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

正确提问的益处和方法

倾听不同领域很多专家学者的意见,一边听一边评估判断,对这些意见进行整理,做出取舍,形成自己的答案

强势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对所有的主张都提出批判性问题,包括对我们自己的主张。

价值观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互动形成的结论由你的价值观和你从那些与你互动的人身上体会到的价值观所塑造。

我们面对的一个巨大挑战,就是尽量去理解那些价值观倾向与我们不同的人的论证方式。

如何列举价值观?价值观是抽象概念,可以通过言行来抽象出价值观。比如:你对于“安乐死”的反对态度离不开你对”人的生命的神圣性“这个抽象概念的重视。

批判性思维者应拥有的主要价值观:

  • 自主决断。在倾听多方的见解后形成自己的结论。
  • 好奇心。用心去听、用心去看,对遇到的一切不断提问。
  • 谦恭有礼。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一无所知。接受这个现实,我们与他人之间的交往至少能填补一部分我们当前认识的空缺。
  • 发自内心地尊重严密的论证。一旦发现说理透彻、论证严密的人,不论其肤色、年龄、财富、国籍如何,都要信赖他的观点,直到更加透彻、严谨的论证出现为止。

操控型论证:任何下决心死抱自己的结论不放手的人,都有可能找到许多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当使用批判性思维的各种技能时,一定要让别人明白你抱着学习的态度而不是吵架的态度。通过以下策略让谈话进行下去:

  • 问一下”你是不是说......“,确保你完全明白对方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 建议大家休息一会儿,双方可以借此找出支撑自己结论的最佳证据。
  • 问一下对方,为什么他认为你所依赖的证据这么薄弱。
  • 尽量弥合分歧。如果你把对方最好的理由拿过来跟你最好的理由放到一起,能不能得出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新结论呢?
  • 寻找一些共同的价值观,或者双方都认可的其他结论,以此为基础,找出双方谈话中产生分歧的起始点。
  • 表现得体贴他人且平静随和,一旦讨论语气升温,要不断提醒自己,你的目的是虚心学习而不是舌战群儒。
  • 表情和动作要表现出谦恭的样子。

借助以下策略,可以提高日常的发言和写作中提高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性:

  • 在演讲和写作中识别和使用语气。咄咄逼人、狭隘偏执、武断专横的语气容易让彼此疏远;而好的语气会让听众和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
  • 对自己的主张运用强势批判思维。充分论证主张并从反面对这个主张加以辩驳。
  • 避免”过度依赖“专家(把别人的观点当作自己的观点)。如果我们在反复引用专家的话或者转述他人的观点,我们可以问自己:”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当我们有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可以引用他人的话来深化自己的观点。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论题分类:

  • 描述性论题:描述某一事物过去、现在或者将来客观是什么样的问题。比如,导致家庭暴力的最常见诱因是什么?
  • 规定性论题:关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有、什么不该有、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问题。社会争论通常属于规定性论题。比如,公立学校应不应该免除学费?

寻找论题的方法:

  • 文章的开头或者标题
  • 作者的背景能帮助找出文章或发言的中心论题
  • 通过找到结论推断论题

结论是什么?写作者或发言者希望你相信的一个陈述或一系列陈述。结论是需要其他观点来支撑的观点,作为支撑材料的观点不是一个结论。

找到结论的五条线索:

  1. 问问论题是什么。因为结论是对论题的回应。
  2. 寻找指示词。结论前面常有指示词引导,看到指示词时务必注意,接下来出现的可能就是结论。指示词有:因此、表明、由此可知、由此、因此得出、我要说的重点是、显示出、证明、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是
  3. 在可能的位置查看一下。开头和结尾。
  4. 记住结论不是什么。以下这些不可能作为结论出现:例证、数据、定义、背景材料、证据。
  5. 检查一下交流的语境和作者的背景。写作者、发言者在某些论题上持有一种可以预测的立场。

理由是什么

理由和证据用于支撑结论。

  • 理由是指我们相信某个结论的原理或原因。
  • 证据是指证明理由真实性的事实。

什么是论证?一个论证由一个结论以及支撑这一结论的各种理由组成。

在确定论证结构的时候,应该把每一个被论证提出者拿来支撑其结论的想法都当成理由,即使你不相信它真的能为结论提供支持,因为这一阶段的目的是找出论证的所在。

寻找理由:

