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母亲节

      台湾著名学者、作家刘墉在一篇《忍着不死》的文章中讲述了3个母亲的故事,将对母亲的尊崇推向了极致。
      之一,在亚美尼亚大地震中,一对被埋在瓦砾堆下长达8天的母女奇迹般获救。人们感到惊奇的是,在阴冷、无水和没有食物的8天中,只有3岁的幼女是怎样活下来的。原来是她的母亲咬破手指,让孩子吸食自己的鲜血得以不死。之二,是1000多年前发生在庞贝古城的一个惨烈故事:当炽热、令人窒息的火山熔岩向来不及逃掉的居民袭来时,一位母亲在绝望中屈下身来,以自己的背、头和四肢紧紧环抱怀中的幼子,熊熊燃烧的熔岩在一瞬间将母子相拥的情景化作历史的永恒。之三,在越南战争中,一群平民在枪林弹雨中狂奔逃命。一粒子弹射中了一位年轻的母亲,她没像其他人一样扑倒而死,而是慢慢蹲下去结束了生命。拍下这组镜头的美国记者流着眼泪对刘墉说:他是怕压着抱着的孩子,才忍着不死,蹲了下去……
      好一个感人心魄的“忍着不死”!
      相信任何一位享受过母爱恩泽的人都会在这样的母亲面前涕泪横流。
      流泪,是因为我们自生以来就沐浴在母亲的爱河之中。爱情可以枯萎,生存可以一波三折,而“母爱却永无衰竭之虑”,这于人的一生来说是何等的宝贵!
      流泪,是有感于母爱的恩重如山,以至做儿女的常常感到,即使穷其一生也无以报答。所以才有了“反哺之恩”、“跪乳之情”。
      流泪,或多或少夹有些羡慕和嫉妒——那靠吸允母亲鲜血而得以生还的女孩,应该说,她得到了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笔巨大财富;那两个安息与母亲怀抱中的幼子,他们的灵魂该是多么安详和毫无遗憾,即便是在少不更事的年龄陪了母亲一同步入天堂之门,他们的故事仍像活着一样生动,一样美丽。
      母爱是人类感情世界中的一个奇迹,一个永恒的美神。正是因为有了它,才有了“人之处,性本善”的道行,才有了爱——这个世界永恒的主题。


《忍着不死》 见3楼评论
posted @ 2008-05-16 12:54  逐步高  阅读(332)  评论(3)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