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化学」2024-2025学年新高一化学综合测试卷X21

因为大题有一堆原题,所以就看选择题。

感觉难度和初三化学竞赛的难度简单。

卷子

题解

1

常温下,铝当然可以和 \(\text{NaOH}\) 溶液反应。方程式如下:

\[2\text{Al}+2\text{NaOH}+2\text{H}_2\text{O}=2\text{NaAlO}_2+3\text{H}_2\uparrow \]

2

在反应过程中,加热后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气球变大。反应后温度下降,气体体积减小,气球变小。

3

鉴别硫酸根离子的操作就是稀盐酸+氯化钡溶液。其他的没什么好说的

4

\[\text{NiFe}_2\text{O}_4 \]

设铁的化合价为 \(x\),那么 \(x=0-\frac{+2+4\times(-2)}{2}=3\)

5

方程式为:

\[\text{CO}+\text{H}_2\text{O}\begin{aligned}\xlongequal{\text{催化剂}}\end{aligned}\text{CO}_2+\text{H}_2 \]

其中金属元素有 \(\text{Mo}\)\(\text{Au}\),有两种。

6

发现高铁酸钾净水的方程式中生成了氢氧化钾,所以 ph 会升高。

7

原题。

左边试管生成的氢气在右边产生气泡。关闭止水夹后因为气压原因稀硫酸进入右边试管,与硝酸钡产生沉淀硫酸钡,溶液变浑浊。

8

逐层分析。

a:\(\text{H}_2\text{SO}_4\)\(\text{CuSO}_4\)\(\text{Na}_2\text{SO}_4\)

b:\(\text{CuSO}_4\)\(\text{Na}_2\text{SO}_4\)

c:\(\text{CuSO}_4\)\(\text{Na}_2\text{SO}_4\)\(\text{Cu(OH)}_2\downarrow\)

d:\(\text{Na}_2\text{SO}_4\)\(\text{Cu(OH)}_2\downarrow\)

e:\(\text{Na}_2\text{SO}_4\)\(\text{Cu(OH)}_2\downarrow\)\(\text{NaOH}\)

显然,2,3,5 是正确的。

9

逐层分析,解法同第八题。

10

水与氧化钙反应,所以不能把氧化钙分离出来。

11

可以写出化学方程式:

\[y\text{CO}+\text{Fe}_x\text{O}_y\begin{aligned}\xlongequal{\text{一定条件}}\end{aligned}y\text{CO}_2+x\text{Fe} \]

注意到 \(m(\text{CO}_2)=13.2\text{g}\),可以解得 \(m(\text{CO})=8.4\text{g}\),氧化物中的 \(m(\text{O})=4.8\text{g}\),发现生成铁的质量为 \(m(\text{CO})+8.4\text{g}\),可得 \(m(\text{Fe})=16.8\text{g}\),可以得出 \(x:y=1:1\)

可以解出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frac{14}{11}x\),得出当 \(m(\text{CO}_2)=8.8\text{g}\) 时,\(m(\text{CO})=11.2\text{g}\)

12

可以算出 \(\text{Mr}(\text{C}_6\text{H}_8\text{O}_7)=192\)\(\text{Mr}(\text{NaHCO}_3)=84\)

注意到 \(m(\text{NaHCO}_3)=2.52\text{g}\) 时,气体体积达到极点,所以 \(x=3\)

13

只要确保量气管内液面与水准管内液面在反应前高度一致,反应后高度也一致,就是正确的做法,不会因为左侧型管中有二氧化碳残留而使测定结果偏小。

14

事实上,\(AB\) 段下降是因为温度下降。

15

\(m(\text{Zn})=65x,m(\text{Fe})=56y\),那么由 \(\text{Zn}\) 产生的氢气质量就是 \(2x\),而铁是 \(2y\)

\[\begin{cases}65x+56y=18.6\text{g}\\2x+2y=0.3\text{g}\end{cases} \]

\[\begin{cases}x=0.1\text{g}\\y=0.05\text{g}\end{cases} \]

可得 \(\text{Zn}\)\(\text{Fe}\) 共消耗硫酸 \(14.7\text{g}\),根据氧化铜还原列出方程式可以得出氧化铜还原消耗硫酸 \(4.9\text{g}\),共消耗 \(19.6\text{g}\),所以质量分数为 \(19.6\%\)

16

众所周知,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氢元素质量相等。所以消耗的稀硫酸与稀盐酸质量不相等。

posted @ 2024-07-26 22:43  SnapYust  阅读(126)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