  • 回答结论的陈述就是理由。
  • 理由的指示词:由于、研究显示、因为这个事实、由于这个原因、由以下材料支撑、因为证据显示。

如何将批判性思维用于写作和发言?当我们接到一个写作或发言的任务,而该任务不是以问题的形式来陈述时,最好的办法是把它重新组织成一个问题。比如,“就你最喜欢的电子游戏,写一篇论述文”,我们有可能倾向于描述、分析、总结和评价一款电子游戏,但是这只能让读者难以寻找我们的观点。

  1. 确立一个清楚陈述的论题。“是什么让我最喜欢的电子游戏《魔兽世界》成为了一款了不起的电子游戏?”
  2. 论题必须是一个能够激发受众思考的论题。
  3. 一旦确立了希望论证的结论,就要确保这一结论切合主题,陈述明确,易于找到。
  4. 我们的结论不仅要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还要有强有力的理由和证据作为支撑。

为写作或者发言提供帮助的规则:

  1. 把论点放在引言中,用指示词突出,并在文章结尾部分重复该论点,稍微修改下论点的措辞。
  2. 确保每个理由都能回答“为什么我们相信自己的论点“这个问题。
  3. 使用指示词来介绍我们的理由和证据。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找到论证结构中的关键词或短语:

  1. 以表述出来的论题为线索,来寻找可能的关键词。
  2. 找到在对写作者的理由能否支撑其结论的判断中,哪些词或短语起到关键作用。

找到关键词后,要不断地提问“你这样说是什么意思?”、“这些词语或短语是否可能有不同的意思?”(越抽象的词或短语,越容易有不同的意思)。比如,大家牌安眠药:只需30分钟就可见效。“见效”这个词可能包含一个以上的意思:1)能让人昏昏欲睡;2)一下子就让人昏睡过去。

对于关键词具有的歧义性,需要从上下文语境中找到这个词的“具体标准定义”。比如,“教育质量”在不同的文章会有不同的意思,如果你认为它指的是“学生批判性地思考问题的能力”,而大多数学生把它定义为考试过关要付出的工作量,那么这里的理由就不一定能够支撑结论。也可以通过想象来判断某个词是否有歧义,如果想象出某个词所代表的具体图像,还需要判断是否其他人也会想象出相同的图像,如果可能不一样,那么该词有歧义。

对于任何一个理由,如果其中包含了歧义而写作者没有解释清楚,我们可以直接忽略它。

为了降低模棱两可的词或短语影响到我们的正常交流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做以下几点:

  1. 在论题和结论中找到关键词或短语,并定义和/或解释它们
  2. 在理由中找到关键词或短语,并定义和/或解释它们
  3. 识别核心论点中的抽象词,一个词越抽象,我们就越有必要澄清它
  4. 问一问:“那些与我持不同的意见的人,可能会如何使用不同方式来定义这些术语以支持他们自己的论点?”

作为写作者或者发言者,在构建我们的论点之前,我们需要确定在结论中的歧义词的明确定义。我们不能假设读者或者听众能读懂我们的心思,或者假设定义已经显而易见的了。我们只需要定义论证结构中的歧义词。

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是什么

价值观假设(规定性假设)

在所有的论证中,都有一些写作者认为理所当然的特定信念。通常情况下写作者不会将这些信念明说出来。你必须通过阅读内容来找到假设。这些信念是论证结构中无形的纽带,它们回答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必须持有什么样的观点才能将理由和结论从逻辑上联系起来?”

假设具有的特征:

  • 隐藏或没有明说出来的(大多数情况如此)
  • 论证者认为理所当然的
  • 对决定结论有较大的影响
  • 可能具有欺骗性

到哪儿去寻找假设:

  1. 在理由和结论之间,寻找理由要证明结论所必不可少的假设(连接假设)
  2. 在理由中,寻找理由成立所必不可少的假设

价值观之间冲突时选择哪一个?能让人们对一个规定性问题做出与别人不一样回答的,是你对所持特定价值观的相对认同度。大多数人既看重竞争又看重合作,但是我们会发现在竞争和合作发生冲突时,一些人偏向竞争而非合作,这就是相对认同度的体现。

