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点登录,实现登录状态保持

单点登录

SSO,也就是单点登录bai(single sign-on),它是一种认证方法,要求用户只登录一次
使用一个用户ID和密码,登录多个应用、系统或Web网站。而Open Group对单点登录的定义是“单点登录(SSO)是用户认证和授权的单一行为可以允许一位用户访问他的访问许可中包含的所有电脑和系统,而不要输入多个密码的机制。单点登录减少了人为错误,
这是系统失败的重要因素,需求量很大,但很难实施。”
企业的单点登录(SSO)为终端用户提供了改善用户经验,帮助IT员工减少管理大量应用上的密码的成本。

方法一:cookie和session配合使用

首先,用户登录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浏览器发送post请求,服务器后台获取用户信息,查询数据库验证用户信息是否正确。如果验证通过,就会创建session来存储相关信息,并且生成一个cookie字符串,把sessionID放在cookie里面。然后返回给浏览器。
当用户下一次发起请求时,浏览器会自动携带cookie去请求服务器,服务器识别后,通过里面的sessionID,就可以直接读取session中的用户信息。这样,用户就可以直接访问,不需要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来验证身份。

缺点:

  • cookie容易被修改,被劫持,并不是绝对的安全
  • 大型项目中,服务器往往不止一台
    如果第一次请求,用户信息被保存在服务器1的session空间里。而第二次请求被分流到了服务器2,这样就获取不到用户信息,依然要重新登录。

方法二:如果cookie被禁用了,怎么保持登录状态?

保持登录的关键不是cookie,而是通过 cookie保存和传输的 sessionID,其本质是能获取用户信息的数据。除了 cookie,还通常使用 HTTP请求头来传输,比如标准的Authorization,也可以自定义,如 X-Auth-SessionID 等。但是这个请求头浏览器不会像 cookie 一样自动携带,需要手工处理。也可以进行url地址重写,将sessionID追加在url后面

注意:
前面的cookiesession这种模式,没有分布式架构,无法支持横向扩展。如果使用一个服务器,该模式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它是服务器群集或面向服务的跨域体系结构的话,则需要一个统一的session数据库来保存会话数据实现共享,这样负载均衡下的每个服务器才可以正确的验证用户身份。

方法三:JWT(JSON Web Token)

什么是JWT?
JSON Web Token(JWT)是一个开放式标准(RFC 7519),它定义了一种紧凑且自包含的方式,用于在各方之间以JSON对象安全传输信息。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数字签名进行验证和信任。可以使用秘钥(使用HMAC算法)或使用RSA的公钥/私钥对对JWT进行签名。

为什么使用JWT?
随着技术的发展,分布式web应用的普及,通过session管理用户登录状态成本越来越高,因此慢慢发展成为token的方式做登录身份校验,然后通过token去取redis中的缓存的用户信息。随着之后JWT的出现,校验方式更加简单便捷化,无需通过redis缓存,而是直接根据token取出保存的用户信息,以及对token可用性校验,单点登录更为简单。

JWT的优点:

  • 体积小,因而传输速度更快
  • 多样化的传输方式,可以通过URL传输、POST传输、请求头Header传输(常用)
  • 简单方便,服务端拿到jwt后无需再次查询数据库校验token可用性,也无需进行redis缓存校验
  • 在分布式系统中,很好地解决了单点登录问题
  • 很方便的解决了跨域授权问题,因为跨域无法共享cookie

JWT的缺点:

  • 因为JWT是无状态的,因此服务端无法控制已经生成的Token失效,这是不可控的
  • 获取到JWT也就拥有了登录权限,因此JWT是不可泄露的,网站最好使用https,防止中间攻击偷取JWT

实现方式:

  • JWT的原则是在服务器身份验证之后,将生成一个JSON对象并将其发送回用户;
  • 之后,当用户与服务器通信时,客户端在请求中发回JSON对象。服务器仅依赖于这个JSON对象来标识用户。为了防止用户篡改数据,服务器将在生成对象时添加签名
  • 服务器不保存任何会话数据,即服务器变为无状态,使其更容易扩展。
posted @ 2020-11-02 20:39  让俺再睡会  阅读(81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