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

概念

国债:过去,大多数政府运作要保持预算平衡。政府要保持收支平衡,政府花的钱不能超过政府通过征税等途径所收的钱。但是后来国家债务这个概念兴起来了,政府能够借债,从而导致国家财政出现赤字,政府花出去的钱超过收进来的钱,政府超支了。

公司债:只要公司账上还有股东权益,债权人的投资收益就不会发生改变,不管公司亏损多少,亏的都是股东的资本,债权人只管收利息,公司承诺支付多少利息,就要支付承诺的金额。(这也是为什么债券和票据都被称为“固定收益证券”——它们的收益一直是固定的)

企业盈利波动幅度是GDP波动幅度的两三倍,甚至更大。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使用了两大杠杆——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形成的固定成本在总经营成本中占比越大,形成的经营杠杆越高;负债融资在企业总成本中占比越大,形成的财务杠杆越高。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导致企业销售收入的变化幅度被放大为变化幅度更大的企业盈利。

经营杠杆:一个百分点的经营收入增长,能够撬动营业利润增长更多百分点。总成本的增幅往往低于收入的增幅。这就会导致公司的边际利润率上升,也就是毛利率上升。这意味着公司营业利润增长幅度要大幅超过其销售收入增长幅度。经营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经济形势不佳,企业销售收入下滑,那么这时候经营杠杆对于企业来讲就不是什么好事了:企业利润下滑幅度会超过销售收入下滑幅度,销售收入如果下滑得太多,甚至会让企业从盈利变成亏损。

财务杠杆:假设一家企业30000美元的资本结构是这样的:15000美元权益资本,15000美元债务资本(公司每年需要支付1500美元的利息)。这意味着,如果营业利润从3000美元下降到2000美元,那么净利润就会由原来的1500美元(息税前利润3000美元–利息1500美元),下降到只有500美元(息税前利润2000美元–1500美元),营业利润减少了1000美元。也就是说,营业利润从3000美元下降到2000美元,下降幅度为1/3,会导致这个企业的净利润从1500美元下滑到500美元,降幅为2/3。净利润的下滑幅度把营业利润的下滑幅度放大了1倍。这种净利润下滑幅度放大营业利润下滑幅度的效应,就是财务杠杆发生作用的结果。

市盈率:每股市场价格除以每股收益。

投资建议

大体来看,如果在三大方面如果投入时间分析研究,我们就会收获最多:1)基本面。基本面包括行业基本面、公司基本面、证券基本面。这些基本面是“可知的”,你要努力比别人知道得更多。2)市场面。你要训练自己,严守纪律,支付的买入价格要合理,和上述行业、公司及证券的基本面相匹配。 3)组合面。你要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投资环境,以决定我们的投资组合的战略布局适应投资环境。

理性来看,长期而言,股票总体上提供的投资收益率水平,应该大致相当于企业本身所发放的股票红利加上企业盈利符合长期趋势线的增长率。如果企业股票的收益率大幅超过企业红利加上其潜在收益率水平,并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那么这种股票的收益率可能会被证明过高了。这相当于透支了企业未来的盈利,让企业的股票变得危险了——意味着股价将会出现一波向下修正。

我们要明白以下两点:第一,大涨之后的周期性调整不会是温和的、逐渐的、没有痛苦的;第二,没有大涨就不可能有大跌。周期偏离中心点的程度越失常,越过度,就越有可能引发大混乱。周期如果向一个极端点摆动得越远,回摆的力度就可能越猛,造成的破坏可能越大,因为促使周期运行到顶部阶段的有效行为,在周期运行到其他阶段时,其效果就会变差,甚至会起反作用。

这些年来,股市年收益率达到极端水平的时间,并不是随机分布的。相反,股市收益率达到极端水平的年份是成群结队地连续出现的,这是因为投资人的心理摆动往往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风险规避型投资人在处理投资时谨慎小心:1)在考虑投资,特别是那些风险大的投资时,应认真仔细地研究分析;2)在投资分析中,纳入保守的假设和适当的怀疑主义;3)对有风险的投资,要求更大的安全边际作为保护,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分析错误和令人不愉快的意外事件;4)坚持要有相当大的风险溢价,即预期会有更高的递增收益,这样他们才会愿意做有风险的投资;5)拒绝做那些不合理的、愚蠢的投资交易。

