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

摘要

过去发生的事并不是导致现在状况的原因,因为过去发生的事的意义随着诠释不同而发生变化。

不在于被给予了什么,而在于如何去使用被给予的东西。

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起点,不要去干涉别人的课题;构建横向关系而不是纵向关系,横向关系不能太远但也不能太近,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刚刚好;使用鼓励性语言而不是赞美或批评来维护关系。

建立共同体感觉,包括自我接纳、他人信赖、他人贡献,如此就能获得幸福。

活在此时此刻,赋予此时此刻意义,而不是活在彼时彼刻或者未来。

推荐序

阿德勒想要帮我们挣脱三个束缚:

  1. 过去的束缚。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所谓的心理症状,并不是过去经历的产物,而是为现在的“目的”服务。
  2. 人际关系的束缚。一切烦恼皆来自人际关系,很多心理困扰都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正是这种评价体系,造成了人的骄傲和自卑。而人们又经常借“爱”之名,行支配和控制之实。在阿德勒眼中,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他认为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又独特的。我怎么爱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你的课题。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3. 未来的束缚。强调当下的意义,认为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如何生活。

愤怒是捏造出来的

当服务员不小心弄脏你的衣服,你突然发火。然而即使你不大声呵斥而是讲道理,服务员也应该会诚恳地向你道歉或者是用干净的抹布为你擦拭。总之,他应该也会采取一些应有的措施,甚至还有可能为你洗衣服。而且,你心里多少也预料了到他可能会那样做。尽管如此,你还是大声呵斥了他。你感觉讲道理太麻烦,所以想用更快捷的方式使并不抵抗的对方屈服。作为相应的手段,你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

一位母亲在训斥女儿时,来了一个重要的电话,她会收起怒气温和地交谈,在电话结束后继续训斥女儿。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它既可以在接电话的瞬间巧妙地收起,也可以在挂断电话之后再次释放出来。这位母亲并不是因为怒不可遏而大发雷霆,她只不过是为了用高声震慑住女儿,进而使其听自己的话才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

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结果会如何呢?那就可能会陷入对世界绝望、对人生厌弃的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之中。以精神创伤说为代表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就是变相的决定论,是虚无主义的入口。我们要考虑人的潜能。假若人是可以改变的存在,那么基于原因论的价值观也就不可能产生了,目的论自然就会水到渠成了。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尽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你还是感觉现在的生活方式更好,大概是觉得一直这样不做改变比较轻松吧。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即使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对付过去。另一方面,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梦想成为小说家却不去参加投稿比赛的人,他通过不参加比赛这一方式,可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他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即使可能失败也应该去做,那样的话或许能够有所成长,或许会明白应该选择别的道路。总之,可以有所发展。所谓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如果一直不去参加比赛,那就不会有所发展。虽然梦也许会破灭,但那又怎样呢?应该去做——这一简单的课题摆在面前,但却不断地扯出各种“不能做的理由”,这是一种很痛苦的生活方式。梦想着做小说家的他,正是“自己”把人生变得复杂继而难以获得幸福。

苏格拉底

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疗法而己,没有什么价值。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为什么讨厌自己?

她对自己没有自信,始终抱着“如果这样,即使告白也肯定会被拒绝,到时候就会更加没有自信”这样的恐惧心理,所以才会制造出脸红恐惧症这样的问题来。我所能做的就是首先让其接受“现在的自己”,不管结果如何,首先让其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作“鼓励”。

害怕被他人否定,害怕被别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心灵受伤。你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倒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也就是说,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如何实现这种目的呢?答案很简单,只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的缺点、极其厌恶自我、尽量不涉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不与任何人发生关联,而且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还可以以此为理由来安慰自己,心里就会想: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会很讨人喜欢。

