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python(1)
引言
小伙伴们,昨天我们已经介绍了如何下载安装python的解释器和编程软件。今天来讲讲有关python的一些基础知识,同时欢迎你进入pyhton的世界。

python注释
在开始将基础之前先来讲讲程序员必要的一个知识点—————注释。注释是对当前或者一段代码的解释,为什么要对代码进行注释呢,是为了防止出现代码屎山,以及你自己打完之后就看不懂写的是个啥。不写注释的结果可能就是你的下一任接盘侠找你真人pk。

单行注释:
# 注释内容,这里要注意#和注释内容之间最好有一个空格,这是python语言的php8标准
多行注释:
'''
多行注释内容,这里是3个单引号
多行注释内容,这里是3个单引号
多行注释内容,这里是3个单引号
'''
"""
多行注释内容,这里是3个双引号
多行注释内容,这里是3个双引号
多行注释内容,这里是3个双引号
"""
要注意的点是,根据php8的规范要求,当单行注释写在代码后面并存在于同一行,要和代码之间间隔2个空格。
变量
python中有变量和常量两种表示事物状态的专业名词。在一些情况下,由于都是表示事物的状态,变量和常量都被称为变量。变量指的是不断变化的状态即变化的量,常量指的是不变的状态即不变的量。在python中,没有强制的常量表示方法,只有程序员们约定俗成的。
AGE = 10 # python中的常量是可以被重新赋值的,因此,要用大写来告诉后来者这是常量不能更改。
name = 'smallking' # 变量是可以重新赋值改变变量值的。
变量的三要素:
= => 表示的是赋值符号
赋值符号左边 => 表示的是变量名
赋值符号右边 => 表示的是变量值
接下来简单的讲讲变量的本质,当拿到一个变量先看看赋值符号的右边,先在内存中给变量值分配一个内存空间,然后给变量值绑定一个变量名,当你要使用变量值就要通过变量名来引用。
age = 18

同时,同一个变量名只能绑定一个变量值,但是一个变量值能绑定多个变量名。
age = 18
num =18

age = 18
age = 10

变量的命名规范
- 变量名是由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的
name_list # 正确
name@123 # 错误
- 变量名不能以数字开头
123name # 错误
- 变量名最好是见名知意
username # 能直接知道是用户名的意思
age # 年龄
school # 学校
- 关键字不能用于变量名
'''什么是关键字呢,关键字就是原本就具有一定功能的词'''
print # 错误
变量的命名风格
- 下划线式
当你觉得自己的变量名过于长了,你可以把变量名拆分开来用下划线连接。
name_type_of
tbl_user_order_history
get_user_info
usp_get_all_book_info
- 大驼峰式
所谓大驼峰式就是组成变量名的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NameTypeOf
GetUserInfo
UspGetAllBookInfo
- 小驼峰式
所谓小驼峰式就是组成变量名的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除了第一个单词。
nameTypeOf
getUserInfo
uspGetAllBookInfo
下划线式普遍用于python中,驼峰式普遍用于java、JavaScript中。
python中的数据类型
由于事物有多种不同的状态,因此变量就有多种不同的数据类型。
整型
整型通俗点讲就是整数型。
age = 20
num = 1985
year = 2022
浮点型
浮点型通俗的讲就是小数型。
num = 125.56
pi = 3.141592
字符串型
字符串型就是文本描述数据型,字符串型在赋值时是要带上引号的。
name = 'king'
name = "king"
name = '''king'''
name = """king"""
有些小伙伴看了字符串型可能要发问了,会不会把字符串和多行注释搞错,这你就要看仔细了,如果左边有赋值符号,那么就是字符串型,没有就是注释。字符串表达方式有这么多种的原因是为了能够让你写字符串时能够打印出引号,python中的字符串型是这样的当一个引号碰到了相同的另一个引号,那字符串就到这里结束了,因此,如果你想在字符串中夹带引号,就要用不同的引号来表示字符串型。
article = '你真是个"大聪明"'
列表型
列表型就是中括号内有一个或者多个元素,各元素之间用英文版逗号分隔开来,列表内可以放多种类型的元素。
ls1 = [1, 2, 5, 'king', [1, 12.5, false]]
小结
相比于其它软件来说,python的变量是不用声明的,java在声明变量的时候要在变量名前写明是什么数据类型。在常量方面相比于JavaScript的常量不可变来说,python没有确切的常量说明,只有约定俗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