我们持有的价值偏好只会坚持到一定的程度。与争论相关的语境和事实问题也会极大影响我们对某个价值偏好的忠诚度。比如说,有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认为自由选择比集体福祉更重要(例如在讨论是否应该穿校服这一话题时),但是当他看到可能会对集体福祉造成极大损害行为时(例如在讨论一个人在有很多亲人丧失于种族大屠杀的集体里发表种族歧视演说的权利这一话题时),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价值偏好。

典型的价值观冲突和论争 具体例证
忠诚 - 诚实 该不该告诉父母姐姐有药瘾
竞争 - 合作 你是否支持把评分制作为激励学习的机制
媒体自由 - 国家安全 每周开总统新闻发布会是否明智
秩序 - 言论自由 我们应不应该监禁那些有种族主义思想的人
理性 - 冲动 打赌下注的时候该不该先查一下赔率

立论者的背景可以作为寻找价值观假设的线索,但是不能因为一个人是某个团体的一员,就认为他一定会认同这个团体的特定价值观假设。

找出价值观假设的方法:

  • 问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那个人如此看重他用作理由的特定结果或者后果?”
  • 反串,问一下这个问题:“如果争辩中的这些人采取相反的立场,他们会关心什么?”

一个价值偏好需要有支持它的理由和证据。

描述性假设

描述性假设,是指写作者或发言者对这个世界的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信念。

常见的描述性假设:

  • 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都是人们自己选择的结果。这个假设决定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以及对哪些人给予责备和赞许。
  • 发言者或写作者自己是个典型人物。当有人做出这样的假设时,他就是在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品味来直白地推论。
  • 这个世界是公正的。假设是:某件事是真的就意味着它必然是真的。
  • 因为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事,所以今后它还会发生。这种假设代表着对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的过去所持的一种不加评判、过于简单化的反应。
  • 我的世界就是这个宇宙的中心。这种假设让我们很难去支持为别人谋福利的法律或政策,它抑制了我们对弱势群体的共情,也让我们难以欣赏文化的多样性。

以上的描述性假设都是有争议的,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否定或者认同。不能认同假设则忽略假设支持的理由或者结论。

找出描述性假设的方法:

  • 不断思考结论和理由之间存在的鸿沟。“如何从这个理由中得到这个结论?”、“如果理由成立,要得出这个结论,还需要什么条件成立才行?”、“假设这些理由都成立,有没有可能这个结论仍然是错误的?”
  • 寻找支撑理由的那些没有明说的想法。
  • 让自己站在写作者或发言者的立场上。
  • 让自己站在反对者的立场上。

如何将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融入自己的写作或者发言中:

  1. 检查所提出论题的潜在结论背后的价值观假设。确定我们自己的价值偏好的第一步是退后一步,思考不同的价值观,它们可能对同一个问题得出不同的结论。
  2. 评估不同的结论,确定哪个结论最符合我们的信念。
  3. 在选择了一个结论之后,我们需要确定支持该结论的潜在理由背后的价值观假设。
  4. 选择与我们所选中结论,以及与当前语境中我们所偏好的价值观假设一致的理由。
  5. 如果无法找到与我们所选择的结论背后的价值观假设一致的理由,那么我们就得回到所有潜在的结论中,重新进行评判。