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

自卑感来自主观臆断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并且,我们都活在主观世界中。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坏事。就像阿德勒说过的那样,自卑感也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例如,虽然对学历抱有自卑感,但若是正因为如此,才下定“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之类的决心,那反而成了好事。而另一方面,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这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它是一种自卑情结。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即便如此,又没法忍受“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之类的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如此一来,人就会想要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即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正因为有强烈的自卑感才会骄傲自大,那其实是想要故意炫耀自己很优秀。担心如果不那么做的话,就会得不到周围的认可。这完全是一种优越情结。一个关于自夸的复杂实例,其是一种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具体就是指夸耀不幸,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弱势具有特权)

人生不是和他人的比赛

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当对方的言行激怒自己的时候,要认清对方是在挑起“权力之争”。比如你和朋友正在讨论时下的政治形势,当你们之间的争论越来越激烈、彼此不相让,于是对方对你进行了人格攻击,这种情况下,对方的目的是纯粹想要讨论政治吗?并不是,对方是想要责难挑衅你,其目的是通过权力之争让不顺眼的你屈服。如果你发怒,就正中对方的下怀,关系就会进入权力之争。所以,我们不能上任何挑衅的当。因为,如果进入权力之争必然会有胜负,败下阵的对方可能会进入复仇阶段。复仇阶段的对方,会在别的地方以别的形式策划复仇、等待着进行报复。人际关系一旦发展到复仇阶段,那么当事人之间几乎就不可能调和了。为了避免这一点,在受到争权挑衅时绝对不可以上当。

承认错误,并不意味着你失败了

我们应学会不使用怒气这种感情的方法,因为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我们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如果能够从经验中明白这一点,那自然就不会再有怒气产生了。

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但是,很多人都会陷入权力之争,试图让对方屈服。正因为如此,才会认为”承认自己的错误“就等于”承认失败“。因为不想失败,所以就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结果就会选择错误的道路。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追求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

人生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爱的课题

在工作课题上出现问题的人,不是讨厌工作本身,而是讨厌因为工作而受到他人的批评和指责,讨厌被贴上”你没有能力“或者”你不适合这个工作“之类的无能标签,更讨厌无可替代的我的尊严受到伤害。也就是说,一切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在交友课题上,我们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爱的课题,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另一方面,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与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处在同一个空间里,那就根本不可能保持一种自然状态。阿德勒说:”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在恋爱或夫妻关系中,过了某个时期后,有时候对方的任何言行都会让你生气,吃饭的方式让你不满意、在房间里散漫姿态令你生厌,尽管几个月之前不是这样的。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那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继而正在搜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那样感觉。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人就是这么任性而自私的生物,一旦产生这种想法,无论怎样都能发现对方的缺点。即使对方是圣人君子一样的人物,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对方值得讨厌的理由。阿德勒将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做“人生谎言”。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赏罚教育指的是,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而如果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的教育。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是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所以才去捡垃圾。并且,如果不能够得到任何人的表扬,那就会很愤慨或者是下决心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很明显,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想法。其实,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因为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么最终就活在别人的人生中。也就是说,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假如你说“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么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那么由这种决断带来的后果一一例如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等——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可以竭尽全力地加以援助,但不可妄加干涉。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苦恼于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是我的人生。就是把孩子的课题看成是自己的课题。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这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那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进行课题分离。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即使对方不如自己所愿也依然能够信任和爱吗?阿德勒所说的“爱的课题”就包括这种追问。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工作干不好,就搬出“讨厌”的上司,这只是一个借口。假如你会进行课题分离又会如何呢?也就是说,无论上司怎么蛮不讲理地乱发脾气,那都不是“我”的课题,因为上司也可以选择通过探讨来和我共同解决问题。毫不讲理这件事情是上司自己应该处理的课题,既没必要去讨好,也没必要委曲求全,我应该做的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自己的课题。如果你能够这样去理解,事情就会截然不同了。

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砍断“格尔迪奥绳结”

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

要想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距离太近,贴在一起,那就无法与对方正面对话。虽说如此,但距离也不可以太远。父母如果一味训斥孩子,心就会疏远。如果这样的话,孩子甚至都不愿与父母商量,父母也不能提供适当的援助。伸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保持这种适度距离非常重要。

