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军队叛乱常用的方法
第一,制衡法。不过分重用某一个将领,不把军权集中到某一个将领身上,而是把军权分配到几个军官,使不同的军官可以互相制衡,以免军权被一人控制从而叛乱。比如,汉武帝重用霍去病,或许有制衡卫青的目的。
第二,治军与带兵分开。军队的训练与管理者不负责战士指挥,而有战时指挥权者不负责军队平时的训练与管理。可以使练兵者与士兵虽然相熟,但没有指挥权,无法发动叛乱。而拥有战时指挥权者与士兵不相熟,士兵不愿与其发动叛乱。
第三,政治与军事分开。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负责军事指挥,而军事指挥员不负责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士兵不想叛乱。比如,《亮剑》中的政委赵刚负责思想政治工作,而李云龙负责指挥打仗。前苏联后来取消了政委这一职务,使得军队思想混乱,苏联解体时,竟然没有军队出面帮助苏共稳固局势,眼睁睁看着苏共亡党,苏联解体。
第四,军事与后勤分开。军队作战需要后勤,比如武器弹药,食物等,如果没有后勤,无法打仗,就无法发动叛乱。可以将后勤调动权与军事指挥权分开,由不同人执掌。这样,有军事指挥权者没有后勤调动权,有后勤调动权者没有军事指挥权,叛乱就难以发生。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地方武将将军事指挥与地方财政权集于一身,有权有钱,所以尾大不掉,能够发动叛乱,成为不受中央约束的独立亡国,跟有实权的诸侯王类似。
第五,设置监督人员。中央政府害怕前线武将叛乱,会派随行的监军,以监督约束武将。比如,明朝的皇帝喜欢用太监做监军,监督约束前线将领。
第六,用文官领导武官。现代很多国家用文官掌握最高国家权力,武将是无法获得最高领导权的。以文治武是现代国家治理的一个特点。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