内部类的基础上加上static
  2:格式:外部类名.内部类名 = 外部类名.内部类对象;
          Outer.Inner oi = new Outer.Inner();
  3:存放位置:和成员内部类一样,就是多了个static
局部内部类

1:定义,在外部类成员方法中定义的内部类,他更像局部变量
2: 注意:
     第一:方法内部类只能在定义该内部类的方法内实例化,不可以在此方法外对其实例化。
     第二:方法内部类对象不能使用该内部类所在方法的非final局部变量。因为方法的局部变量位于栈上,只存在于该方法的生命期内。当一个方法结束,其栈结构被删除,局部变量成为历史。
          但是该方法结束之后,在方法内创建的内部类对象可能仍然存在于堆中!
     第三:方法内部类的修饰符。与成员内部类不同,方法内部类更像一个局部变量。可以用于修饰方法内部类
          的只有final和abstract。
     第四:静态方法内的方法内部类。静态方法是没有this引用的,因此在静态方法内的内部类遭受同样的待遇,
          即:只能访问外部类的静态成员。
匿名内部类:没有名字的内部类。它是内部类的简化写法。
1:前提:内部类可以继承或实现一个外部类或者接口。
2:格式为:new 外部类名或者接口名(){覆盖类或者接口中的代码,(也可以自定义内容。)}
3:简单理解:就是建立一个带内容的外部类或者接口的子类的匿名对象。
4: a,继承式的匿名内部类
    b,接口式(也可以叫实现式的,名字无所谓)的匿名内部类
    c,参数式的匿名内部类 

interface Inter {
	public abstract void show1();
	public abstract void show2();
}
	
//有名字的内部类
class Outer {
	public void method(){
		class Inner implements Inter {
			public void show1(){
				System.out.println("show1");
			}

			public void show2(){
				System.out.println("show1");
			}
		}
	}
	public void show() {
		Inter in = new Inner();//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in.show1();
		in.show2();

	}
}

//匿名内部类
class Outer {
	public void method() {
		//匿名内部类对象调用方法
		new Inter() {
			public void show1() {
				System.out.println("show1");
			}

			public void show2() {
				System.out.println("show1");
			}
		}.show1();

		new Inter() {
			public void show1() {
				System.out.println("show1");
			}

			public void show2(){
				System.out.println("show1");
			}
		}.show2();
		//匿名内部类对象的另一种调用方式,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Inter in = new Inter() {
			public void show1() {
				System.out.println("show1");
			}

			public void show2() {
				System.out.println("show1");
			}
		};
		in.show1();
		in.show2();
	}
}

 总结:

通常在使用方法是接口类型参数,并该接口中的方法不超过三个时,可以使用匿名内部类、个人感觉就一个方法时使用匿名内部类比较好

外部类要访问内部类,必须要建立内部类对象

内部类的class文件名为:外部类名$内部类名.class

静态内部类中不能访问外部非静态成员。
因为创建静态内部类不需要外部类对象,也就是有可能没有创建外部类对象,使用外部类成员必须有外部类对象。

 

 

 

 

 

  

 

 

 

posted @ 2013-11-05 16:36  小痞  阅读(20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