课题分离并不是践踏别人的好意,这其实是一种回报思想,也就是说如果对方为自己做了什么,即使那不是自己所期望的事情,自己也必须给予报道。如果人际关系中有“回报思想”存在,那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这样的想法。当然,这是一种与课题分离相悖的思想。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不要害怕被人讨厌,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并且,“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己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如果在我面前有“被所有人喜欢的人生”和“有人讨厌自己的人生”这两个选择让我选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

“不想被人讨厌”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人际关系的”终点“在哪里呢?如果只回答结论的话,那就是”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

社会的最小单位是“我”和“你”。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要想理解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感觉,首先可以以”我和你“为起点,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interest)变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interest)。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只有付出了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而且,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假设在你的学校教师是绝对的权力主导者,但那种权力或权威只是通用于学校这个小的共同体的一种常识,其他什么都不是。如果按照”人的社会“这个共同体来考虑的话,你和教师都是平等的”人“。如果被提出不合理的要求,那就可以正面拒绝。如果是因为你的反对就能崩塌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必要缔结,由自己主动舍弃也无所谓。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没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更多更大的共同体一定存在。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因为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所以才希望得到表扬。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有鼓励才有勇气

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呢?其背后实际上也是一种纵向关系。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在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

干涉和援助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孩子学习的事情,这是应该由孩子自己解决的课题,父母或老师无法代替。而干涉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预,做出”要好好学习“或者”得上那个大学“之类的指示。另一方面,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在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能做的事情,具体就是不去居高临下地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既不表扬也不批评。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不是能力问题,纯粹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首先应该找回受挫的勇气。

首先应该进行课题分离,然后应该在接受双方差异的同时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鼓励“则是这种基础之上的一种方法。

有价值就有勇气

用”谢谢“来对帮助自己的伙伴表示感谢,或者用”我很高兴“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真实的喜悦,用”帮了大忙了“来表示感谢。这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自然就会说出一些更加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

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对别人寄予关心、建立横向关系、使用鼓励法,这些都能够带给自己”我对别人有用“这一实际感受,继而就能增加生活的勇气。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用”行为“标准来看待他人,也就是那个人”做了什么“这一次元。按照这个标准来考虑的话,卧病在床的老人只能靠别人照顾,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用。因此,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我们在看待别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例如,父母全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运动样样满分,然后上好大学、进大公司。如果跟这种——根本不存在的——理想的孩子形象相比,就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种种不满。从理想形象的100分中一点一点地扣分。这正是”评价“的想法。不要这样,不要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再如,假设闲居在家的孩子吃完饭之后帮忙洗碗。如果说”这种事就算了,快去上学吧“,那就是按照理想的孩子的形象做减法运算的父母的话。如果这样做,那就会更加挫伤孩子的勇气。但是,如果能够真诚地说声”谢谢“的话,孩子也许就可以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进而迈出新的一步。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关系

在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中,我们只能选择一种。如果你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比如说朋友之间的关系,即使不按照上司或部下的关系去理解,也会产生诸如“A君比我强,B君不如我”,“要听从A君的意见,但不听B君的或者与B君的约定可以作废”之类的想法。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不是自我肯定,而是接纳自我

并不是”本真的自己“不存在,只是无法在人前展露出来。通过共同体感觉,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interest)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interest),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肯定和自我接纳的区别: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举例来说,对得了60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这就是自我肯定;与此相对,在诚实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这就是自我接纳。

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自我接纳。

信用和信赖的区别

信用是有附加条件的,如信用卡,银行的态度是“如果你能还钱我就借给你”。与此相对,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而应该是“信赖”。信赖是指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