论证中有没有谬误

逻辑谬误指的是某些草率的假设,从属于描述性和规定性假设。

  • 人身攻击型谬误:针对个人进行人身攻击,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供的理由。
  • 叙述谬误:错误地假设因为我们能讲出一个貌似可以解释一系列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故事,所以我们已认识到事实和现象之间的全部联系。
  • 滑坡谬误:假设采取某种做法会引发一连串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实际上有现成的程序可以用来防止此类连锁事件的发生。
  •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错误地认为如果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有遗留问题未解决,那么这种解决方案根本就不该采用。
  • 诉诸公众谬误:试图通过引述很多人都持有这一个观点,以证明某个断言有道理。错误地以为很多人支持的事就是可取的。
  • 诉诸可疑权威谬误:引用某一权威的话来证明结论,而该权威对这一论题并没有特别的专门知识。
  • 诉诸感情谬误: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视相关的理由和证据,常被用来加以利用的情感有:恐惧、希望、爱国主义、怜悯和同情。
  • 稻草人谬误:歪曲对方的观点,使其容易受到攻击,进而攻击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的观点。
  • 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在现实中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时,却假想只有两种选择。
  • 扣帽子谬误:错误地以为因为你给某个特定的事件或行为起了个名字,所以你合理地解释了这一事件。
  • 计划谬误:人们或机构倾向于低估他们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尽管有很多过去的经验显示他们曾一直低估完成某件事件所需要的时间。
  • 粉饰谬误:使用模糊、引发人们强烈情感认同的描述品行的词语,使我们倾向于同意某件事而不去细查其理由。和扣帽子谬误形成一对,后者是形成负面评价而不去检查相应的证据。
  • 转移话题谬误:插入一个不相干的话题,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原来的论题上转移开,通过将注意力从当前的论证转移到另一个论题上以赢得论证。过程:1)甲主题正被讨论;2)将乙主题引入,它好像和甲主题有关,但实际上两者并不相干;3)甲主题被置之不理。
  • 循环论证谬误:结论由同一个结论来“证明”,只不过措辞有所改变。

证据的效力: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和专家陈述

事实和见解:

  • 当证据接近事实而远离纯粹的见解时,它就具有说服力。但注意,事实的力量有强弱之分,其可能性有大小之分,比如棒球比赛中裁判判断某次投球是好球还是坏球,又比如监控拍摄到的原始视频。
  • 在缺乏合乎逻辑、严密周详的理由和证据的情况下,见解没什么价值。

对于大部分断言来说,难以证明它们是绝对的真理或者绝对的谬误,因此我们应该问它们是否可靠。支撑一个断言的证据数量越多、质量越高,我们越可以信赖这个断言,越可以称这样的断言为“事实”。

确定事实断言的可靠程度,需要问以下问题:

  • 你的证据是什么?
  • 你怎么知道他是真的?
  • 证据在哪里?
  • 你为什么相信它?
  • 你确信它是真的吗?
  • 你能证明吗?

在以下三种情况,我们倾向于认可事实断言:

  • 当断言看起来是无可置疑的常识时,比如“举重有助于增肌”
  • 当断言是从无懈可击的论证中得出的结论时
  • 当断言得到有证据支持的理由充分支撑的时候

个人经历作为证据可靠吗

因为个人经历过的事在我们的记忆里总是十分生动,所以我们总是将它们用作证据来支持某个看法。但是个人经历常会导致我们犯下“以偏概全谬误”。

以偏概全谬误:一个人仅根据群体中极小部分的人的经历就得出有关整个群体的结论。(幸存者偏差)

典型案例作为证据可靠吗

典型案例和个人经历类似,因此也常常很有说服力,但算不上有力的证据。它们可以让抽象的数据以画面的形式呈现,让人们更容易与论题产生联结。

以当事人证言作为证据可靠吗?

多数情况下,当事人证言用处不大,除非我们能找到它们背后更多相关的专门知识、利益纠葛、价值观和偏见。我们要小心下列与当事人证言相关的问题。

  • 选择性。想说服我们的人总是选择他们要用的证人证言;提供证言的人往往对他们关注的信息有所选择,他们格外关注那些可以证实他们信念的信息,而忽略那些可能证伪他们信念的信息;我们常说眼见为实,相反的情况也常常出现:你相信什么就会看见什么!我们的期盼心理极大影响着我们体验事件的方式。
  • 个人利益。许多证言,例如图书、电影和电视节目的推荐都来自那些可以从证言中获得一定利益的人。因此,我们需要问一问:“作证者是不是与他鼓吹的东西之间有什么利益关系,以致我们可以在他的证言里发现强烈的偏见?”
  • 省略信息。当事人证言很少能提供足够的信息,我们无法将之作为判断的基础。
  • 人的因素。当事人证言之所以显得如此可信,一个原因就是它们都来自充满激情的人,这些人看起来信得过、心肠好且很诚实。

以专家意见作为证据可靠吗

专家也会犯错误,并且他们内部也常常意见不统一。

问一问,我们为什么要相信这个专家?