明智地投资的前提必须做到两点:一是算对价值,用数据分析计算清楚价值区间究竟是多少;二是买对价格,坚持只有当价格低于价值的安全边际相当大,以及投资吸引力相当大时,才会买入。任何一种投资举动,如果不是建立在价格和价值的比较上,只是建立在一种空泛的概念上,就是不理性的投资。

要理解现在所处的周期位置,要依赖两种形式的评估: 1)完全定量分析评估:评估市场价格的估值水平。这是一个合适的评估起点,因为如果估值水平没有偏离历史正常水平,市场在上涨和下跌的两个方向上就不可能走过头。2)基本定性分析评估:看清我们周围正在发生的事,特别是投资人的行为。重要的是,我们即使在观察这些非量化现象的时候,也有可能做到有条不紊。

就像投资世界的很多其他事情一样,梦想做到百分之百确定,又能把握时机精准无误,等待确认底部才开始买入,这就是一个极好的愚蠢例子。如果瞄准底部是错的,那么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时候开始买入?答案很简单,看到价格低于内在价值,我们就应该买入。如果我买了之后,市场价格继续下跌呢?接着买,买入更多。在投资上,你要取得最终的成功,只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估算内在价值,明确所处的周期位置;第二,控制情绪,鼓足勇气大量买入,有毅力坚定地持有;第三,耐心等待市场回归价值,市场会最终证明你的估值是对的。但是,要在三个方面做好出错的准备。第一个是你出的错误,是人就会出错。第二个是来自市场之外的意外事件,比如风暴、洪水、地震、海啸、日本核泄露、英国脱欧、中美贸易战。第三个是市场本身的错误,市场一直保持错误的时间,比你能保持不爆仓的时间还要长!你分析得对,你做得也对,但是市场就是死不悔改,直到你爆仓之后,市场才迅速修正错误。

作为投资人,我们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和资产价格打交道,一是评估现在资产价格处于什么估值水平,二是判断未来资产价格会如何变化,三是做决策决定是否投资、何时投资以及投资多少。资产价格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发展变化的影响:基本面和心理面。 基本面:我一直称之为“事件”,大致可以被简化为两大财务指标——企业收益和现金流,以及对二者的未来预期。企业收益和现金流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包括经济发展趋势、企业盈利能力和未来资本可获得性。 心理面:投资人对基本面因素的感觉,以及他们如何评估这些基本面,特别是投资人的乐观程度和对待风险的态度。

不要去预测未来,我们根本无法知道未来“宏观面”会如何,比如未来经济、市场、地缘政治情况,可能会出现“黑天鹅”事件。

基于某些理由对未来形成预判。我们除了要对未来所发生的事情形成自己的预判外,还要估量自己这个预判有多大可能性被证明是正确的。卓越投资人对未来趋势的理解明显超过一般投资人。预测和预判的区别在于,预测是没有任何理由的空想,只是祈祷。

思想

因为随机性,也就是运气,让我们的人生难以预测,难以制定规则,难以永保安全。因此我们寻找那些可以让自己理解事物的解释,而且经常做过了头。我们在投资上确实如此,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结果是你想什么,就会做什么,你做什么,最终就会得到什么,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预言往往会自我实现。

在好日子里,人们会比在糟糕的日子里做出更多不理智的投资。尽管高风险资产的价格上升意味着,那些更有风险的投资能得到的预期风险溢价,会明显低于投资人在糟糕日子里更加关注风险时所做的投资。

投资人往往不满足于获得长期正常的收益率水平,而是时不时地总想得到更多的收益,这种内心的贪婪种下了祸根,反而让投资人高位追涨,结果他们最终实际得到的收益更少,连长期平均水平也达不到。

实验研究表明,人总会一直坚持自己明显错误的决策,而不是承认错误,改变主意;人总会在吃大亏之后急于想要捞回损失,却亏得更多;人在预测错误之后只会给自己找理由,却死也不会承认自己的预测错了;如果得到的事实信息不符合自己的想法,人经常不是改变想法,而是改变信息、抵制信息、歪曲信息,甚至主动拒绝信息。

投资人都觉得风险低的时候,风险其实是高的。风险最大的时候,风险补偿恰恰是最低的。

别人处理自己的事情越不谨慎小心,我们处理自己的事情就越要谨慎小心。

posted @ 2022-04-08 11:06  sjmuvx  阅读(4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