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很简单。你现在认为“无条件地信赖别人只会遭到背叛”。但是,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这也是课题分离,如果能够进行课题分离,那么人生就会简单得令你吃惊。但是,即使理解课题分离的原理和原则比较容易,实践起来也非常困难。阿德勒心理学并没有基于道德价值观去主张“要无条件地信赖他人”。无条件的信赖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如果你并不想与那个人搞好关系的话,也可以用手中的剪刀彻底剪断关系,因为剪断关系是你自己的课题。如果你不能信赖对方,那么会不断怀疑。例如,假设你在恋爱关系中怀疑“她可能不专一”,并且还积极寻找对方不专一的证据。你会发现,对方无意的言行、与别人通电话时的语气、联系不上的时间……如果用怀疑的眼光去看,所有的事情看上去都会成为“不专一的证据”,哪怕事实并非如此。你现在一味地担心“被背叛”,也只关注因此受到的伤痛。但是,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但是,如何克服害怕被别人背叛的事实呢?如果关系浅,破裂时的痛苦就会小,但这种关系在生活中产生的喜悦也小。只有拿出通过“他者信赖”进一步加深关系的勇气之后,人际关系的喜悦才会增加,人生的喜悦也会随之增加。利用自我接纳,只要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并看清“自己能做到的”和“自己做不到的”,也就可以理解背叛是他人的课题,继而也就不难迈出迈向他者信赖的步伐了。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既能接纳自己又能信赖他人,这种情况下,对你来说的他人将会是伙伴的存在。对他人寄予信赖也就是把他人看成伙伴。正因为是伙伴,所以才能够信赖。如果不是伙伴,也就做不到信赖。并且,如果把他人看作伙伴,那你也就能够在所属的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继而也就能够获得“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

他者贡献指的是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但是,他者贡献的意思并不是自我牺牲。相反,阿德勒把为他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称作“过度适应社会的人”,并对此给予警示。请想一想,我们只有在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或行为对共同体有益的时候,也就是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的时候,才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也就是说,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在视他人为“敌人”的状态下所作出的贡献也许是伪善的。但是,如果他人是“伙伴”,所有的贡献也就不会是伪善了。你之所以一直纠结于伪善这个词,那是因为还没能理解共同体感觉。

世上并非全是好人,人际关系中也会遭遇到诸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在这里绝对不可以搞错这样一个事实:任何情况下都只是攻击我的“那个人”有问题,而绝不是“大家”的错。具有神经质生活方式的人常常使用“大家”“总是”或者“一切”之类的词语。“大家都讨厌自己”、“总是只有自己受损失”或者“一切都不对”等。如果你常常说这种一般化的词语,那就需要注意了。

人际关系不顺利既不是因为口吃也不是因为脸红恐惧症,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这就是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

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幸福。但是,这并不等于“所有的人都幸福”,你必须首先理解这一点。无论是用行为标准还是存在标准,都需要“感受”到自己对他人有用,也就是贡献感。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我对别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贡献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只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就可以。幸福就是“贡献感”。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对决人生最大谎言

认真而谨慎地生活。例如,虽然想上大学但却不想学习,这就是没有认真过好“此时此刻”的态度。当然,考试也许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也不知道该学到什么程度,所以也许会感到麻烦。但是,每天进步一点点也可以,解开一个算式或者记住一个单词都可以。也就是要不停地跳舞。如此一来,势必会有“今天能够做到的事情”。今天这一天就为此存在,而不是为遥远的将来的考试而存在。

如果找不到理想和目标,就连应该跳什么舞都不知道,“此时此刻”只有一些毫无用处的刹那,那也没有关系,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并且还要记住一点。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你还有我,即使生命终结于“此时此刻”,那也并不足以称为不幸。无论是20岁终结的人生还是90岁终结的人生,全都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你之前就一直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所以才要谈现在。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阿德勒说的“人生的意义是由你自己赋予自己的”。人生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但是,你可以赋予这样的人生以意义,而能够赋予你的人生以意义的只有你自己。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posted @ 2022-07-16 14:21  sjmuvx  阅读(14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