  • 对于谈论的主题,该专家拥有的专长、训练或特别的知识到底有多少?比如是他潜心研究多年的主题,或者有与该主题相关的丰富经历。
  • 这个专家所处的地位是否使其有特别好的渠道来获取相关的事实?比如说是否有第一手资料。
  • 有没有较好的理由能让人相信,相对而言,该专家的偏见相对于其他专家来说少得多。偏见(心理歧视)指的是我们在寻找证据之前,就先对事情的好坏有了强烈的个人感受,以致干扰了我们公正地评价证据的能力。
  • 该专家偏见较多,比如利益相关,但不能因此就断然抛弃他的断言。问一问“这个专家是不是因为经常做出可靠的断言而名声在外?”,看看那些持不同观点、不同预期、不同价值观和有不同利益的各路专家是否同意他的断言。

对给你提供一些经不起推敲的证据的人,问问他们能不能多提供一些扎实的证据,要给所有论证充分展示的机会。

证据的效力:个人观察和调查研究

个人观察要成为可信赖的证据,需要一些条件:处在最佳环境里的几个人同时观察结果,他们对观察的事件没有明显而强烈的期待,也不抱任何偏见。

调查问卷可以成为有力的证据,但要确定程序的质量,以及知道偏见的所在,防止被调查结果过度说服。

  • 调查问卷的问题应表述的足够详尽。问题越含混,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就越低
  • 调查问题中的措辞偏差。比如,“强行推进农村改造”和“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一个事实不同的措辞,在调查中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 调查问题中的语境偏差。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问卷中会有不同的调查结果。
  • 问卷的长度。问卷太长,人们对后面问题的回答可能与前面问题的回答截然不同,因为他们做题做烦了。

由训练有素的科研人员系统地收集观察结果所形成的科学研究属于一种权威。它的特别之处在于:1)可重复性。它追求的信息是以公开证实过的数据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如果其他研究人员重复实验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实验才可信;2)控制变量。即使用特别的程序来减少观察和研究成果诠释中出现的错误;3)精确性。科学方法力图在语言运用上做到精确和前后一致。

当立论者以研究证据作为证据的来源时,应记住以下几点:

  • 研究的质量有高有低,差别很大。
  • 研究成果往往互相矛盾,因此需要可重复性来确定实验的可信性。
  • 研究发现不能证明结论,只能支持结论
  • 研究人员也会带偏见。
  • 发言者和写作者常常歪曲或简化研究结论。原始研究得出的结论可能限制较多,只不过到了其他人手里,这些限定马上被拿掉了。
  • 研究的“事实”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尤其是关于人类行为的断言。
  • 不同研究的人为程度有很大差异。研究者为了达到控制的目的,使得研究失去一部分现实世界的特征。
  • 对经济效益、社会地位、人身安全和其他因素的需求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的结果。

强求确定性谬误:认为一个研究结论如果不是百分百确定,就应该被抛弃。

抽样的样本需要满足几个因素:

  • 样本必须足够大;
  • 样本必须覆盖足够多的广度;
  • 样本的随机性越大越好。

对于根据抽样得到的结论,只能推广到与研究中探索过的情况类似的人或事件,不能过度推广。

感性证词、个人故事、隐喻、叙述和引文可以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我们需要把它和更高质量的证据有效结合起来,避免论证成为枯燥乏味的辩论。

有没有替代原因

替代原因:言之成理的替代解释,它能够说明为什么特定的结果会发生。

在寻找替代原因时,必须要记住:我们找出的任何一个单独的原因,都极有可能是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唯一的原因。此外,不同的人做出同样行为的原因可能完全不同。我们需要警惕过度概括,最合适的问题应该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个人的什么事。

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依赖并不足以解释整个事件的因果,或者过分强调这些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的作用。

你越能熟悉多种不同的视角,就越能找到事件可能的替代原因。例如,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环境主义者、警察、营养学家。

相关性或关联性并不能证明因果关系。比如吸烟可抵抗流感,有四种可能的解释:1)甲是乙的一个原因 (吸烟确实杀死了流感病毒);2)乙是甲的一个原因(从来不受流感病毒侵扰的人更有可能继续吸烟);3)甲和乙有关系是因为第三种因素丙(吸烟和不患流感是由相关因素引起的,比如吸烟前后洗手);4)甲和乙互相影响(不常患感冒的人有吸烟倾向,而吸烟有可能影响到一些潜在疾病)。

因果混淆谬误:将事件的起因和结果相混淆,或未能认识到两件事之间可能是互相影响的关系。

忽略共同原因谬误:未能认识到两件事之间之所以有联系,是因为第三种因素在起作用。

事后归因谬误:假设乙事件是由甲事件引发的,仅仅因为乙在时间上紧随甲之后发生。

基本归因错误指的是我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普遍高估了个人倾向的重要性而低估了环境因素的作用。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尽可能多地找到关于这些数据如何采集的信息(比如多少人开车打电话很难统计),从而可以判断数据是否有欺骗性。

不知来历的数据最常见的用处就是借助很大的数字让别人加深印象或警示别人,这些呈现出来的数字的精确性往往是可疑的。

平均值的种类有三种: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我们需要识别平均值的含义。

最小数值和最大数值之间的差距(即全距)以及每个数值出现的频率(即数值分布)也很重要。遇到平均值时,全距和数值分布可以提醒我们大多数人或事并不符合确切的平均值,与平均值差异极大的结果也在预料之中。

测量误差常常存在,比如吃饭前称重和吃饭后称重。

有些数据能证明一件事,但是立论者却宣称这些数据证明了另一件性质完全不同的事。有两种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找出这类欺骗:

  1. 不先看立论者提供的数据,而是问:“以什么样的统计数据作为证据,在证明他的结论时会有帮助?”

    如果你乘坐我们这座城市的地铁,十有八九你的手机会被偷走。我刚读到一份统计数据,说地铁盗窃中的失窃物70%是小型电子产品。

    结论是十有八九你的手机会被偷走,那么需要的证据是偷窃率的高低。可能总体的偷窃行为很少,但是其中大部分都牵涉小型电子产品。

  2. 不先看立论者的结论,而是问:“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合适的结论?”

    大多数美国人欺骗自己的另一半。研究人员最近在一家购物中心采访了很多人。在接受采访的75人当中,有36人直白地说他们有朋友曾欺骗过自己的交往对象。

    从数据中得出的结论是:大约一半人在某个特定地点承认有朋友告诉自己,他们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至少有一次欺骗行为。而这和立论者的结论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

统计数据经常因为不完整而欺骗我们。我们需要知道统计数据的绝对数值和比例。只有绝对数值呈现的时候,问一问百分比是否能帮我们做出更好的判断;当只有百分比呈现的时候,问一问绝对数值是否会丰富它们的含义。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重要的省略信息就是那些影响论证过程的遗漏信息。

不完整的论证出现的原因:

  • 时空对论证产生的限制。时间有限,内容长度有限。
  • 大部分人注意力持续时间有限,因此论证者必须尽快完成论证。
  • 立论者的知识总是不全面的。
  • 作者就是想欺骗他人。比如广告商。
  • 立论者往往与我们有不同的价值观、信仰和态度。他们想鼓励我们用不理智的情绪反应来做出选择。

当我们看到与数字相关的信息时,一定要记住问一下具体的数字。比如评分制中,是1~10分还是1~100分。

不管在什么时候读到或看到一个论证,其中使用诸如”更大“、”更多“、”更快“、”更瘦“、”在......之后(多久之后)“之类的概念,以及任何表示大小或范围的其他概念,都要养成习惯,意识到细究具体数字的必要性。比如:任何每天喝下60毫升酒的人,都能改善自己休息放松的能力。

在考虑省略信息的时候,要记住问一句:”这个行动的长期负面效果是什么?“

在构建自己的论证中,如何处理省略信息的情况?

  • 论点应尽量精确严谨。要确保省略的信息不会影响到读者对我们主张的理解。
  • 对自己的论点有足够的信息,知道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
  • 在构建自己的论证时,我们必须进行选择性的过滤,确保重要信息不被遗漏。
  • 如果我们必须遗漏重要的信息,应该在探索反驳论证时处理这个遗漏。

作为批判性思维者,我们要做的不是试图用任何手段去说服读者,而是尽力使自己的论点得到充分有力的论证,不需要玩弄诡计就能令人信服。

寻找常见类型的重要信息的一些线索

  1. 常见的反驳论证

  2. 遗漏的关键词定义

  3. 遗漏的价值偏好或视角

  4. 论证中的“事实”的来源

  5. 用来获得事实的程序细节

    • 有多少人完成这个调查问卷?
    • 问卷中的问题是怎样措辞的?
    • 调查对象是否有大量机会提供与使用这些回答的人所报告的不同的答案?
  6. 收集或组织证据的替代性技术

    • 访谈研究得到的结果和书面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可能有怎样的不同?
    • 实验室试验会不会产生更可靠、更丰富的结果?
  7. 遗漏的不完整数字、图表、表格或数据

  8. 省略的结果,包括正面或反面结果,短期或长期结果,提倡或反对的结果

  9. 当为特色的预测技巧进行辩护时省略掉关于预测失败或者预测失误的信息

    经济学家、理财顾问预测失败的概率以及成功的概率,才能得出结论他们是否有特殊的才干。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重大的问题很少能用”是“或”不是“来回答。当人们习惯用非黑即白、非是即否、非对即错、非正即误式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时,他们就是在使用二分式思维。二分式思维可以通过限定结论的条件,通过将结论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来避免。我们需要提出问题:1)结论在什么时候是准确的?2)结论在什么地方是准确的?3)结论为什么或是为了什么目的是准确的?

使用条件句让我们能得出某个结论,而不用假装自己对某个具体争论比实际知道的多。经常使用条件句和谦卑这个价值观是一致的。

干扰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不断向人提出批判性问题,可能会让对方不快,为了维系社会关系,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谈话对象,在使用批判性思维的时候注重策略、掌握分寸。

我们要培养习惯,问问自己:”我到底依赖什么来支持我的信念和结论?“

刻板印象会挡住批判性思维的道,导致我们忽略有价值的信息。刻板印象如:日本人都很勤劳。

晕轮效应。指的是我们有这样一种倾向:先认识到一个人身上所具有的一个积极或消极特征,然后就把这一特征和这个人的其他一切都联系起来。比如:某个名人唱歌好听,且乐善好施,然后,当我们听到他吸毒时,会特别震惊;同样的,如果有人做了我们觉得比较讨厌的事情,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方方面面都让人讨厌,他的论证会被我们自动屏蔽掉。

确认偏误。指的是我们总是倾向于只把可以确认我们既有信念的证据当成可靠证据。导致信念固执的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对自身能力的过分自信,让我们总以为自己周围的人都偏执地不可理喻,只有自己不偏不倚。

可得性启发。指的是我们反复使用的心理捷径,即只根据我们手边最容易获得的信息来形成结论。(思维性懒惰)。比如,恐怖主义和饥饿哪个对人类安全的威胁最大?(你觉得是恐怖主义?错,事实上每天有超过6万个人死于饥饿和不安全的饮用水,相比之下,只有几个人死于恐怖主义)

答非所问。经常有人问我们一个问题,我们立刻不假思索地回答他们,往往怎么容易就怎么回答,也不管回答得对不对。也许我们根本答非所问,无意中用自己的问题代替了别人的问题。

自我中心。多关注别人的思维方式,才能让对话进行下去。

一厢情愿的思维方式是批判性思维的最大障碍。我们希望什么是真的,索性就宣布它是真的,要的是事实符合我们的信念,不愿让我们的信念与事实相符。我们应不断地问自己:“我相信这件事是真的因为我希望它是真的,还是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它是真的?”否则,我们可能会自取其辱。有一种一厢情愿的思维方式叫做奇迹式思维。在强大需求的驱动下,任何对人生的随机性或事件偶发性的信念都让人觉得难以接受并被抛到一边;与之相反,奇迹式思维则给人带来希望。只要听从政治候选人许下的各种诺言,就会梦想成真。

一些语句

我们的文化对那些改变观念的人没有宽容心,总是称他们为“墙头草”或“伪君子”,而没有认识到,当新的证据出现时,改变我们的观点不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且是负责任、有担当的表现。

弗朗西斯 培根:“当我们改变自己的想法,接受一个更好的观点时,我们应为此感到自豪,我们抵制了诱惑,没有死心塌地维护自己长期以来的信念。这样的思想转变应当被视为一种罕见力量的反映。”

斯蒂芬 科尔伯特:“相信内心而非真相是一种危险的思维习惯。”

书中推荐的书

戴默(Damer) 《好好讲道理:反击谬误的逻辑学训练》(Attacking Faulty Reasoning)

posted @ 2021-12-23 22:18  sjmuvx  阅读(8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